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
寂寂东坡一病翁,白须萧散满霜风。
小儿误喜朱颜在,一笑那知是酒红。
父老争看乌角巾②,应缘曾现宰官身。
溪边古路三叉口,独立斜阳数过人。
北船不到米如珠,醉饱萧条半月无。
明日东家当祭灶,只鸡斗酒定膰③吾。
[注]①元符二年(1099年),已经64岁的苏轼被贬州(今属海南省),于岁末作《纵笔三首》。
②乌角巾:古代隐士常戴的头巾。③膰(fán) :祭祀用的熟肉, 这里作动词“馈”, 进食于人。
10.下列对这组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第一首次句以白发申述衰老,“霜”字既显须白之色,又略带凄寒之气。
B.第二首从寂寞写到热闹,用恬淡的笔触,不露痕迹地来体现闲适之情。
C.第三首“米如珠”运用比喻和夸张的手法写出被贬之地儋州米价之贵。
D.第三首的成功之处在于诗人以直截之笔写率真之怀,突出一个“真”字。
11.苏轼在《赤壁赋》中所表现的人生旷达之情,这三首诗中亦有所体现,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6分)
答
10.(3分)B(是从“热闹”写到“寂寞”,反映伤感失落之情。)
11.(6分)①第一首以“一笑”否定小儿误喜自己容颜未老,以风趣笔墨自嘲衰老,体现旷达闲逸之情;②第二首将身世的不幸和对社会的不平蕴藏在父老相迎的热闹与独数过人的寂寞中,不显沉痛,体现旷达之情;③第三首直写诗人久困中渴酒思肉,期待邻人送上酒菜,以真率之笔写与邻人的深厚感情,不以久困为意,体现其旷达之情。
评分标准:每答出一点给2分,意思答对即可。
相关阅读
1 点绛唇·我辈情钟翻译赏析_点绛唇·我辈情钟原文_作者苏轼
《点绛唇我辈情钟》作者为宋朝诗人苏轼。其古诗全文如下: 我辈情钟,古来谁似龙山宴。而今楚甸。戏马余飞观。 顾谓佳人,不觉秋强半。筝声远。鬓云吹乱。愁入参差雁。 【查看全文】
2 赵昌寒菊翻译赏析_赵昌寒菊原文_作者苏轼《赵昌寒菊》作者为宋朝文学家苏轼。其古诗全文如下: 轻肌弱骨散幽葩,更将金蕊泛流霞。 欲知却老延龄药,百草摧时始起花。 【前言】 《赵昌寒菊》是北宋著名文人苏轼的一首咏 【查看全文】
3 和子由渑池怀旧阅读答案-苏轼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哪些人生思考?和子由渑池怀旧 苏轼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 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赛驴嘶。 【注】此诗作 【查看全文】
4 西江月·咏梅翻译赏析_西江月·咏梅原文_作者苏轼《西江月咏梅》作者为宋朝文学家苏轼。其古诗全文如下: 马趁香微路远,沙笼月淡烟斜。渡波清彻映妍华。倒绿枝寒凤挂。 挂凤寒枝绿倒,华妍映彻清波。渡斜烟淡月笼沙。远路微 【查看全文】
5 少年游·玉肌铅粉傲秋霜翻译赏析_少年游·玉肌铅粉傲秋霜原文_作者苏轼《少年游玉肌铅粉傲秋霜》作者为宋朝诗人苏轼。其古诗全文如下: 玉肌铅粉傲秋霜。准拟凤呼凰。伶伦不见,清香未吐,且糠秕吹扬。 到处成双君独只,空无数、烂文章。一点香檀 【查看全文】
6 减字木兰花·双龙对起翻译赏析_减字木兰花·双龙对起原文_作者苏轼《减字木兰花双龙对起》作者为宋朝文学家苏轼。其全文如下: 双龙对起,白甲苍髯烟雨里。疏影微香,下有幽人昼梦长。 湖风清软,双鹊飞来争噪晚。翠颭红轻,时下凌霄百尺英。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