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花中偏爱菊全诗
《菊花》
作者:元稹
原文: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注释:
1、秋丛:指丛丛秋菊。
2、舍(shè):居住的房子。
3、陶家:陶渊明的家。陶,指东晋诗人陶渊明。
4、遍绕:环绕一遍。
5、篱(lí):篱笆。
6、日渐斜(xiá):太阳渐渐落山。斜,倾斜。因古诗需与上一句押韵,所以应读xiá。
7、尽:完。
8、更(gèng):再。
诗意:
一丛一丛的秋菊环绕着房屋,看起来好似诗人陶渊明的家。绕着篱笆观赏菊花,不知不觉太阳已经快落山了。不是因为百花中偏爱菊花,只是因为菊花开过之后便不能够看到更好的花了。
赏析:
东晋大诗人陶潜写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名句,其爱菊之名,无人不晓,而菊花也逐渐成了超凡脱俗的隐逸者之象征。难怪宋人周敦颐因陶渊明后真隐士不多,要大发“菊之爱,陶后鲜有闻”的感慨了。历代文人墨客爱菊者不乏其人,其中咏菊者也时有佳作。中唐诗人元稹的七绝《菊花》便是其中较有情韵的一首。
诗人对菊花由衷喜爱:开得正旺的菊花一簇簇、一丛丛,遍布屋舍四周,他沿着竹篱,忘情地欣赏这些亲手栽种的秋菊,不觉日已西斜。第一句的“绕”字写屋外所种菊花之多,给人以环境幽雅,如陶渊明家之感。第二句的“绕”字则写赏菊兴致之浓,不是到东篱便驻足,而是“遍绕篱边”,直至不知日之将夕。其爱菊之情,似较五柳先生有过之而无不及。短短的十四个字,有景、有情、有联想,活脱脱地勾勒出一幅诗人在秋日傍晚漫步菊丛赏花吟诗而乐不思返的画图。
第三句以否定句式陡地一转,指出自己并非没来由地钟情菊花。时至深秋,百花尽谢,唯有菊花能凌风霜而不凋,独立支持,为世界平添了盎然的生机。诗人热爱生活、热爱自然,这四季中最后开放的菊花使他忘情,爱不能舍了。中国古典诗词常借物咏怀喻志,如屈原的《桔颂》,陈子昂的《感遇》,都是范例。元稹《菊花》一诗赞菊花高洁的操守、坚强的品格,也寓有深意。
这首诗取陶诗的意境,且也以淡雅朴素的语言吟咏,便不似陶公全用意象,蕴藉之至;而是在描绘具象之后,以自述的方式道出爱菊之由而又不一语说尽,留下了想象空间让人们去回味咀嚼,这就增强了它的艺术感染力。因而历来被人们所喜爱。
相关阅读
1 何逊:边城思
《 边城思 》 作者:何逊 柳黄未吐叶, 水绿半含苔。 春色边城动, 客思故乡来。 赏析 : 在我国古典诗词中,婀娜多姿的杨柳和离情相思早就结下了不解之缘。有名的《诗经小雅采薇 【查看全文】
2 描写西湖的诗句描写西湖的诗句 1、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2、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3、看看红药又翻阶,趁取西湖春会。 4、碧波方圆五公里,满湖惹秋风。 5、欲将此意凭 【查看全文】
3 张旭:桃花溪《 桃花溪 》 作者:张旭 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矾西畔问渔船。 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 注释 : 1、飞桥:高桥。 2、石矶:河流中露出的石堆。 3、洞:指《桃花源记》中武 【查看全文】
4 描写夏季的诗句描写夏季的诗句 1、垂缕饮清露,流响出疏桐。虞世南《蝉》 2、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缫车。苏轼《浣溪沙》 3、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高骈《山亭夏日》 4、荷叶 【查看全文】
5 陶渊明:移居·昔欲居南村《 移居昔欲居南村 》 作者 :陶渊明 原文 : 昔欲居南村,非为卜其宅。 闻多素心人,乐与数晨夕。 怀此颇有年,今日从兹役。 弊庐何必广,取足蔽床席。 邻曲时时来,抗言谈在昔 【查看全文】
6 爱情诗歌大全爱情诗歌大全 1、《 爱情玫瑰花 》 散发着醉人的浓香 却还隔着深深的栅栏 世间无上的美丽 却还带着扎手的尖刺 多少生命为她凋零 你这掌管宇宙的女神 多少梦想为她点燃 你这主宰万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