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绛唇阅读答案-苏轼,闲倚胡床,庾公楼外峰千朵

发布时间: 2018-06-06
点绛唇
苏轼
闲倚胡床,庾公楼②外峰千朵。与谁同坐?明月清风我。
别乘③一来,有唱应须和。还知么?自从添个,风月平分破。
【注】①此词作于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秋。词人时在杭州为官。②庾公楼:相传东晋庾亮在武昌登南楼赏月。杜甫诗亦云:“池要山简马,月静庾公楼。”③别乘:官名。这里指词人的友人袁毂。
14.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庾公楼外峰千朵”是词人闲倚胡床所见。“朵”字生动地表现出重重叠叠的山峰如花般绽放。
B.上片三四句运用了设问和拟人手法,明写词人与明月、清风同坐,暗示词人心境的孤独、寂寞。
C.下片一二句叙写袁毂到来之后的情形:词人从独处世界中走出,与友人一起吟诗唱和。
D.下片后三句,词人戏谑友人:自从添了你,明月清风都与你平分了!足见两人关系亲密。
E.全词篇幅短小而融写景、抒情、叙事、议论于一炉,虚实结合,语言平白如话,读来妙趣横生。
15.这首词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14.BE试题分析:这是一道综合考核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的题目,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题中A项考核炼字,BE项考核手法,CD考核内容,其中B项,“暗示词人心境的孤独、寂寞”不恰当。词人的心境应是闲适、恬静的。E项,词中没有议论。
15.①公务之余,观赏大自然美景,与明月清风为伴的闲适;②对人文荟萃、风景秀美的杭州城的喜爱;③对友人到访,一起欣赏美景、相互唱和的喜悦。
试题分析:此题考核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重点考核诗歌的情感,分析诗歌的情感注意以诗歌的抒情方式、注释、标题和诗中的表情达意的重点词句作突破口,答题时先答出情感,然后结合诗歌的内容解说。此题注意根据词中的“庾公楼外峰千朵”和注释分析“对人文荟萃、风景秀美的杭州城的喜爱”;根据“与谁同坐?明月清风我”分析“与明月清风为伴的闲适”;根据“别乘一来,有唱应须和”分析“对友人到访,一起欣赏美景、相互唱和的喜悦”。
点睛:诗歌的情感分析的题目一直是考试的重点,但是考核的难度并不是太大,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不知道答题的突破口,答题时要注意结合诗中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句子作答,重点是在自己的答案要包含诗歌中的重点词语,这样就能和给的答案无限接近,还要注意诗歌的抒情方式,根据抒情方式分析情感。答题时情感都要求结合诗句分析,不要只答出情感而放弃诗句。

【翻译】  闲着无事就靠坐着胡床,从庾公楼的窗子朝外望去,只见诸峰如千朵鲜花开放。和哪个一同倚坐?明月、清风、我(或他)。别驾通判一来,有唱自然有和,酬唱赠答。你还了解吗?深悉吗?自从你的到来,那江上清风、山间明月的享受,自然是你我各一半了。

点绛唇·闲倚胡床翻译赏析


相关阅读
1 行香子阅读答案-苏轼,清夜无尘,月色如银

行香子 苏轼 清夜无尘,月色如银。酒斟时须满十分。浮名浮利,虚苦劳神。叹隙中驹①,石中火,梦中身。 虽抱文章,开口谁亲。且陶陶乐尽天真。几时归去,作个闲人。对一张琴, 【查看全文】

2 减字木兰花·晓来风细翻译赏析_减字木兰花·晓来风细原文_作者苏轼

《减字木兰花晓来风细》作者为宋朝诗人苏轼。其古诗全文如下: 晓来风细。不会鹊声来报喜。却羡寒梅。先觉春风一夜来。 香笺一纸。写尽回文机上意。欲卷重开。读遍千回与万回 【查看全文】

3 画鱼歌阅读答案-苏轼,天寒水落鱼在泥,短钩画水如耕犁

画鱼歌① 苏轼 天寒水落鱼在泥,短钩画水如耕犁。渚蒲拔折藻荇乱,此意岂复遗鳅鲵②? 偶然信手皆虚击,本不辞劳几③万一。一鱼中刃百鱼惊,虾蟹奔忙误跳掷。 渔人养鱼如养雏, 【查看全文】

4 木兰花令•次欧公西湖韵阅读答案-苏轼

木兰花令次欧公西湖韵 【宋】苏轼 霜余已失长淮阔。空听潺潺清颍咽。佳人犹唱醉翁词,四十三年如电抹。 草头秋露流珠滑。三五盈盈还二八。与余同是识翁人,惟有西湖波底月。 【 【查看全文】

5 鹧鸪天·时谪黄州阅读答案-苏轼,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

鹧鸪天时谪黄州 苏轼 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 翻空白鸟时时现,照水红蕖细细香。 邻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 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 16. 请简要分析 【查看全文】

6 澄迈驿通潮阁·余生欲老海南村翻译赏析_澄迈驿通潮阁·余生欲老海南村原文_作者苏轼

《澄迈驿通潮阁余生欲老海南村》作者为宋朝诗人苏轼。其古诗全文如下: 余生欲老海南村,帝遣巫阳招我魂。 杳杳天低鹘没处,青山一发是中原。 【前言】 《澄迈驿通潮阁二首》是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