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贡问于孔子曰:“昔者齐君问政于夫子,夫子曰:‘政在节财。’鲁君问政于夫子,夫子曰‘政在谕臣。’叶公问政于夫子,夫子曰:‘政在悦近而来远,’三者之问一也,而夫子应之不同,然政在异端乎?”
孔子曰:“各因其事也,齐君为国,奢乎台榭,淫于苑囿,五官伎乐不解于时,一旦而赐人以千乘之家者三,故曰:政在节财。鲁君有臣三人,内比①周②以愚其君,外距诸侯之宾以蔽其明,故曰:政在谕臣。夫荆之地广而都狭,民有离心,莫安其居,故曰:政在悦近而来远。此三者所以为政殊矣。”
【注】①比:勾结。②周:结合。
1. 下列各组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然政在异端乎 渔人甚异之(陶渊明《桃花源记》)
B. 各因其事也 未若柳絮因风起(《世说新语·咏雪》)
C. 齐君为国 以顺为正者(《孟子·富贵不能淫》)
D. 淫于苑囿 躬耕于南阳(诸葛亮《出师表》)
2. 对于同一个问题,孔子的回答各不相同。他的回答对你处理事情有什么启发?
答案:
(1)D
(2)示例:这启发我在解决问题时,要结合实际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有针对性地解决。因为导致问题的原因不同,解决问题的方法也会发生变化。
【解析】
(1)本题考查一词多义。为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先翻译句子,知道句意然后再解释词语。
A.不同/对……感到惊异。
B.按照/趁,乘。
C.治理/当作。
D.介词,在。
故选:D。
(2)本题考查对内容的理解和阅读感悟。孔子对于相同的问题,针对不同的人给出了不同的答案,这启示我们要结合实际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有针对性地解决。
参考译文:
子贡问孔子说:“从前齐国国君向您询问如何治理国家,您说:‘治理国家在于节省财力。’鲁国国君向您询问如何治理国家,您说:‘治理国家在于了解大臣。’叶公向您询问如何治理国家,您说:‘治理国家在于使近处的人高兴,使远处的人前来依附。’三个人的问题是一样的,而您的回答却不同,然而治国有不同的方法吗?”
孔子说:“按照各国不同的情况来治理。齐国君主治理国家,建造很多楼台水榭,修筑很多园林宫殿,声色享乐,时时刻刻,有时一天就赏赐三个家族各一千辆战车。所以说:治理国家在于节省财力。鲁国国君有三个大臣,在朝廷内相互勾结愚弄国君,在朝廷外排斥诸侯国的宾客,遮盖他们明察的目光,所以说:治理国家在于了解大臣。楚国国土广阔而都城狭小,民众想离开那里,不安心在那里居住,所以说:治理国家在于让近处的人高兴,让远方的人来依附。这三个国家国情不同,所以施政方针也不同。”
相关阅读
1 龙井题名记阅读答案与原文翻译赏析
龙井题名记 元丰二年,中秋后一日,余自吴兴来杭,东还会稽。龙井有辨才大师,以书邀余入山。比出郭,日已夕,航湖至普宁,遇道人参寥,问龙井所遣篮舆,则曰:以不时至,去矣 【查看全文】
2 卖酒者传阅读答案与翻译-魏禧卖酒者传 魏禧 万安县有卖酒者,以善酿致富。平生不欺人,或遣童婢沽,必问:汝能饮酒否?或倾跌破瓶缶,辄家取瓶,更注酒,使持以归。由是远近称长者。 里中有数聚饮平事①不 【查看全文】
3 陈元方年十一时阅读答案与翻译陈元方 陈元方年十一时,袁公问曰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行?元方曰:老父在太丘,强者绥①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恣②其所安,久而益敬。袁公曰:孤往者尝为邺令,正行此 【查看全文】
4 【甲】出师表【乙】郑苏仙梦冥府阅读答案与翻译-2019年中考古诗鉴赏【甲】出师表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 【查看全文】
5 《曹玮用兵》阅读答案与翻译-沈括《梦溪笔谈》曹玮用兵 曹玮知镇戎军日①,尝出战小捷,虏兵②引去。玮侦虏兵去已远,乃驱所掠牛羊辎重,缓驱而还,颇失部伍③。其下忧之,言于玮曰:牛羊无用,徒縻④军。不若弃之,整众而 【查看全文】
6 【甲】孔子东游【乙】王丹麓病起畏寒阅读答案-2022年中考题【甲】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一儿曰:我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出日中则如盘盂,此不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