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纪昀《河中石兽》节选)
【乙】
蜀中有杜处士好书画,所宝以百数,有戴嵩《牛》一轴,尤所爱,锦囊玉轴,常以自随。一日曝书画,有一牧童见之,拊掌大笑曰:“此画斗牛也。牛斗力在角,尾搐①入两股间,今乃掉②尾而斗,谬矣。”处士笑而然之。古语云:“耕当问奴,织当问婢。”不可改也。
选自《苏东坡文集》
【注释】①搐chù:肌肉抽缩,此指“夹”。②掉:摆动,摇。
10. 下列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可据理臆断欤?(主观地判断) B. 啮沙为坎穴(牙齿)
C. 所宝以百数(珍藏) D. 一日曝书画(晾晒)
11. 根据文意,用“/”给文中两个画横线句子断句。(限断一处)(2分)
(1)遂反溯流逆上矣
(2)处士笑而然之
12. 翻译文言文时,将句子中的省略成分补充完整,有助于我们正确理解句子的意思,请在括号里写出省略的部分。(2分)
一日①( )曝书画,有一牧童见之,②( )拊掌大笑曰……
13.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2分)
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
14. 甲乙两文阐述了一个相同的道理: 。(2分)
(2021年岳阳中考题)
答
10B 句意:一定在石头下面迎水的地方侵蚀沙子形成坑洞。啮,咬,这里为冲刷的意思。
11. (1)遂反溯流/逆上矣
(2)处士/笑而然之
12. (1). 处士 (2). 则
13. 凡是落入河中的石头,都应当在河的上游寻找它。
14. 示例一:考虑问题不能主观臆断。应该尊重事实,不能想当然。
示例二:要注意观察生活,向生活学习,实践才能出真知。
译文:
甲:一位老河兵听说了讲学家的观点,又笑着说:“凡是落入河中的石头,都应当在河的上游寻找它。正因为石头的性质坚硬沉重,沙的性质松软轻浮,水流不能冲走石头,水流反冲的力量,一定在石头下面迎水的地方侵蚀沙子形成坑洞,越激越深,当坑洞延伸到石头底部的一半时,石头必定倾倒在坑洞中。像这样再冲刷,石头又会再次转动。像这样不停地转动,于是反而逆流朝相反方向到上游去了。到河的下游寻找石兽,本来就显得很荒唐;在石兽沉没的地方寻找它们,不是显得更荒唐了吗?”结果依照他的话去寻找,果然在上游的几里外寻到了石兽。既然这样,那么天下的事,只知道表面现象,不知道根本道理的情况有很多,难道可以根据某个道理就主观判断吗?
乙:四川境内有姓杜的读书人,爱好书画,他珍藏的书画有成百件,有戴嵩画的一幅斗牛画,他特别喜爱,用锦囊装起来,用玉石作画轴,经常随身携带着。有一天晾晒书画,一个牧童看到了这幅画,拍手大笑说:“这画上画的是角斗的牛呀,牛在角斗时力量集中在角上,尾巴夹在两条后腿中间,但这幅画却画成牛翘着尾巴斗角,画错了啊!”隐士笑了,认为牧童说得对。有句古话说:“耕地应当去问男奴,织布应当去问婢女。”这句话是不可改变的。
相关阅读
1 以人为镜阅读答案与翻译-郑文贞公魏征寝疾,上遣使者问讯
以人为镜 郑文贞公①魏征寝疾,上②遣使者问讯,赐以药饵。又遣中郎将季安俨宿其第,动静以闻。上复与太子同至其第,指衡山公主,欲以妻③其子叔玉。戊辰,征薨④,命百官九品 【查看全文】
2 (甲)张元忭字子荩(乙)公生而古貌魁然阅读答案与翻译-2019年绍兴中考文言文(甲) 张元忭字子荩,别号阳和,越之山阴人。父天复,行太仆卿。隆庆戊辰,太仆就逮于滇,先生侍之以往。太仆释归,先生如京讼冤。事解,又归慰太仆于家。一岁之中,往来凡三 【查看全文】
3 齐景公时,晋伐阿、甄阅读答案与翻译-《史记·司马穰苴列传》齐景公时,晋伐阿、甄①,而燕侵河上,齐师败绩。景公患之,晏婴乃荐穰苴②。景公召穰苴,与语兵事,大说之,以为将军,将兵扦③燕晋之师。穰苴曰:臣素卑贱,人微权轻,愿得 【查看全文】
4 黔之驴阅读答案与翻译-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黔之驴 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慭愁然,莫相知。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 【查看全文】
5 《史记·陈丞相世家》阅读答案解析与翻译陈丞相平者,阳武户牖乡人也。少时家贫,好读书,有田三十亩,独与兄伯居。伯常耕田,纵平使游学。 里中社,平为宰,分肉食甚均。父老曰:善,陈孺子之为宰!平曰:嗟乎,使平 【查看全文】
6 宋本,字诚夫,大都人阅读答案与翻译-2021年中考文言文真题①宋本,字诚夫,大都人。自幼颖拔异群儿,既成童,聚经史穷日夜读之,句探字索,必通贯乃已。尝从父祯官江陵,江陵王奎文明性命义理之学,本往质,所得造诣日深。善为古文,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