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规”又称“杜宇”“杜鹃”,是古代诗词中常用意象。因常夜鸣

发布时间: 2021-10-06
(1)《赤壁赋》中,客人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感伤人在天地间生命的短暂和个体的渺小的语句是:“                  ,                  。”

(2)郦道元《三峡》中,渲染山间空旷、境界清幽寂寥的句子是:“                 ,      。”

 (3)“子规”又称“杜宇”“杜鹃”,是古代诗词中常用意象。因常夜鸣,声音凄切,故借以抒悲苦哀怨之情。比如唐诗,:“                  ,                  。”


(1)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2)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3) 庄生晓梦迷蝴蝶    望帝春心托杜鹃

  或: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古代神话中,蜀王杜宇(即望帝),因被迫让位给他的臣子,自己隐居山林,死后灵魂化为杜鹃。于是古诗中的杜鹃也就成为凄凉、哀伤的象征了。杜鹃,又名子规、杜宇。中国古代有“望帝啼鹃”的神话传说。望帝,是传说中周朝末年蜀地的君主,名叫杜宇。后来禅位退隐,不幸国亡身死,死后魂化为鸟,暮春啼苦,至于口中流血。其声哀怨凄悲,动人肺腑,名为杜鹃。杜鹃在中国古典诗词中常与悲苦之事联系在一起。杜鹃的啼叫又好像是说:不如归去,不如归去,它的啼叫容易触动人们的乡愁乡思,宋代范仲淹诗云:“夜人翠烟啼,昼寻芳树飞,春山无限好,犹道不如归。”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子规鸟即杜鹃鸟。起句写即目之景,在萧瑟悲凉的自然景物中寄寓离别感伤之情,三、四句以寄情明月的丰富想象,表达对友人的无限怀念与深切同情。宋人贺铸《忆秦娥》三更月,中庭恰照梨花雪:梨花雪,不胜凄断,杜鹃啼血。”三更月光照在庭院里雪白的梨花上,杜鹃鸟在凄厉地呜叫着,使人禁不注倍加思念亲人,伤心欲绝。词人通过描写凄清的景物,寄托了幽深的乡思。“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宋人秦观《踏莎行》)李白《蜀道难》:“又闻子归啼夜月,愁空山。”白居易《琵琶行》:“杜鹃啼血猿哀鸣。”文天祥《金陵驿二首》:“从今别却江南路,化作啼鹃带血归。”“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宋、王令《送春》)都以杜鹃鸟的哀鸣,来表达衰怨、凄凉或思归的情思。


相关阅读
1 关于春花的诗句

关于春花的诗句 1、残春花尽黄莺语,远客愁多白发生。 2、秋花未落春花开,办得工夫万宠辱。 3、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4、今夜试青镫,依旧春花小。 5、春花秋草,只 【查看全文】

2 关于父亲的诗歌

关于父亲的诗歌 1、《 爸爸,我爱您! 》 您是一片茂密的森林, 我就是一棵小树; 您是一片广阔的天空, 我就是自由飞翔的鸟儿; 爸爸的爱像太阳, 很温暖; 爸爸的爱像月亮, 很 【查看全文】

3 七夕现代诗句

七夕现代诗句 1、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西楼,望尽天涯路。 2、一片宋玉情怀,十分卫郎清瘦。 3、强整帽檐欹侧,曾经向天涯搔首。 4、她用手拢起了一个小小坟茔,插上几根枯草, 【查看全文】

4 爱的诗歌

爱的诗歌 1、《 爱情小丑 》 景舞天 透过时光的镜头 静思你我之间的点点滴滴 心在纷扰外 可始终无法摆脱尘世给的无奈 是缘是劫又有谁能说清 碎落的角落 潜伏着不可磨灭的记忆 前世 【查看全文】

5 描写月亮的诗词

描写月亮的诗词 1、近水楼台易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俞文豹《清夜录》 2、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3、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李商 【查看全文】

6 诗经:大车

《 诗经:大车 》 大车槛槛,毳衣如菼。 岂不尔思?畏子不敢。 大车啍々,毳衣如璊, 岂不尔思?畏子不奔。 谷则异室,死则同穴。 谓予不信,有如皎日。 注释 : 1、槛槛:车辆行 【查看全文】

栏目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