狱中寄子由·柏台霜气夜凄凄翻译赏析_狱中寄子由·柏台霜气夜凄凄原文_作者苏轼

发布时间: 2017-09-05

  《狱中寄子由·柏台霜气夜凄凄》作者为宋朝诗人苏轼。其古诗全文如下:
  柏台霜气夜凄凄,风动琅珰月向低。
  梦绕云山心似鹿,魂飞汤火命如鸡。
  眼中犀角真吾子,身后牛衣愧老妻。
  百岁神游定何处,桐乡知葬浙江西。
  【前言】
  《狱中寄子由二首》是宋代苏轼在狱中写给弟弟苏辙嘱托后事的两首诗,强烈地表达诗人对家的深深眷恋之情,其中序篇的“予以事系御史台狱狱吏稍见侵自度不能堪死狱中不得一别子由故作二诗授狱卒梁成以遗子由”便是名句。
  【注释】
  ③“风动”句:琅珰,锁,即铁制的锁链。
  ④柏台,即乌台。
  ⑤牛衣,给牛御寒的草蓑。
  ⑥诗序一作:予以事系御史台狱,狱吏稍见侵,自度不能堪,死狱中,不得一别子由,故和二诗授狱卒梁成,以遗子由。
  【赏析】
  第二首是写给妻儿的,表达对妻子儿女的思念以及对自己的伤怀,除此之外还有对身后事的嘱托,“柏台霜气夜凄凄,风动琅珰月向低”,这二句描绘出月光下御史台监狱阴森的侧影。汉代御史台多种柏树,所以又称柏台(见《汉书·朱博传》)。琅珰,指屋檐下系的铃铎。诗人在不眠的寒夜,想到自己在刽子手屠刀的阴影之下,心中充满了惊骇之情。
  “梦绕云山心似鹿,魂飞汤火命如鸡。”一联可圈可点,是苏轼善用比喻的体现,表达出作者心如鹿撞,命运似鸡的心情,也是其诗歌的一个重要特点。
  最后二句:“百岁神游定何处?桐乡知葬浙江西。”作者在这里自注说:“狱中闻杭湖间民为余作解厄道场者累月,故有此句”。当年苏轼由京官外放,首先就到杭州任三年通判(地方副长官),在任期间,大有功德于杭州人,因此杭州人民思之不已,为他作道场累月,给了很大的精神安慰。


相关阅读
1 磻溪石·墨突不暇黔原文_磻溪石·墨突不暇黔翻译赏析_作者苏轼

《磻溪石墨突不暇黔》作者是宋朝文学家苏轼。其古诗全文如下: 墨突不暇黔,孔席未尝暖。 安知渭上叟,跪石留双骭。 一朝婴世故,辛苦平多难。 亦欲就安眠,旅人讥客懒。 【查看全文】

2 水龙吟·小沟东接长江翻译赏析_水龙吟·小沟东接长江原文_作者苏轼

《水龙吟小沟东接长江》作者为宋朝诗人苏轼。其古诗全文如下: 小沟东接长江,柳堤苇岸连云际。烟村潇洒,人闲一哄,渔樵早市。永昼端居,寸阴虚度,了成何事。但丝莼玉藕,珠 【查看全文】

3 行香子·丹阳寄述古翻译赏析_行香子·丹阳寄述古原文_作者苏轼

《行香子丹阳寄述古》作者为宋朝文学家苏轼。其古诗全文如下: 携手江村,梅雪飘裙。情何限、处处消魂。故人不见,旧曲重闻。向望湖楼,孤山寺,涌金门。 寻常行处,题诗千首 【查看全文】

4 临江仙·一别都门三改火翻译赏析_临江仙·一别都门三改火原文_作者苏轼

《临江仙一别都门三改火》作者为唐朝文学家苏轼。其古诗全文如下: 一别都门三改火,天涯踏尽红尘。依然一笑作春温。无波真古井,有节是秋筠。 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微云 【查看全文】

5 蝶恋花·春事阑珊芳草歇翻译赏析_蝶恋花·春事阑珊芳草歇原文_作者苏轼

《蝶恋花春事阑珊芳草歇》作者为宋朝诗人苏轼。其古诗全文如下: 春事阑珊芳草歇。客里风光,又过清明节。小院黄昏人忆别。落红处处闻啼鴂。 咫尺江山分楚越。目断魂销,应是 【查看全文】

6 海棠·东风袅袅泛崇光原文_海棠·东风袅袅泛崇光翻译赏析_作者苏轼

《海棠东风袅袅泛崇光》作者是宋朝文学家苏轼。其古诗全文如下: 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前言】 《海棠》这首绝句写于元丰三年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