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晴山月》阅读答案-文同,高松漏疏月,落影如画地

发布时间: 2019-04-21
新晴山月
(宋)文同
高松漏疏月,落影如画地。
徘徊爱其下,及久不能寐。
怯风池荷卷,病雨山果坠。
谁伴余苦吟,满林啼络纬①。
【注释】①络纬:昆虫名,即纺织娘,善鸣。
14. 下面对这首诗歌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
A. 首联写景用词精当,特别是“漏”这个动词,写月光透过青松的枝叶,洒在林中与松树的影子交织成一幅黑白相间的水墨画,显得生动空灵。
B. 颔联写诗人因“久不能寐”而独自在月下徘徊,表达了诗人的孤独苦闷之情。
C. 尾联把纺织娘不停地鸣叫与自己的低吟相映照,写得十分和谐,吟诗声与虫鸣声的增入,打破了夜晚的死寂,突出了夜晚的静谧。
D. 这首诗两联写景,两联写情,景情相间,融合自然。写景时用笔细腻,内容丰富;写情时疏笔直写,自然逼真。
15. 这首诗是如何写景的?请结合诗句分析。
【参考答案】
14. B
15. ①动静结合,以动衬静。首联描绘的透过高松的月光,地上如画的月影,是静景;颈联风吹池荷,雨打果落,是动景。写出了山中的幽静。②拟人。颈联赋予池荷和山果人的情感,用“怯”和“病”两个字,写出了池塘里的荷花因怕风吹而将叶子卷起,山上的果子因遭到雨打而纷纷坠落的情景。③视听结合。首联描绘的透过高松的月光,地上如画的月影,颈联风吹池荷,是视觉描写;颈联风吹池荷,雨打果落,是听觉描写。
【解析】
【14题详解】
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同时考查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能力,采用了客观选择题的形式。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即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要注意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参看注释,逐句翻译诗句,接着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本题B项,“因“久不能寐”而独自在月下徘徊,表达了诗人的孤独苦闷之情”错,诗人月下徘徊不是因为失眠,而是因为对月下美景极为喜爱而舍不得去睡,表达喜悦之情。故选 B。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艺术手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考生要把握常用手法的特点及效果,答题是注意步骤:先答术语,再结合句子分析,然后答感情或效果。本题问如何写景,考查的是景物描写的手法,常用的有动静、虚实、远近、俯仰、视听结合等。本题首联“高松漏疏月,落影如画地”是看到的画面,是静景;颈联“怯风池荷卷,病雨山果坠”是听到的动静,是动景,视听结合,动静结合,以动衬静,写出了山中的幽静。颈“怯”和“病”二字是拟人,写出了池塘里的荷花因怕风吹而将叶子卷起,山上的果子因遭到雨打而纷纷坠落的情景。


相关阅读
1 山中早起翻译赏析_山中早起原文_作者刘乙

《山中早起》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刘乙。其古诗全文如下: 鸡调扶桑枝,秋空隐少微。 阔云霞并曜,高日月争辉。 若厥开天道,同初发帝机。 以言当代事,闲辟紫宸扉。 【查看全文】

2 题许道宁画阅读答案-陈与义,满眼长江水,苍然何郡山

题许道宁画[注] 陈与义 满眼长江水,苍然何郡山? 向来万里意,今在一窗间。 众木俱含晚,孤云遂不还。 此中有佳句,吟断不相关。 [注]许道宁:北宋画家 14.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 【查看全文】

3 《送沈子福归江东》《柳枝词》阅读答案

送沈子福归江东 [唐]王维 杨柳渡头行客稀,罟师荡桨向临圻。 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 柳枝词 [宋]郑文宝 亭亭画舸系春潭,直到行人酒半酣。 不管烟波与风雨,载将离恨过 【查看全文】

4 奢侈之费甚于天灾原文_奢侈之费甚于天灾翻译赏析

文言文《奢侈之费甚于天灾》选自初中文言文大全,其古诗原文如下: 【原文】 臣以为谷帛难生,而用之不节,无缘不匮。故先王之化天下,食肉衣帛,皆有其制。窃谓奢侈之费,甚 【查看全文】

5 称心寺·步陟招提宫翻译赏析_称心寺·步陟招提宫原文_作者宋之问

《称心寺步陟招提宫》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宋之问。其古诗词全文如下: 步陟招提宫,北极山海观。千岩递萦绕,万壑殊悠漫。 乔木转夕阳,文轩划清涣。泄云多表里,惊潮每昏旦。 问 【查看全文】

6 插秧妇阅读答案-戴良,青袱蒙头作野妆,轻移莲步水云乡

插秧妇 戴 良 青袱蒙头作野妆,轻移莲步水云乡。 裙翻蛱蝶随风舞,手学蜻蜓点水忙。 紧束①暖烟②青满地,细分③春雨绿成行。 村歌欲和声难调,羞杀扬鞭马上郎④。 【注】①紧束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