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发扬子寄元大校书原文_初发扬子寄元大校书翻译赏析_作者韦应物

  《初发扬子寄元大校书》出自唐诗三百首全集,其作者为唐朝文学家韦应物。古诗全文如下:
  凄凄去亲爱,泛泛入烟雾。
  归棹洛阳人,残钟广陵树。
  今朝为此别,何处还相遇。
  世事波上舟,沿洄安得住。
  【前言】
  《初发扬子寄元大校书》是唐代诗人韦应物的作品。这首词写作者在乘船离开广陵赴任洛阳的途中,对友人元大的离别之情。联想到世事的难测,写得很有情致,也吐露了诗人被罢官以后的心情。首联写别离之“初发”。颔联写友人乘舟归去。颈联写期望重逢。尾联以舟行不定,喻世事之顺逆翻复,难以自主。全诗借景抒情,寓情于景。
  【注释】
  (1)扬子:指扬子津,在长江北岸,近瓜州。元大:未详何人。校书:官名。唐代的校书郎,掌管校书籍。
  (2)去:离开。亲爱:相亲相爱的朋友,指元大。
  (3)泛泛:行船漂浮。
  (4)归棹(zhào):归去的船。棹,船桨。指从扬子津出发乘船北归洛阳。
  (5)“残钟”句:意渭回望广陵,只听得晓钟的残音传自林间。广陵:江苏扬州的古称。在唐代,由扬州经运河可以直达洛阳。
  (6)今朝(zhāo):现在,今天。此:此处。为别:作别。
  (7)还:再。
  (8)世事:世上的事
  (9)沿洄(huí):顺流而下为沿,逆流而上为洄,这里指处境的顺逆。安得住:怎能停得住?
  【翻译】
  悲伤地离开了亲爱的朋友,飘荡的小船进入了烟雾之中。归舟上是洛阳的游子,回头望去,看到广陵城的树,耳边响起残余的钟声。今天在这里和你分别,何处还能再相遇。世事就像波浪中的船,不论顺流逆流又怎么能停得住呢。
  【鉴赏】
  这首诗写于韦应物离开广陵(今江苏扬州)回洛阳去的途中。韦应物曾客游广陵,元大(大是排行,其人名字已不可考)是他在广陵的朋友,诗中用“亲爱”相称,可见彼此感情颇深。公元763年(代宗广德元年),韦氏被任命为洛阳丞,在乘船离开广陵赴任洛阳的时候,对元大校书非常怀念,于是写了这首诗寄给他。诗人在还能望见广陵城外的树和还能听到寺庙钟声的时候,就想起要写诗寄给元大了。
  前四句写离情。“凄凄去亲爱”,诗人与朋友分离,感到很悲伤。诗中以“亲爱”二字相称,可见彼此友谊很深,一旦分别,自然依依不舍。但船终于启行了,一会便飘荡在迷茫的烟雾之中,友人的身影虽已消失,诗人还不停地回望广陵城。正在这时,诗人忽然听到广陵寺庙里的钟声,从朦胧的烟树中隐隐传来,他的心情更觉难过。
  接着后四句抒发感慨。诗人望着滚滚东流、一去不返的江水,禁不住感叹道:“今朝此为别,何处还相遇?”分别容易重逢难,这后会之期就难以预料了。
  但另一方面,他又自我宽慰:“世上波上舟,沿洄安得住!”意谓:自己的身世飘浮不定,有如波上的行舟,要么给流水带走,要么在风浪里打转,世事怎能由个人作主呢?末两句蕴含身世之感。
  表面看来这首诗,写得平淡无奇,但细加体味,却感内蕴深厚。特别是“归棹洛阳人,残钟广陵树”两句,以景喻情,言简意深。试想:船已“泛泛入烟雾”,渐行渐远,可是诗人还忍不住凝望着广陵城外迷蒙的树林,迷恋地倾听寺庙里传来的残钟余音。诗人对广陵之物的依恋,实则是对挚友的依恋。这两句虽不着情语,却处处透出依依惜别之情,可谓情景交融,含蓄不尽。(《唐诗别裁》)表面平淡,内蕴丰厚,正是韦应物诗歌创作的主要特色。


相关阅读
1 近试上张水部翻译赏析_近试上张水部原文_作者朱庆余

《近试上张水部》出自唐诗三百首全集,其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朱庆余。古诗全文如下: 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 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前言】 《近试上张水 【查看全文】

2 蜀相·丞相祠堂何处寻原文_蜀相·丞相祠堂何处寻翻译赏析_作者杜甫

《蜀相丞相祠堂何处寻》出自唐诗三百首全集,其作者是唐朝文学家杜甫。其全文古诗如下: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 【查看全文】

3 九日登望仙台呈刘明府容翻译赏析-崔曙

《九日登望仙台呈刘明府》出自唐诗三百首全集,其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崔曙。其古诗全文如下: 汉文皇帝有高台,此日登临曙色开。 三晋云山皆北向,二陵风雨自东来。 关门令尹谁能 【查看全文】

4 登幽州台歌原文_登幽州台歌翻译赏析_作者陈子昂

《登幽州台歌》出自唐诗三百首全集,其作者是唐朝文学家陈子昂。其古诗全文如下: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前言】 《登幽州台歌》是唐代诗人 【查看全文】

5 隋宫·紫泉宫殿锁烟霞翻译赏析_隋宫·紫泉宫殿锁烟霞原文_作者李商隐

《隋宫紫泉宫殿锁烟霞》出自唐诗三百首全集,其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李商隐。古诗全文如下: 紫泉宫殿锁烟霞,欲取芜城作帝家。 玉玺不缘归日角,锦帆应是到天涯。 于今腐草无萤火 【查看全文】

6 黄鹤楼·昔人已乘黄鹤去翻译赏析_作者崔颢

《黄鹤楼昔人已乘黄鹤去》出自唐诗三百首全集,其作者是唐朝文学家崔颢。其诗文如下: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