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军行·关城榆叶早疏黄翻译赏析_从军行·关城榆叶早疏黄原文_作者王昌龄

  《从军行·关城榆叶早疏黄》作者为唐朝文学家王昌龄。其古诗全文如下:
  关城榆叶早疏黄,日暮云沙古战场。
  表请回军掩尘骨,莫教兵士哭龙荒。
  【注释】
  1、关城:指边关的守城
  2、云沙:像云一样的风沙
  3、表:上表,上书
  4、掩尘骨 :掩是埋,掩尘骨指尸骨安葬
  5、龙荒:荒原
  【翻译】
  深秋边城榆树上的叶子早已疏黄开始飘落,傍晚红日欲坠,大风突起,一转眼城外的古战场就被如云的风沙弥漫.风沙过后,无数枯骨暴露在战场上.这些年来,多少将士为保卫家园,战死在这荒凉的边城.应该上书朝廷将他们的尸骨好好安葬,别让这些为保卫国家而死的将士们像孤魂野鬼一样到死还在游荡。
  【鉴赏】
  第三首诗通过描写古战场的荒凉景象,无数的将士们死在边关,而没有办法好好安葬,反映了当时战争的惨烈,也表现了诗人对将士们深切的同情之心。
  诗的开头点明地点和时令,形象地描绘出边地的荒凉景象,次句暗示有不少战士在这场战斗中为国捐躯。后两句写将军上表请求把战死的将士们尸骨运回安葬,表明了将帅对士卒的爱护之情,
  此诗以旷远苍茫的荒野战场作为背景,“黄叶”“暮云”等边塞景象更进一步烘托出边塞的荒凉,给人以满目萧然、凄凉悲怆之感。最后两句感情真挚,造句沉痛,更增悲怆之气。全诗读来颇令人感到那种震撼人心的力量,一支部队有这样体恤、爱护士卒的统帅,士卒没有不卖命的道路,由此亦可以想象这支部队战斗力量的强大。


相关阅读
1 驾幸河东·晋水千庐合翻译赏析_驾幸河东·晋水千庐合原文_作者王昌龄

《驾幸河东晋水千庐合》作者为唐朝诗人王昌龄。其古诗全文如下: 晋水千庐合,汾桥万国从。 开唐天业盛,入沛圣恩浓。 下辇回三象,题碑任六龙。 睿明悬日月,千岁此时逢。 【查看全文】

2 就道士问周易参同契翻译赏析_就道士问周易参同契原文_作者王昌龄

《就道士问周易参同契》作者为唐朝诗人王昌龄。其古诗全文如下: 仙人骑白鹿,发短耳何长。 时余采菖蒲,忽见嵩之阳。 稽首求丹经,乃出怀中方。 披读了不悟,归来问嵇康。 嗟 【查看全文】

3 题僧房·棕榈花满院翻译赏析_题僧房·棕榈花满院原文_作者王昌龄

《题僧房棕榈花满院》作者为唐朝文学家王昌龄。其古诗全文如下: 棕榈花满院,苔藓入闲房。 彼此名言绝,空中闻异香。 【前言】 《题僧房》是唐代著名诗人王昌龄所作的一首诗。 【查看全文】

4 独游·林卧情每闲翻译赏析_独游·林卧情每闲原文_作者王昌龄

《独游林卧情每闲》作者为唐朝诗人王昌龄。其古诗全文如下: 林卧情每闲,独游景常晏。 时从灞陵下,垂钓往南涧。 手携双鲤鱼,目送千里雁。 悟彼飞有适,知此罹忧患。 放之清 【查看全文】

5 长信秋词·高殿秋砧响夜阑翻译赏析_长信秋词·高殿秋砧响夜阑原文_作者王昌龄

《长信秋词高殿秋砧响夜阑》作者为唐朝诗人王昌龄。其古诗全文如下: 高殿秋砧响夜阑,霜深犹忆御衣寒。 银灯青琐裁缝歇,还向金城明主看。 【前言】 《长信秋词五首》是唐代诗 【查看全文】

6 太湖秋夕翻译赏析_太湖秋夕原文_作者王昌龄

《太湖秋夕》作者为唐朝诗人王昌龄。其古诗全文如下: 水宿烟雨寒,洞庭霜落微。 月明移舟去,夜静魂梦归。 暗觉海风度,萧萧闻雁飞。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