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美堂暴雨阅读答案-苏轼,游人脚底一声雷,满座顽云拨不开

发布时间: 2022-12-01
有美堂①暴雨
宋·苏轼
游人脚底一声雷,满座顽云拨不开,
天外黑风吹海立,浙东飞雨过江来。
十分激池金樽凸,千杖敲铿羯鼓催。
唤起谪仙泉洒面②,倒倾鲛室③泻琼瑰。
【注】①有美堂:在杭州吴山上。熙宁六年初秋,时在杭州通判的苏轼和几位诗友设宴小饮于此,忽遇暴雨,即兴写下此作。②泉洒面:唐玄宗曾谱新曲,召李白作词。白已醉,以水洒面,使之醒后,即时写了多篇。③鲛室:神话中海中鲛人所居之处,这里指海。
(14)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的起句突兀,诗人不说雷声从空中来,却说从“脚底”出,说明了雷声离人之近,衬托出有美堂位置之高。
B.颈联运用比喻,写景与写意交相并用,气势充沛,从视觉上渲染了暴雨中的西湖湖水几乎满溢而出的神奇景象。
C.尾联用典,以洒泉水唤醒诗仙李白和倾倒鲛屋里满室的珠玉诱人遐想,暗喻奇妙景物可以诱发诗人的佳句美文。
D.这首即景诗以雄奇的笔调、新妙的语言,前赋后比,有声有色地摹写了诗人于有美堂所见骤然而至的急雨之景。
(15) 请简要赏析诗歌颔联是如何表现“暴雨”的。


(14)B.“从视觉上渲染了……”分析不全面,颈联二句具体写暴雨,把西湖比作小小的金樽,把急雨比作羯鼓声。绘声又状形。
(15)①通感,风是看不见的,苏轼却给它着色,说是黑风,以视觉代替触觉,形象地表现了暴雨来时疾风挟着尘灰乌云的情况。
②夸张,“吹海立”用夸张手法极言暴雨前的风之迅疾。
③巧用动词,连用三个动作延续性较长的动词“飞”“过”“来”,极为生动地展示出大雨自远而近、横跨大江、呼啸奔来的壮观奇景。

【解答】
(15)颔联“天外黑风吹海立,浙东飞雨过江来”远远的天边,疾风挟带着乌云,把海水吹得如山般直立;一阵暴雨,从浙东渡过钱塘江,向杭州城袭来。描绘了一幅壮阔异常的场面。
“黑风”运用通感修辞,风本是触觉感觉,“黑风”是视觉,这就打通了触觉与视觉,形象地表现出暴雨来临前浓云堆积低空的景象。
“吹海立”是形容风的强烈。有美堂虽然很高,但不可能见到大海,“吹海立”是想象之词,也是夸张手法,写海水被吹得如山般直立,表现风的迅疾。
下句“浙东飞雨过江来”写风带着暴雨从东面渐渐而来。夏天的暴雨,区域很小,来势迅猛,连用动词“飞”“过”“来”,摹写出诗人于有美堂所见骤然而至的急雨之景。通过“飞雨过江来”五字,将这一情况囊括殆尽。

译文:
一声响亮的雷声宛如从游人的脚底下震起,有美堂上,浓厚的云雾缭绕,挥散不开。远远的天边,疾风挟带着乌云,把海水吹得如山般直立;一阵暴雨,从浙东渡过钱塘江,向杭州城袭来。西湖犹如金樽,盛满了雨水,几乎要满溢而出;雨点敲打湖面山林,如羯鼓般激切,令人开怀。我真想唤起沉醉的李白,用这满山的飞泉洗脸,让他看看,这眼前的奇景,如倾倒了鲛人的宫室,把珠玉洒遍人寰。

赏析:
《有美堂暴雨》是宋代苏轼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此诗生动地展现暴雨由远而近、横跨大江、呼啸奔来的壮观景象。首联非常特征地写出了雨前一刹那的气氛,在拨不开的浓云堆积低空的时候,一声炸雷从云中钻出来了,预示暴雨即将来临。颔联三句是想象,四句是亲见。颈联二句具体写暴雨,西湖比作小小的金樽,把急雨比作羯鼓声。尾联写观感,突发奇想,联想到李白故事。诗如写生画家即兴挥毫,临摹自然实景,展现大自然的壮丽雄伟之景。


相关阅读
1 浣溪沙·徐州石潭谢雨道上作五首(其一)阅读答案-苏轼

浣溪沙徐州石潭谢雨道上作五首(其一)① 苏轼 照日深红暖见鱼,连溪绿暗晚藏乌②。黄童白叟聚睢盱③。 麋鹿逢人虽未惯,猿猱闻鼓不须呼。归家说与采桑姑。 【注】①元丰元年( 【查看全文】

2 临江仙·风水洞作翻译赏析_临江仙·风水洞作原文_作者苏轼

《临江仙风水洞作》作者为宋朝诗人苏轼。其古诗全文如下: 四大从来都遍满,此间风水何疑。故应为我发新诗。幽花香涧谷,寒藻舞沦漪。 借与玉川生两腋,天仙未必相思。还凭流 【查看全文】

3 正月二十日,与潘、郭二生出郊寻春,忽记去年是日同至女王城作诗,乃和前韵

正月二十日,与潘、郭二生出郊寻春,忽记去年是日同至女王城作诗,乃和前韵。 苏轼 东风未肯入东门,走马还寻去岁村。 人似秋鸿来有信,事如春梦了无痕。 江城白酒三杯酽①,野 【查看全文】

4 吴中田妇叹阅读答案-苏轼,结合全诗赏析本诗“曲笔”的艺术

吴中田妇叹(节选) 苏轼 今年粳稻熟苦迟,庶见霜风来几时。 茆苫一月陇上宿,天晴获稻随车归。 汗流肩赪载入市,价贱乞与如糠秕。 卖牛纳税拆屋炊,虑浅不及明年饥。 官今要钱不要 【查看全文】

5 郭纶阅读答案-苏轼,河西猛士无人识,日暮津亭阅过船

郭纶① 苏轼 河西猛士无人识,日暮津亭阅过船。 路人但觉骢马瘦,不知铁槊大如椽。 因言西方久不战,截发愿作万骑先。 我当凭轼与寓目②,看君飞矢集蛮毡。 【注】①这是苏轼2 【查看全文】

6 过岭阅读答案-苏轼,梦里似曾迁海外,醉中不觉到江南

过岭 苏轼 七年来往我何堪,又试曹溪一勺甘 。 梦里似曾迁海外,醉中不觉到江南 。 波生濯足鸣空涧,雾绕征衣滴翠岚。 谁遣山鸡忽惊起,半岩花雨落毵毵。 注①作者自岭南遇赦北归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