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平所见之友,以穷以老而遂于衰颓者,十居七八。赤豹②,君子也,久居江东,得无有陨获③之叹乎?昔在泽州,得拙诗,深有所感,复书曰:“老则息矣,能无倦哉?”此言非也。夫子“归与归与”④,未尝一日忘天下也。故君子之学,死而后已。
[注释]①选自《亭林文集》。《与人书》是一组顾炎武与友人讨论治学方法、文学、历史等的学术短札。顾炎武,明末清初思想家、文学家。②赤豹:顾炎武的朋友史可程,字赤豹。③陨获:文中指丧失志气。④归与归与:回去吧回去吧。这是孔子周游列国,晚年时想回去讲学的感叹。
【乙】送东阳马生序(节选) 宋濂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14、结合语境,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3分)
①复书曰
②未尝一日忘天下也
③媵人持汤沃灌
15、小嘉与小舟在理解《与人书》中“拙诗”一词时有了困惑,请你参与讨论。(2分)
小嘉:“得拙诗”的意思是“赤豹读了一首拙劣的诗”。
小舟,我感觉不对,“拙诗”在这里不应该这样理解。
你:是的,“拙诗”不是指“拙劣的诗”,理由是 。
16、[甲][乙]两文主旨都是劝学,两文劝说方式各有特点,请简要分析。(4分)
17、文化需要传承,读了[甲][乙]两文,你汲取了那些关于学习的有益启示?请结合文本内容和自身体验,谈谈你的阅读感悟。(4分)
答
14、①书信;②没有曾经;③热水。
15、史可程读的是顾炎武的诗。是顾炎武自谦的说法,就是让大家看自己的诗的时候,说自己的诗不太好。
16、[甲]顾炎武用孔子晚年不忘学习的例子,来劝说人们来劝说人年龄大了也需要不断地学习。【乙】宋濂则直接从自身学习经历说起,叙述自己青少年时代求学的艰难。和成年后求师学习的经历,以此勉励马生刻苦读书。
17、人要活到老学到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学习要勤奋、刻苦、专注。
郑玄以山东无足问者,乃西入关①,事扶风马融②。融门徒四百余人,升堂进者五十余生。玄在门下,三年不得见。玄日夜寻诵,未尝怠倦。会融集诸生考论图纬③,闻玄善算,乃召见 【查看全文】
2 孟子之少也,既学而归阅读答案与翻译-《列女传》孟子之少也,既学而归,孟母方绩,问曰:学何所至矣?孟子曰:自若也。孟母以刀断其织。孟子惧而问其故。孟母曰:子之废学,若我断斯织也。夫君子学以立名,问则广知,是以居 【查看全文】
3 (甲)一箪食,一豆羹(乙)君子之自行也阅读答案与翻译(甲)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 【查看全文】
4 涸泽之蛇阅读答案与翻译涸泽之蛇 泽涸①,蛇将徙②,有小蛇谓大蛇曰:子行而我随之,人以为蛇之行者耳,必有杀子者;不 如相街负我以行,人以我为神君③也。乃相衔 负以越公道④。人皆避之,曰:神君 【查看全文】
5 孙少述与王荆公交厚阅读答案与翻译①孙少述与王荆公①交厚,故荆公《别少述诗》云:子今此去来何时,后有不可谁予规②? ②及荆公当国,少述不以为意,数年不复相闻。及荆公罢相,过高沙,少述适在焉。荆公过访 【查看全文】
6 唐雎不辱使命阅读答案-2020年中考文言文唐雎不辱使命 《战国策》 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秦王不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