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干
出镇当时移越俗,致君何日不尧年。
到来唯饮长溪水,归去应将一个钱①。
吟处关人擎笔砚,行时飞鸟避旌旃。
四方皆是分忧寄,独有东南戴二天②。
【注】①一个钱:《后汉书》记载,会稽太守刘宠在任时除去苛法,爱民如子,任期结束归去时,百姓送百钱谢之,刘宠难以推辞,就拿了一个钱离开了。②戴二天:“感戴二天”的简写,比喻对他人的帮助感激不尽。
15. 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 题目中的“献”字暗示本诗对王大夫有赞颂之意,“浙东”二字呼应了首句的“越”字。
B. 首联写出了王大夫的功勋:他使皇帝变成了像尧一样的君主,天下因之成了太平盛世。
C. “飞鸟避旌旃”的意思是就连飞鸟都因为对王大夫充满敬佩,在他出行时避开他的旌旗。
D. 尾联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天下各地都有官吏治理,只有浙东百姓对王大夫爱戴有加。
16. 出了王大夫这一形象怎样的特点?请简要分析。
【答案】
15. B
16. (1)治理才能卓越。诗歌首联中的“移越俗”“尧年”,表明王大夫刚“岀镇”就改变了当地的风俗,是当地政通人和;尾联中的“戴二天”表明当地百姓对王大夫的感激与爱戴。这些都表明王大夫执政有力,有卓越的治理才能。(2)清正廉洁。诗歌颔联中的“唯饮长溪水”“应将一个钱”都表明王大夫清正廉洁,不贪婪。(3)情致高雅有文才.诗歌颈联中的“吟处关人擎笔砚”一句,表明王大夫闲暇之余喜爱吟诗作赋,颇有文人之风。
【解析】
【15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然后仔细辨识选项中是否有对诗歌的解读的错误。诗歌鉴赏的选择题对整个诗歌的综合理解和分析,即考核诗句的含义、诗句的手法还考核诗歌的情感,注意结合诗歌的内容进行分析。B项,“他使皇帝变成了像尧一样的君主,天下因之成了太平盛世”分析错误。原诗是在赞美王大夫,但他的功勋并没有大到“使皇帝变成了像尧一样的君主”,天下也没有因为他而变成太平盛世,尾联也表明了这一点。
【16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鉴赏古代诗歌人物形象的能力。本题要求分析王大夫这一形象的特点,解题时应逐句分析,分别提取人物特点。从首联的“移越俗”“尧年”分析可知,王大夫执政有方,善于治理。结合【注】的内容,及尾联的对比,都表明王大夫执政有力,有卓越的治理才能。结合“唯饮长溪水”“应将一个钱”分析可知,王大夫清正廉洁、不贪婪。结合“吟处关人擎笔砚”分析可知,是说佳人端砚磨墨,说明王大夫闲暇之余喜爱吟诗作赋,有文学修养,能写作。
相关阅读
1 奢侈之费甚于天灾原文_奢侈之费甚于天灾翻译赏析
文言文《奢侈之费甚于天灾》选自初中文言文大全,其古诗原文如下: 【原文】 臣以为谷帛难生,而用之不节,无缘不匮。故先王之化天下,食肉衣帛,皆有其制。窃谓奢侈之费,甚 【查看全文】
2 称心寺·步陟招提宫翻译赏析_称心寺·步陟招提宫原文_作者宋之问《称心寺步陟招提宫》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宋之问。其古诗词全文如下: 步陟招提宫,北极山海观。千岩递萦绕,万壑殊悠漫。 乔木转夕阳,文轩划清涣。泄云多表里,惊潮每昏旦。 问 【查看全文】
3 《送沈子福归江东》《柳枝词》阅读答案送沈子福归江东 [唐]王维 杨柳渡头行客稀,罟师荡桨向临圻。 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 柳枝词 [宋]郑文宝 亭亭画舸系春潭,直到行人酒半酣。 不管烟波与风雨,载将离恨过 【查看全文】
4 插秧妇阅读答案-戴良,青袱蒙头作野妆,轻移莲步水云乡插秧妇 戴 良 青袱蒙头作野妆,轻移莲步水云乡。 裙翻蛱蝶随风舞,手学蜻蜓点水忙。 紧束①暖烟②青满地,细分③春雨绿成行。 村歌欲和声难调,羞杀扬鞭马上郎④。 【注】①紧束 【查看全文】
5 题许道宁画阅读答案-陈与义,满眼长江水,苍然何郡山题许道宁画[注] 陈与义 满眼长江水,苍然何郡山? 向来万里意,今在一窗间。 众木俱含晚,孤云遂不还。 此中有佳句,吟断不相关。 [注]许道宁:北宋画家 14.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 【查看全文】
6 山中早起翻译赏析_山中早起原文_作者刘乙《山中早起》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刘乙。其古诗全文如下: 鸡调扶桑枝,秋空隐少微。 阔云霞并曜,高日月争辉。 若厥开天道,同初发帝机。 以言当代事,闲辟紫宸扉。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