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许浑
红叶晚萧萧,长亭酒一瓢。
残云归太华,疏雨过中条。
树色随关迥,河声入海遥。
帝乡明日到,犹自梦渔樵。
注释:阙,指长安。太华,指华山。
14. 下列对这首诗的内容和表现手法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 首联写红叶萧疏,长亭饯别,交代了季节、地点,描绘出一幅孤寂的秋日行旅图。
B. 颔联大笔勾勒,雄浑苍茫。骋目远望,残云缭绕太华山,稀疏的秋雨洒落中条山。
C. 颔联以“残云”点染太华山,以“疏雨”烘托中条山,于沉静中显出飞动的意趣。
D. 颈联写出山色和树色迥然不同,东海与黄河一起咆哮,绘声绘色,意境壮阔辽远。
E. 尾联在前三联充分描绘山水景物的基础上,转为描写长安的都市繁华,宛如梦境。
15. 全诗表达了作者哪些思想情感?请简要分析。
【答案】14. DE 15. ①孤寂、凄凉之情。萧萧红叶、飘飘残云、淅淅秋雨使诗人顿感孤寂与凄冷。②不舍之情,离别之愁长亭秋晚,把酒话别,依依不舍。③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之情。诗人将到都城长安,却仍然梦到家乡的鱼樵生活之乐,足见诗人的隐匿情怀。
【解析】
14. 试题分析:D项分析错误,颈联写诗人看见苍苍树色,随关城一路远去。关外黄河从北面奔涌而来,在潼关外头猛地一转,径向三门峡冲去,翻滚的河水咆哮着流入渤海。“河声”后续一“遥”字,传出诗人站在高处远望倾听的神情。眼见树色苍苍,耳听河声汹汹,真绘声绘色,给人耳闻目睹的真实感觉。E项“转为描写长安的都市繁华,宛如梦境”说法错误,尾联“犹自梦渔樵”意思是“我仍然梦着故乡的渔樵生活呢!”含蓄表白了自己并非专为追求名利而来。这种选择题型考查的点多,或品味字词句所深藏的情思,或理解诗歌内容,或分析意象形象,或分析表达特色等。答题时不能孤立起来品味,要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
15.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分析诗歌的情感的题目,是诗歌的必考的题目之一。答题时结合诗歌的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字词语进行分析,注意抓住“萧萧”“残”“犹自梦渔樵”等带有的情感色彩的词句来分析,本题主要抓住诗歌的意象进行分析。例如萧萧红叶、飘飘残云、淅淅秋雨使诗人顿感孤寂与凄冷,长亭秋晚,把酒话别表达了诗人的依依不舍之情,诗人将到都城长安,却仍然梦到家乡的渔樵生活之乐,表达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之情。
【翻译】
深秋的晚风迎面吹来,红叶在风中萧萧作响,我坐在十里长亭,举杯畅饮。不经意间,天上的残云向太华山徐徐飘去,点点疏雨随风洒落在中条山上。山势绵延千里,苍翠的树色随着关山伸向远方;滔滔黄河奔腾不息,流向遥远的大海。明天我就要抵达长安了,可我现在仍然向往渔人樵夫们的那种闲适逍遥的生活呀。
简析
《秋日赴阙题潼关驿楼》是唐代诗人许浑的作品。此诗开头两句勾勒出一幅秋日行旅图,透露出悲凉的意绪,传达出旅途的况味;中间四句大笔勾画四周景色,雄浑苍茫,全是潼关的典型风物;最后两句含蓄地表白了自己的意趣。
相关阅读
1 插秧妇阅读答案-戴良,青袱蒙头作野妆,轻移莲步水云乡
插秧妇 戴 良 青袱蒙头作野妆,轻移莲步水云乡。 裙翻蛱蝶随风舞,手学蜻蜓点水忙。 紧束①暖烟②青满地,细分③春雨绿成行。 村歌欲和声难调,羞杀扬鞭马上郎④。 【注】①紧束 【查看全文】
2 山中早起翻译赏析_山中早起原文_作者刘乙《山中早起》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刘乙。其古诗全文如下: 鸡调扶桑枝,秋空隐少微。 阔云霞并曜,高日月争辉。 若厥开天道,同初发帝机。 以言当代事,闲辟紫宸扉。 【查看全文】
3 称心寺·步陟招提宫翻译赏析_称心寺·步陟招提宫原文_作者宋之问《称心寺步陟招提宫》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宋之问。其古诗词全文如下: 步陟招提宫,北极山海观。千岩递萦绕,万壑殊悠漫。 乔木转夕阳,文轩划清涣。泄云多表里,惊潮每昏旦。 问 【查看全文】
4 奢侈之费甚于天灾原文_奢侈之费甚于天灾翻译赏析文言文《奢侈之费甚于天灾》选自初中文言文大全,其古诗原文如下: 【原文】 臣以为谷帛难生,而用之不节,无缘不匮。故先王之化天下,食肉衣帛,皆有其制。窃谓奢侈之费,甚 【查看全文】
5 题许道宁画阅读答案-陈与义,满眼长江水,苍然何郡山题许道宁画[注] 陈与义 满眼长江水,苍然何郡山? 向来万里意,今在一窗间。 众木俱含晚,孤云遂不还。 此中有佳句,吟断不相关。 [注]许道宁:北宋画家 14.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 【查看全文】
6 《送沈子福归江东》《柳枝词》阅读答案送沈子福归江东 [唐]王维 杨柳渡头行客稀,罟师荡桨向临圻。 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 柳枝词 [宋]郑文宝 亭亭画舸系春潭,直到行人酒半酣。 不管烟波与风雨,载将离恨过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