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养浩,字希孟,济南人阅读答案-《元史·张养浩传》

发布时间: 2022-07-06
张养浩传
①张养浩,字希孟,济南人。幼有行义,尝出,遇人有遗币于途者,其人已去,追而还之。年方十岁,读书不辍,父母优其过勤而止之。养浩昼则默诵,夜则闭户,张灯窃读。山东按察使焦遂闻之,荐为东平学正。
②游京师,献书于平章①不忽木,大奇之,乃荐入御史台。一日病,不忽木亲至其家问疾,四顾壁立,叹曰:“此真台掾②也。”
③及为堂邑县尹,罢旧盗之朔望参者③,曰:“彼皆良民,饥寒所迫,不得已而为盗耳;既加之以刑,犹以盗目之,是绝其自新之路也。”众盗感泣,互相戒曰:“毋负张公。”有李虎者,尝杀人,其党暴戾为害,民不堪命,旧尹莫敢诘问。养浩至,尽置诸法,民甚快之。去官十年,犹为立碑颂德。
④天历二年,关中大旱,饥民相食,特拜养浩为陕西行台中丞。既闻命,即散其家之所有与乡里贫乏者,登车就道,遇饿者则赈之,死者则葬之。到官四月未尝家居止宿公署终日无少怠。遂得疾不起,卒年六十。关中之人,哀之如失父母。
(节选自《元史·张养浩传》,有删改)
【注释】①平章:官职名。②掾(yuàn):属官,副职,助手。③罢旧盗之朔望参者:废除了有盗窃前科的人每月初一、十五例行到官府受审讯的规定。
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 遇人有遗币于途者  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B. 四顾壁立                顾野有麦场
C. 其人已去                其真无马邪
D. 乃荐入御史台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10、下列对文中画我部分的断句,最合理的一项是(    )(2分)
A. 到官四月未/尝家居止/宿公署/终日无怠
B. 到官/四月未尝家居/止宿公署终/日无怠
C. 到官四月/未尝家居/止宿公署终/日无怠
D 到官四月/未尝家居/止宿公署/终日无怠
11、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焦遂听说张养浩“幼有行义”“读书不辍”,推荐他做了东平学正。
B. 对有盗窃前科的百姓和祸害乡民、暴虐残忍的土匪,张养浩宽严有别。
C. 张养浩遣散了家里所有的人,轻车简从去陕西任行台中丞。
D. 选文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表现出张养浩清廉爱民、嫉恶如仇的品质。
12、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去官十年,犹为立碑颂德。
(2)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9B    10D    11C  
12、(1)张养浩离开了堂邑十年,百姓们仍旧为他立碑,歌颂他的功德。
(2)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的快乐?



相关阅读
1 唐雎不辱使命阅读答案-2020年中考文言文

唐雎不辱使命 《战国策》 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秦王不 【查看全文】

2 孙少述与王荆公交厚阅读答案与翻译

①孙少述与王荆公①交厚,故荆公《别少述诗》云:子今此去来何时,后有不可谁予规②? ②及荆公当国,少述不以为意,数年不复相闻。及荆公罢相,过高沙,少述适在焉。荆公过访 【查看全文】

3 (甲)一箪食,一豆羹(乙)君子之自行也阅读答案与翻译

(甲)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 【查看全文】

4 涸泽之蛇阅读答案与翻译

涸泽之蛇 泽涸①,蛇将徙②,有小蛇谓大蛇曰:子行而我随之,人以为蛇之行者耳,必有杀子者;不 如相街负我以行,人以我为神君③也。乃相衔 负以越公道④。人皆避之,曰:神君 【查看全文】

5 孟子之少也,既学而归阅读答案与翻译-《列女传》

孟子之少也,既学而归,孟母方绩,问曰:学何所至矣?孟子曰:自若也。孟母以刀断其织。孟子惧而问其故。孟母曰:子之废学,若我断斯织也。夫君子学以立名,问则广知,是以居 【查看全文】

6 郑玄以山东无足问者,乃西入关阅读答案与翻译

郑玄以山东无足问者,乃西入关①,事扶风马融②。融门徒四百余人,升堂进者五十余生。玄在门下,三年不得见。玄日夜寻诵,未尝怠倦。会融集诸生考论图纬③,闻玄善算,乃召见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