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宗有一骏马,特爱之,恒①于宫中养饲,无病而暴死,太宗怒养马宫人,将杀之。皇后谏曰:“昔②齐景公以马死杀人,晏子请数③其罪云:”尔养马而死,尔罪一也;使公以马杀人,百姓闻之,必怨吾君,尔罪二也;诸侯闻之,必轻④吾国,尔罪三也。‘公乃释⑤罪。陛下尝读书见此事,岂忘之邪⑥?“太宗意乃解。又谓房玄龄曰:“皇后(6)庶事(7)相启沃,极有利益尔。”(选自《贞观政要》)
注释:
1:平常
2:从前,以前
3:列举(罪状或过失)
4:轻视;看不起。
5:取消;解除。
6:曾经
7:通“耶”,语气词,相当于“吗”。
(1)本文主要写了—件什么事?(3分)
(2)皇后谏言中讲到晏子历数养马人的罪状,晏子的真正用意是什么?(4分)
(3)下列句子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恒于宫中养饲 恒:常常,平常 B.皇后谏曰 谏:进谏,规劝
C.诸侯闻之,必轻吾国 轻:轻视、瞧不起 D.极有利益尔 益:增加
(4)请将文章画线句子“使公以马杀人,百姓闻之,必怨吾君,尔罪二也。”翻译为现代汉语。(3分)
(5)这个故事中,太宗和皇后形象特点分别是怎样?(2分)
参考答案
1、宗因爱马暴死欲杀养马宫人,经皇后劝谏才改变注意。
2、景公不要杀养马宫人。
3 (2分)D【解析:“益”应为“帮助、好处”】
4 (3分)让国君因为马的缘故杀人,老百姓听说了这件事后,一定会抱怨我们的国君,这是你的第二条罪状。【关键词“使”“以”“闻”“之”译对2分,句意通顺1分】
5 (2分)太宗知错即改,善于纳谏;皇后体恤下属,善于进谏。
翻译:
唐太宗李世民有一匹非常喜欢的骏马,平常放在宫中饲养。一天,这匹骏马无缘无故突然死了。唐太宗非常生气,要杀那位养马的官人。皇后劝谏说:“以前齐景公因为马死而杀人,晏子当着齐景公的面列出养马人的罪状,说:‘你把马养死了,这是第一条罪状;你养死了马而使国君杀人,老百姓知道后,一定怨恨国君,这是你的第二条罪状;其他诸侯知道后,一定看不起我国,这是你的第三条罪状。’齐景公听后便免了养马人的罪。陛下您曾经读到过这个故事的,难道忘了吗?”唐太宗听了皇后这番话怒气就消了,他对大臣房玄龄说:“皇后用平常的故事来启发影响 我,确实很有益的。”
相关阅读
1 太宗纳谏阅读答案与原文翻译
太宗纳谏 太宗有一骏马,特爱之,恒①于宫中养饲,无病而暴死,太宗怒养马宫人,将杀之。皇后谏曰:昔②齐景公以马死杀人,晏子请数③其罪云:尔养马而死,尔罪一也;使公以马 【查看全文】
2 龙井题名记阅读答案与原文翻译赏析龙井题名记 元丰二年,中秋后一日,余自吴兴来杭,东还会稽。龙井有辨才大师,以书邀余入山。比出郭,日已夕,航湖至普宁,遇道人参寥,问龙井所遣篮舆,则曰:以不时至,去矣 【查看全文】
3 陈灌,字子将,庐陵人也阅读答案与翻译陈灌,字子将,庐陵人也。元末,世将乱,环所居筑场种树①,人莫能测。后十年,盗蜂起灌率武勇结屯林中盗不敢入一乡赖以全。太祖平武昌,灌诣军门谒见。与语奇之,擢②湖广行 【查看全文】
4 【甲】送东阳马生序【乙】予少时读书阅读答案与翻译【甲】送东阳马生序 宋濂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 【查看全文】
5 《田猎之获》阅读答案与译文-齐人有好猎者,旷日持久而不得兽田猎之获 齐人有好猎者,旷日持久而不得兽,入则愧其家室,出则愧其知友州里。惟其所以不得,则狗恶也。欲得良狗,则家贫无以。于是还疾耕,疾耕则家富,家富则有以求良狗,狗良 【查看全文】
6 愚公移山阅读答案愚公移山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