贺知章
碧玉 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咏柳
曾巩
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
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注】 碧玉:出自乐府《碧玉歌》,这首诗是歌咏一位名叫碧玉的美丽女郎的。
13.对这两首诗的字句的解说,不恰当地一项是(4分)( )
A. 贺诗中的“碧玉”是乐府所写的一位妙龄女郎,这里以此比喻高高的树干。“丝绦”即丝带,这里以翠绿的丝带比喻纷披下垂的柳条。
B.贺诗中三四句设问作答,“谁裁出”“似剪刀”,其意思是春风像碧玉手中的剪刀,剪出了千万条的柳叶。
C.曾诗中“初黄”指柳枝初吐嫩芽,呈浅黄色。“乱”“倚”“狂”表达了诗人愤怒、憎恶、嘲讽的感情色彩。
D. 曾诗中“解”读作“ji ” ,意思是散开、抛洒。“清霜”指秋天肃杀的严霜。三四句的意思是以飞舞的柳絮去遮掩日月的光明,忘了春夏之后,秋天的严霜将把柳叶剥得精光。
14.关于这两首诗,分析解释不恰当地一项是(4分)( )
A.贺诗用梳妆打扮得碧玉少女为喻,描写了早春二月的垂柳。又以春风像少女纤纤素手重的利剪为喻,写出春风下柳芽萌发。这样写使诗的后两句与前两句紧密联系起来。可以说想象出奇,描写生动。
B.曾诗一反“托物寄兴、言志抒情”之常格,以所咏之柳比喻某些政治小丑得以忘形、猖獗一时的丑态;告诉人们那些得志小人以蒙骗手段为非作歹,总有一天失势遭殃,受到惩罚。与传统咏柳诗相比,可以说是反其意而用之的“别调”。
C.两首诗同为咏物诗,构思均与传统咏物诗相异。贺诗咏柳而不抒离别思乡感伤之事,曾诗咏柳而不咏柳,却反其意以喻小人,进行贬斥、嘲讽。
D.两首诗都为七言绝句,都以柳作喻,有深刻的寓意。贺诗颂扬了唐王朝兴盛、光明;曾诗抨击了北宋末年政治斗争的黑暗。
15.两首诗虽然写法不同,但都抓住了柳枝的特点展开联想,请分析两位作者抓住了柳枝的什么特点,而由此联想到什么?(6分)
13.D 。“解”字是“懂得”“知道”之意。
14. D 。贺诗没有颂扬“唐王朝兴盛、光明”的明显用意。
15.前者由柳枝的纷披下垂、婀娜多姿(1分)联想到翠绿的丝带(2分);后者由枊枝的随风摇摆、飘拂不定(1分)联想到没有节操、反复无常的小人(2分)。
相关阅读
1 称心寺·步陟招提宫翻译赏析_称心寺·步陟招提宫原文_作者宋之问
《称心寺步陟招提宫》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宋之问。其古诗词全文如下: 步陟招提宫,北极山海观。千岩递萦绕,万壑殊悠漫。 乔木转夕阳,文轩划清涣。泄云多表里,惊潮每昏旦。 问 【查看全文】
2 奢侈之费甚于天灾原文_奢侈之费甚于天灾翻译赏析文言文《奢侈之费甚于天灾》选自初中文言文大全,其古诗原文如下: 【原文】 臣以为谷帛难生,而用之不节,无缘不匮。故先王之化天下,食肉衣帛,皆有其制。窃谓奢侈之费,甚 【查看全文】
3 题许道宁画阅读答案-陈与义,满眼长江水,苍然何郡山题许道宁画[注] 陈与义 满眼长江水,苍然何郡山? 向来万里意,今在一窗间。 众木俱含晚,孤云遂不还。 此中有佳句,吟断不相关。 [注]许道宁:北宋画家 14.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 【查看全文】
4 《送沈子福归江东》《柳枝词》阅读答案送沈子福归江东 [唐]王维 杨柳渡头行客稀,罟师荡桨向临圻。 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 柳枝词 [宋]郑文宝 亭亭画舸系春潭,直到行人酒半酣。 不管烟波与风雨,载将离恨过 【查看全文】
5 山中早起翻译赏析_山中早起原文_作者刘乙《山中早起》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刘乙。其古诗全文如下: 鸡调扶桑枝,秋空隐少微。 阔云霞并曜,高日月争辉。 若厥开天道,同初发帝机。 以言当代事,闲辟紫宸扉。 【查看全文】
6 插秧妇阅读答案-戴良,青袱蒙头作野妆,轻移莲步水云乡插秧妇 戴 良 青袱蒙头作野妆,轻移莲步水云乡。 裙翻蛱蝶随风舞,手学蜻蜓点水忙。 紧束①暖烟②青满地,细分③春雨绿成行。 村歌欲和声难调,羞杀扬鞭马上郎④。 【注】①紧束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