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贺
春居无俗喧,时立涧前村。
路远少来客,山深多过猿。
带岩松色老,临水杏花繁。
除忆文流①外,何人更可言。
【注】①文流:文士之流,指有才学之士。
13.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 诗歌标题既点明了写作的时令,又表明了诗人的生活环境和写作意图,可谓“一举多得”。
B. 首联描写了春居山中、远离尘嚣、时立观景、怡然自得的诗人形象,诗人高雅脱俗,飘然世外。
C. 颔联运用对比的手法,以“少”与“多”相对比,鲜明地写出了山居环境远离尘嚣的清幽和静谧。
D. 颈联写岩石旁松树的老色,寄寓诗人年老之意;写临水杏花的繁茂,又暗喻诗人的老当益壮。
14. 本诗主要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诗人是如何抒发这种情感的?
【参考答案】
13. D
14. 本诗主要表达了诗人对山林春景和隐居生活的喜爱之情,以及对志趣相投的文友的思念之情。①借景抒情。借春日山居所见之景寄寓自己内心对山林春景的喜爱之情。②直抒胸臆。“除忆”两句写面对眼前山居的春景,除了能和文友分享外,无人可以分享,抒发了对志趣相投的文友的思念之情。
【解析】
【13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原诗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这是一道综合考核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的题目,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题中D项“寄寓诗人年老之意”和“又暗喻诗人的老当益壮”错。颈联写景主要是借以抒发诗人对山林春景和隐居生活的喜爱之情。D选项属于对诗歌的过度解读。故选D。
【14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核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此类试题答题时要多角度思考,可从时间角度梳理,要看作者在不同时段的情感;可从描述对象角度梳理,不仅要看描述主体(诗人或抒情 主人公)的情感,也要看描述客体(人、事、物、景)蕴含的情感。本题主要考查思想感情及表现手法。答题时要注意结合诗歌的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字词语进行分析。本诗一二三联都是作者对山林春景的描绘,写出了山居环境的远离尘嚣、清幽、静谧,体现了他对环境的喜爱。最后一联是说,这些美景只有跟那些才学之士分享,别的无人能谈说了,表现了自己志趣的高雅,抒发了念友的深情。如何表现主要从手法上解答。一二三通过写景来表达自己的喜爱之情,属于借景抒情,最后直接说出对友人的思念,属直接抒情或直抒胸臆。
相关阅读
1 秋晚登古城翻译赏析_秋晚登古城原文_作者李百药
《秋晚登古城》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李百药。其古诗词全文如下: 日落征途远,怅然临古城。 颓墉寒雀集,荒堞晚乌惊。 萧森灌木上,迢递孤烟生。 霞景焕余照,露气澄晚清。 秋风转 【查看全文】
2 水龙吟·故乡何处栖迟翻译赏析_水龙吟·故乡何处栖迟原文_作者长筌子《水龙吟故乡何处栖迟》作者为元朝诗人长筌子。其古诗全文如下: 故乡何处栖迟,海山雾敛春风细。花浓石润,云娇烟淡,天容如水。芝桂香分,橘橙酒滟,锦茵摛翠。佩霓裳缥渺, 【查看全文】
3 和咏廨署有樱桃翻译赏析_和咏廨署有樱桃原文_作者孙逖《和咏廨署有樱桃》作者为唐朝诗人孙逖。其古诗全文如下: 上林天禁里,芳树有红樱。 江国今来见,君门春意生。 香从花绶转,色绕佩珠明。 海鸟衔初实,吴姬扫落英。 切将稀取 【查看全文】
4 夏日饮山亭阅读答案-刘因,借住郊园旧有缘,绿阴清昼静中便夏日饮山亭 刘因 借住郊园旧有缘,绿阴清昼静中便。 空钩意钓鱼亦乐,高枕卧游山自前。 露引松香来酒盏,雨催花气润吟笺。 人来每问农桑事,考证床头《种树篇》。 15、下列对这首 【查看全文】
5 筹笔驿·抛掷南阳为主忧翻译赏析_筹笔驿·抛掷南阳为主忧原文_作者罗隐《筹笔驿抛掷南阳为主忧》作者为唐朝文学家罗隐。其古诗全文如下: 抛掷南阳为主忧,北征东讨尽良筹。 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 千里山河轻孺子,两朝冠剑恨谯周。 【查看全文】
6 七哀诗·荆蛮非我乡翻译赏析_七哀诗·荆蛮非我乡原文_作者王粲《七哀诗荆蛮非我乡》作者为汉朝诗人王粲。其古诗全文如下: 荆蛮非我乡,何为久滞淫。 方舟泝大江,日暮愁我心。 山冈有余映,岩阿增重阴。 狐狸驰赴穴,飞鸟翔故林。 流波激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