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释]①斡离不:人名。②中宫:皇后。
8.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太宰时中忿曰(恼怒) B.李纲莫能将兵出战否(率领)
C.以死邀之(阻拦) D.遂命辍行(连续)
9.下列句中的“以”与“以言事忤权贵”中的“以”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以待勤王之师 B.愿以死报 C.以中有足乐者 D.策之不以其道
10.翻译下列句子。(4分)
(1)纲为上力陈不可去之意。
(2)治守战之具,不数日而毕。
11.国家危急时,李纲是怎样力挽狂澜的?请简要概括。(3分)
答
8D 本题考查文言文实词含义。理解句意,推断文言文实词含义。
A.句意:太宰白时中愤愤地说。忿:愤怒,恼怒;
B.句意:莫非李纲能够领兵出战?将:带领,率领;
C.句意:以死劝阻皇上留下。邀:阻拦;
D.句意:于是下令停止南行。辍:停止;
故选D。
9C本题考查文言文虚词含义。理解句意,推断文言文虚词含义。
“以言事忤权贵”句意为:因为上书言事得罪权贵。以:介词,因为;A.句意:以等待勤王军队的到来。以:连词,相当于“而”;
B.句意:我愿意以死相报。以:介词,用;
C.句意:因为内心有足以快乐的事情。以:介词,因为;
D.句意:鞭策它,却不按照正确的方法。以:介词,用;
故选C。
10.(1)李纲极力向皇上陈述不能离去的理由。(2)(李纲)修整防守作战的器具,没几天便完成了。
11.①在宰执大臣建议“暂避敌锋”时挺身而出,愿领兵出战;②力劝皇帝不要离开东京;③敌兵攻打开封城时,李纲亲自督战。
翻译
李纲,从他祖父开始在无锡居住。政和二年李纲中进士,不断升职做到监察御吏并代理殿中侍御史,因为上书言事得罪权贵,被迁职为比部员外郎,又升迁为起居郎。靖康元年,任命昊敏为行营副使,李纲为参谋官。金将斡离不领兵渡过黄河,徽宗往东走了,宰执大臣议请钦宗暂时躲避一下敌人的锋芒。李纲进言:“今日之计。应该整顿军马,使他们相互坚守,以等待勤王军队的到来。”太宰白时中愤愤地说:“莫非李纲能够领兵出战?”李纲说:“如果陛下不认为我懦弱无能,让我领兵,我愿意以死相报。”于是皇上任命李纲为尚书右丞。宰执大臣仍然坚持躲避敌人的主张。朝廷传旨让李纲担任东京留守,李纲极力向皇上陈述不能离去的理由,皇上稍有醒悟。恰逢内侍入奏说皇后已经动身了,皇上脸色突变,慌忙离开座位,说:“我不能停留了。”李纲哭泣着跪拜,以死劝阻皇上留下。皇上省悟,于是下令停止南行。钦宗任命李纲为亲征行营使,遇事可以不经请示而随机处置。李纲修整防守作战的器具,没几天便完成了。敌兵攻打开封城,李纲亲自督战,他招募健壮勇士从城上用绳子吊下去发动袭击,斩杀敌人酋长十余人,杀死他们的士兵数千人。金人知道城中已有防备,又听说徽宗已传位给钦宗,于是便撤兵了
陈丞相平者,阳武户牖乡人也。少时家贫,好读书,有田三十亩,独与兄伯居。伯常耕田,纵平使游学。 里中社,平为宰,分肉食甚均。父老曰:善,陈孺子之为宰!平曰:嗟乎,使平 【查看全文】
2 宋本,字诚夫,大都人阅读答案与翻译-2021年中考文言文真题①宋本,字诚夫,大都人。自幼颖拔异群儿,既成童,聚经史穷日夜读之,句探字索,必通贯乃已。尝从父祯官江陵,江陵王奎文明性命义理之学,本往质,所得造诣日深。善为古文, 【查看全文】
3 (甲)张元忭字子荩(乙)公生而古貌魁然阅读答案与翻译-2019年绍兴中考文言文(甲) 张元忭字子荩,别号阳和,越之山阴人。父天复,行太仆卿。隆庆戊辰,太仆就逮于滇,先生侍之以往。太仆释归,先生如京讼冤。事解,又归慰太仆于家。一岁之中,往来凡三 【查看全文】
4 黔之驴阅读答案与翻译-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黔之驴 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慭愁然,莫相知。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 【查看全文】
5 以人为镜阅读答案与翻译-郑文贞公魏征寝疾,上遣使者问讯以人为镜 郑文贞公①魏征寝疾,上②遣使者问讯,赐以药饵。又遣中郎将季安俨宿其第,动静以闻。上复与太子同至其第,指衡山公主,欲以妻③其子叔玉。戊辰,征薨④,命百官九品 【查看全文】
6 齐景公时,晋伐阿、甄阅读答案与翻译-《史记·司马穰苴列传》齐景公时,晋伐阿、甄①,而燕侵河上,齐师败绩。景公患之,晏婴乃荐穰苴②。景公召穰苴,与语兵事,大说之,以为将军,将兵扦③燕晋之师。穰苴曰:臣素卑贱,人微权轻,愿得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