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裳裳者华

发布时间: 2014-07-25

诗经:裳裳者华

裳裳者华,其叶湑兮。
我觏之子,我心写兮。
我心写兮,是以有誉处兮。

裳裳者华,芸其黄矣。
我觏之子,维其有章矣。
维其有章矣,是以有庆矣。

裳裳者华,或黄或白。
我觏之子,乘其四骆。
乘其四骆,六辔沃若。

左之左之,君子宜之。
右之右之,君子有之。
维其有之,是以似之。

注释

1、裳裳:犹“堂堂”,旺盛鲜艳的样子。华:花。
2、湑:茂盛的样子。
3、觏:遇见。
4、写:通“泻”,心情舒畅。
5、誉:通“豫”,安乐。
6、芸:色彩浓艳。
7、章:纹章,服饰文采。
8、骆:黑鬣白马。
9、沃若:光滑柔软的样子。
10、似:嗣,继承祖宗功业。

译文

花儿朵朵在盛开,叶儿繁茂长势旺。
我遇见了那个人,我的心啊真舒畅。
我的心啊真舒畅,于是有了安乐的地方。

花儿朵朵在盛开,鲜亮艳丽黄又黄。
我遇见了那个人,他的服饰有文章。
他的服饰有文章,于是有了喜庆的排场。

花儿朵朵在盛开,有黄有白多娇艳。
我遇见了那个人,四匹黑鬣白马驾在前。
四匹黑鬣白马驾在前,六根缰绳光滑又柔软。

要向左啊就向左,君子应付很适宜。
要向右啊就向右,君子发挥有余地。
因他发挥有余地,所以后嗣能承继。

赏析

诗前三章是结构相似的重调,每章的前两句写花起兴,从“其叶湑兮”到“芸其黄矣”再到“或黄或白”,将花繁叶茂的盛景充分地表露出来,也由此烘托出抒情主人公心中的无比欢娱。而“我”所遇的“之子”又是什么样子呢?在首章,诗人只写了自己的主观心理感受“我心写兮”,“是以有誉处兮”,心中烦忧尽泻,充满欢乐。是什么样的人使得“我”如此欢悦?诗第二章给“之子”一个特写镜头,这个镜头没有对准他的面部,也没有对准他的眼睛,而是对准其服饰:“维其有章矣。”这样的叙说中渗透着赞美之情,因为服饰之美在先秦时期是身份和地位的外在表现。至此,诗人仍觉不足,又将目光转向全景,在第三章写“之子”的车马之盛,“乘其四骆,六辔沃若”,十足风光,十分气派。如此一层一层推进,在形象的跳跃式叙说中显示出欢快的激情。诗若就此打住,便显得情感过于浅直,而且缺少了雅诗中应有的那份平和与理性,于是诗第四章从节奏和用韵两方面都变得舒缓起来,“左之左之,君子宜之;右之右之,君子有之”,从左右两方面写君子无所不宜的品性和才能,有了这方面的歌唱,使得前面三章的赞美有了理性依据。“维其有之,是以似之”,两句总括全篇,赞美君子表里如一、德容兼美的风貌,以平和安详作结。方玉润《诗经原始》谓“末章似歌非歌,似谣非谣,理莹笔妙,自是名言,足垂不朽”,极是。

整首诗以花起兴,赞颂人物之美,节奏变化有致,结构收束得当,读来兴味盎然,且无阿谀之感,确是一首轻松欢快又不失稳当的雅诗。


相关阅读
1 张旭:桃花溪

《 桃花溪 》 作者:张旭 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矾西畔问渔船。 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 注释 : 1、飞桥:高桥。 2、石矶:河流中露出的石堆。 3、洞:指《桃花源记》中武 【查看全文】

2 陶渊明:移居·昔欲居南村

《 移居昔欲居南村 》 作者 :陶渊明 原文 : 昔欲居南村,非为卜其宅。 闻多素心人,乐与数晨夕。 怀此颇有年,今日从兹役。 弊庐何必广,取足蔽床席。 邻曲时时来,抗言谈在昔 【查看全文】

3 描写西湖的诗句

描写西湖的诗句 1、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2、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3、看看红药又翻阶,趁取西湖春会。 4、碧波方圆五公里,满湖惹秋风。 5、欲将此意凭 【查看全文】

4 爱情诗歌大全

爱情诗歌大全 1、《 爱情玫瑰花 》 散发着醉人的浓香 却还隔着深深的栅栏 世间无上的美丽 却还带着扎手的尖刺 多少生命为她凋零 你这掌管宇宙的女神 多少梦想为她点燃 你这主宰万 【查看全文】

5 何逊:边城思

《 边城思 》 作者:何逊 柳黄未吐叶, 水绿半含苔。 春色边城动, 客思故乡来。 赏析 : 在我国古典诗词中,婀娜多姿的杨柳和离情相思早就结下了不解之缘。有名的《诗经小雅采薇 【查看全文】

6 描写夏季的诗句

描写夏季的诗句 1、垂缕饮清露,流响出疏桐。虞世南《蝉》 2、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缫车。苏轼《浣溪沙》 3、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高骈《山亭夏日》 4、荷叶 【查看全文】

栏目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