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诸子登岘山阅读答案-孟浩然,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

与诸子登岘山
[唐]孟浩然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
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
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
羊公碑①尚在,读罢泪沾襟。
[注]①羊公碑:后人为纪念西晋名将羊祜而建,羊祜镇守襄阳时,常与友人到岘山饮酒诗赋,有过江山依旧人事短暂的感伤。②此诗作于诗人求仕不遇之时。
16.下列对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首联从大处落笔,道出了一个平凡的真理,定下了全诗的感情基调。
B.颔联上句承“古”字,下句承“今”字,抒发登山览胜的欣喜之情。
C.颈联写登山所见,水落天寒之景,烘托了诗人吊古伤今的感伤之情。
D.尾联写读羊公碑而泪下沾襟,语淡情浓,无限伤感,尽在不昔之中。
17.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结合文本简析。


16.B
17.这是一首吊古伤今的诗作。诗人登临凭吊,由为人民_做了好事而名垂千古的样子,感伤人事变迁,时光流逝,生命短促;同时也为自己至今仍为“布衣”,无听作为,怀才不遇而悲伤。

【解析】
16.本题:
B项颔联“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意思是:江山各处保留的名胜古迹,而今我们又可以登攀亲临。诗人登临岘山,凭吊羊公碑,怀古伤今,抒发感慨,而不是抒发了登山览胜的欣喜之情。
故选B。
17.本题考查鉴赏诗歌思想情感的能力。鉴赏作者思想感情,可借助于“三看三抓法”答题,即看标题、看作者、看注释;抓诗眼(或词眼)、抓主旨、抓意象特征。组织答案时,要用能够准确表现作者情感特点和情感基调的词语来概括作者的思想感情。平时要积累一些常见的诗歌情感规范用语。
本题:
首联“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 过去的一切都已不存,今天的一切很快又会成为过去,古往今来,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寒来暑往,春去秋来,时光永在无情地流逝。首联两句凭空落笔,似不着题,却流露出诗人的心事茫茫、无限惆怅,饱含着深深的沧桑之感。
颔联“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诗人望碑而感慨万分,想到了前人的留芳千古,也想到了自己的默默无闻,不免黯然伤情。
颈联写登山所见。登山远望,水落石出,草木凋零,一片萧条景象。诗人登临岘山,深秋的凋零,不能不使他有“人生几何”,“去日苦多”,眨眼又是一年过去,空怀才华却无处施展的慨叹。
尾联中“羊公碑尚在”,四百多年前的羊祜,为国(指晋)效力,也为人民做了一些好事,是以名垂千古,与山俱传;想到自己至今仍为“布衣”,无所作为,死后难免湮没无闻,这和“尚在”的羊公碑,两相对比,令人伤感,因之,就不免“读罢泪沾襟”了。
此诗因作者求仕不遇心情苦闷而作,诗人登临岘山,凭吊羊公碑,怀古伤今,抒发感慨,想到自己空有抱负,不觉分外悲伤,泪湿衣襟。全诗借古抒怀,融写景、抒情和说理于一炉,感情真挚深沉,平淡中见深远。


相关阅读
1 暮秋扬子江寄孟浩然翻译赏析_暮秋扬子江寄孟浩然原文_作者刘昚虚

《暮秋扬子江寄孟浩然》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刘昚虚。其古诗全文如下: 木叶纷纷下,东南日烟霜。 林山相晚暮,天海空青苍。 暝色况复久,秋声亦何长。 孤舟兼微月,独夜仍越乡。 【查看全文】

2 留别王维阅读答案-孟浩然,寂寂竟何待?朝朝空自归

留别王维 (孟浩然) 寂寂竟何待?朝朝空自归。 欲寻芳草去,惜与故人违。 当路谁相假?知音世所稀。 只应守寂寞,还掩故园扉。 注:《旧唐书文苑传》载,孟浩然年四十,来游京 【查看全文】

3 张孝祥《念奴娇·过洞庭》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阅读答案与解析

念奴娇过洞庭(注) 张孝祥[宋] 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玉鉴琼田三万顷,着我扁舟一叶。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 应念岭海经年,孤 【查看全文】

4 题大禹寺义公禅房翻译赏析_题大禹寺义公禅房原文_作者孟浩然

《题大禹寺义公禅房》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孟浩然。其古诗全文如下: 义公习禅处,结构依空林。 户外一峰秀,阶前群壑深。 夕阳连雨足,空翠落庭阴。 看取莲花净,应知不染心。 【 【查看全文】

5 《与颜钱塘登障楼望潮作》阅读答案-孟浩然,照日秋云迥,浮天渤澥宽

与颜钱塘①登樟亭望潮作 [唐] 孟浩然 百里闻雷震,鸣弦暂辍弹②。 府中连骑出,江上待潮观。 照日秋云迥,浮天渤澥③宽。 惊涛来似雪,一坐凛生寒。 注释:①颜钱塘:钱塘令颜某 【查看全文】

6 早寒江上有怀阅读答案-孟浩然,乡泪客中尽,归帆天际看

早寒江上有怀 【唐】孟浩然 木落雁南渡,北风江上寒。 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 乡泪客中尽,归帆天际看。 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 1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