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遣闷·百疴从中来》作者为宋朝诗人黄庭坚。其古诗全文如下:
百疴从中来,悟罢本谁病。
西风将小雨,凉入居士径。
苦竹绕莲塘,自悦鱼鸟性。
红妆倚翠盖,不点禅心静。
【前言】
《又答斌老病愈遣闷二首》是宋代诗人黄庭坚的为酬答友人黄斌老而创作的组诗。第一首说百病从心来,治病要先治心,禅心能战胜疾病。
【注释】
①斌老:黄斌老,文与可的侄子,善画竹,当时在此做通判。此诗作于公元1099年(宋哲宗元符二年),当时黄庭坚谪居戎州。
【赏析】
先说第一首诗。“百病从中来,悟罢本谁病”,按照佛学的“万法唯心”、“境由心生”的观点,人的得病首先是由心得病而产生的,心在人体的“正中”,故百病从中而来。如果参透了这个道理,就知道治病该先治心。“西风将小雨,凉入居士径”,既有佛学上的大彻大悟,再加上一阵西风带着小雨,使居士的周围更加清凉。心病好了,身病也会慢慢好起来。“苦竹晓莲塘”,莲是荷花,是佛教崇敬的一种花,按《大日经疏》卷十五所说,它是一种吉祥清净,能愉悦众心的象征,因此黄庭坚紧接说“自悦鱼鸟性”,这是从常建的“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题破山寺后禅院》)那里学来的。“红妆倚翠盖,不点禅心净”,用的是维摩诘问疾、天女散花的故事。黄庭坚在病时常以维摩诘自居,如他在《病起荆江亭即事》组诗中自称是“翰墨场中老伏波,菩提坊里病维摩”,“维摩老子五十七,大圣天子初立年”。
这首诗也是咏病,用维摩问疾的故事是非常自然的。维摩即维摩诘,乃在家居士,其神通道力远胜于诸菩萨,佛遣其大弟子及弥勒佛等前往问其疾病,他都辞避而不敢去。舍利佛是佛弟子中最有智慧的人,毅然前往,维摩诘与他智辩,甚至故意违背戒律,将香花洒在自己身上,使其有染,用神力也不能去除。(见《说无垢称经》卷四)黄庭坚以这个故事说明自己学佛有得,虽有红妆之艳,紧倚翠盖,也不能使自己的禅心受到点染,因而大彻大悟,战胜了疾病:这首诗虽用了佛学典故,但由于黄庭坚善于锻句,善于“以俗为雅,以故为新”,用了非常形象的“西风”、“小雨”、“苦竹”、“莲塘”、“红妆”、“翠盖”等最常见的词汇去烘托,因而融深奥晦涩的禅理于浅显易明的境界之中,丝毫不显得艰深难懂,这显示出黄庭坚艺术手法的高超。
相关阅读
1 送舅氏野夫之宣城·试说宣城郡翻译赏析_送舅氏野夫之宣城·试说宣城郡原文_作者黄庭坚
《送舅氏野夫之宣城试说宣城郡》作者为宋朝诗人黄庭坚。其古诗全文如下: 试说宣城郡,停杯且细听。 晚楼明宛水,春骑簇昭亭。 稏丰圩户,桁杨卧讼庭。 谢公歌舞处,时对换鹅 【查看全文】
2 醉落魄·苍颜华发翻译赏析_醉落魄·苍颜华发原文_作者黄庭坚《醉落魄苍颜华发》作者为宋朝诗人黄庭坚。其古诗全文如下: 苍颜华发。故山归计无因得。旧交新贵音书绝。惟有家人,犹作殷勤别。 离亭欲去歌声咽。潇潇细雨凉生颊。泪珠不用 【查看全文】
3 品令·凤舞团团饼翻译赏析_品令·凤舞团团饼原文_作者黄庭坚《品令凤舞团团饼》作者为宋朝诗人黄庭坚。其古诗全文如下: 凤舞团团饼。恨分破、教孤令。金渠体净,只轮慢碾,玉尘光莹。汤响松风,早减了、二分酒病。 味浓香永。醉乡路、 【查看全文】
4 水调歌头·落日塞垣路翻译赏析_水调歌头·落日塞垣路原文_作者黄庭坚《水调歌头落日塞垣路》作者为宋朝诗人黄庭坚。其古诗全文如下: 落日塞垣路,风劲戛貂裘。翩翩数骑闲猎,深入黑山头。极目平沙千里,惟见雕弓白羽,铁面骏骅骝。隐隐望青冢, 【查看全文】
5 雨中花·政乐中和夷夏宴喜翻译赏析_雨中花·政乐中和夷夏宴喜原文_作者黄庭坚《雨中花政乐中和夷夏宴喜》作者为宋朝诗人黄庭坚。其古诗全文如下: 政乐中和,夷夏宴喜,官梅乍传消息。待作新年欢计,断送春色。桃李成阴,甘棠少讼,又移旌戟。念画楼朱阁 【查看全文】
6 登快阁阅读答案-黄庭坚,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登快阁 黄庭坚 痴儿了却公家事,快阁东西倚晚晴。 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 朱弦已为佳人绝,青眼聊因美酒横。 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 14.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