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风·倚剑登高台翻译赏析_古风·倚剑登高台原文_作者李白

  《古风·倚剑登高台》作者为唐朝诗人李白。其古诗全文如下:
  倚剑登高台,悠悠送春目。
  苍榛蔽层丘,琼草隐深谷。
  凤鸟鸣西海,欲集无珍木。
  鸒斯得所居,蒿下盈万族。
  晋风日已颓,穷途方恸哭。
  【前言】
  《古风·倚剑登高台》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组诗《古风五十九首》中的第五十四首。全诗共十句五十字,语言古朴,情深意婉,描写登台之所见,又比君子失路、小人得道之现实,言今风俗浇薄,君子道消,自己亦如阮籍有穷途之悲了。
  【注释】
  倚剑:佩剑。
  苍榛:丛生的杂草,喻指小人。
  层丘:重叠的山丘。
  琼草:美好的花草,仙草,喻指贤臣。
  鸒斯:鸟鸣,即乌鸦。
  蒿:蒿草。
  盈万族:指数量极多。
  “晋风”二句:谓社会风气日趋浇薄,士大夫深感穷途没落,痛苦不已。《晋书·阮籍传》:“阮籍时率意(随意)独驾(驾车独行),不由径路,车迹所穷,辄恸哭而返。”晋风,借指诗人当时所处的社会环境。
  【翻译】
  身佩宝剑,登高眺望,满目春光,郁郁葱葱。只看见珍稀的琼草隐藏在深沟壑谷,而荆棘败草却长满了阳光灿烂的山丘。西海的凤凰回翔鸣叫,想找栖息的地方却没有珍贵的梧桐树。乌鸦雌雄同居,繁殖后代一窝又一窝。现在已经类似晋朝世风没落时期,怎能让阮籍日暮途穷而不放声痛哭呢。
  【赏析】
  抗志青云之上,身处草莽之间。诗人怀抱利器,却托足无门,这种苦闷的情绪郁结于胸中,久久难以排遣。登高远望,本想释放愁绪,极目骋怀,却不料游目所见,物有所触,竟是忧愁之上更添一层忧愁了。一旦物之所触,情感闸门即刻大开。起句看似平淡,实则不平。下文的抒情平台在这里得以构建,下文的情感基调在这里得以奠定。
  以下六句写登高游目所见之景。这是眼前所见的实景,更是心中所幻的虚景。“苍榛蔽层丘,琼草隐深谷”,杂草恶木淹没了层层丘台,香草佳木却深深地长在谷底。小人无能,高高居上;君子怀才,却沉沦下僚。“凤鸟鸣西海,欲集无珍木。鸒斯得所居,蒿下盈万族”,凤鸟鸣叫于西海之上,意在采集珍异之木;鸒斯蛰居蒿下,只知呼俦引类。庙堂之上,君子空有用世之心,却身无立锥之地;小人唯求一己之私利,却是呼朋引伴,相与为奸。一言以蔽之,君子道消,小人道长,诗人的登高远望奠基于这种情感。六句全用比体,看似在写登高所见之草木虫鸟,其实是以琼草凤鸟喻君子,苍榛鸒斯比小人,反复申述“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左思《咏史》)之意。如此不公的社会现实与强烈的用世理想相撞击,心头之痛何其大耶。昔日阮籍携酒驾车,信马由缰,不辨路径,车迹所穷,辄恸哭而返。现今唐世亦如当日之晋世,风俗颓靡,君子途穷,当此之时,我亦有阮籍之悲,从而像他一样穷途恸哭了。
  全诗以“倚剑登高台,悠悠送春目”作引子,中间景物描写上承登台之所见,又比君子失路、小人得道之现实,这是全诗的主旨所在,也是诗人情感之所在。末句点破诗意,言今风俗浇薄,君子道消,自己亦如阮籍有穷途之悲了。语言古朴,情深意婉,大有《诗》《骚》之遗风。


相关阅读
1 近试上张水部翻译赏析_近试上张水部原文_作者朱庆余

《近试上张水部》出自唐诗三百首全集,其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朱庆余。古诗全文如下: 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 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前言】 《近试上张水 【查看全文】

2 黄鹤楼·昔人已乘黄鹤去翻译赏析_作者崔颢

《黄鹤楼昔人已乘黄鹤去》出自唐诗三百首全集,其作者是唐朝文学家崔颢。其诗文如下: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 【查看全文】

3 蜀相·丞相祠堂何处寻原文_蜀相·丞相祠堂何处寻翻译赏析_作者杜甫

《蜀相丞相祠堂何处寻》出自唐诗三百首全集,其作者是唐朝文学家杜甫。其全文古诗如下: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 【查看全文】

4 隋宫·紫泉宫殿锁烟霞翻译赏析_隋宫·紫泉宫殿锁烟霞原文_作者李商隐

《隋宫紫泉宫殿锁烟霞》出自唐诗三百首全集,其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李商隐。古诗全文如下: 紫泉宫殿锁烟霞,欲取芜城作帝家。 玉玺不缘归日角,锦帆应是到天涯。 于今腐草无萤火 【查看全文】

5 登幽州台歌原文_登幽州台歌翻译赏析_作者陈子昂

《登幽州台歌》出自唐诗三百首全集,其作者是唐朝文学家陈子昂。其古诗全文如下: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前言】 《登幽州台歌》是唐代诗人 【查看全文】

6 九日登望仙台呈刘明府容翻译赏析-崔曙

《九日登望仙台呈刘明府》出自唐诗三百首全集,其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崔曙。其古诗全文如下: 汉文皇帝有高台,此日登临曙色开。 三晋云山皆北向,二陵风雨自东来。 关门令尹谁能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