鸣机夜课图记阅读答案与原文翻译

发布时间: 2018-11-28
鸣机夜课图记
蒋士铨
记母教铨①时,膝置书,令铨坐膝下读之。母手纺绩②,口授句读③。咿唔之声,与轧轧相间。儿怠,则少加夏楚④,旋复持儿泣曰:“儿及此不学,我何以见汝父!”至夜分,寒甚,母坐于床,以被覆双足,解衣以胸温儿背,共诵之。读倦,睡母怀,俄而母摇铨曰:“醒矣!”张目视母面,泪方纵横落,铨亦泣。少间,复令读。鸡鸣方卧焉……铨终学有所成,蜚声文坛。
(选自蒋士铨《鸣机夜课图记》,有改动)
【注释】
①〔铨〕清代著名文学家蒋士铨。
②〔纺绩〕织布。
③〔句读(dòu)〕句子中间停顿的地方,泛指文章。
④〔夏(jià)楚〕责打。
【试题】
1.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来源:学.科.网]
母坐于床,以被覆双足,解衣以胸温儿背。

2.请根据文意,回答下面两个问题。
  (1)用一个四字短语给本语段加一个较恰当的标题:                  
  (2)结合全文,说说“铨亦泣”的主要原因。
【参考答案】
1. 母亲坐在床上,用被子盖着我的双脚,解开衣服用胸口暖和着我的脊背。
2.(1)严母教子、严母陪读、母陪子读。
   (2)儿子为母亲深夜陪读而感动,为自己深夜睡着惭愧而哭(儿子被母亲的做法感动而哭)。
                      
【作者介绍】
    蒋士铨(1725~1784) 清代诗人。字心馀、苕生,号藏园,又号清容居士。铅山(今属江西)人。乾隆二十二年(1757)进士,官翰林院编修。辞官后曾主持□山、崇文、安定三书院讲席。 蒋士铨是乾、嘉时期一个有影响的诗人,与袁枚、赵翼并称乾隆三大家。蒋士铨也写词和散文。此外他还是位重要的戏曲作家。

【译文】
     回忆我母亲教我的时候,她膝上放着书,叫我坐在膝下小凳子上看着书读。母亲一边手里操作,一边嘴里教我一句句念。咿咿唔唔的读书声,夹着吱吱哑哑织布声,交错在一起。我不起劲了,她就拿戒尺打我几下,打了我,又抱了我哭,说:“儿啊,你这时候不肯学习,叫我怎么去见你爸!”到半夜里,很冷,母亲坐在床上,拉起被子盖住双脚,解开自己衣服用胸口的体温暖我的背,和我一起朗读;我读得倦了,就在母亲怀里睡着了。过了一会,母亲摇我,说:“可以醒了!”我张开眼,看见母亲脸上泪流满面,我也哭起来。歇一下,再叫我读;直到头遍鸡叫,才和我一同睡了。

【简析】
    写母亲教作者读书的方式。这一部分紧扣题目“鸣机夜课”,可分三层。“记母教铨时……我何以见汝父?”为第一层,“膝置书,令铨坐膝下读之。母手任操作,口授句读”,点“鸣机”课读。“儿怠,则少加夏楚”,写课读之“严”。“旋复持儿泣”,写母亲对儿的疼爱,爱而不失其严。“怠”而“夏楚”,却又“持儿泣”,反映母亲的心理矛盾。一个“少”字,表现出作者对母亲的理解,母子深情含蕴其中。“至夜分寒甚……鸡鸣卧焉”为第二层,写深夜课读。这一层最为动人。“夜分”一语,写课读时间之久,“寒甚”二字,明课读境况之劣。在这样寒冷的深夜,母亲仍不辍教作者读书。“解衣以胸温儿背,共铨朗诵之”,慈母形象,跃然纸上,慈而不废其学。“读倦,睡母怀”,勤苦如此。不久,母亲又把作者摇醒,“铨张目视母面,泪方纵横落”,重重心事,种种情怀,全由“泪方纵横落”这五字出。“诸姨尝谓母曰……妹何托焉?”为第三层,前两层直接描写课子之严,这一层侧面描写何以严,殷殷希望,和盘托出。



相关阅读
1 王大将军起事,丞相兄弟诣阙谢阅读答案与翻译

王大将军起事①,丞相兄弟诣阙谢,周侯深忧。诸王始入,甚有忧色。丞相呼周侯曰:百口委②卿。周侯直过不应。既入,苦相存活。既释,周大说,饮酒。及出,诸王故在门。周曰: 【查看全文】

2 湖心亭看雪阅读答案与解析

湖心亭看雪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 【查看全文】

3 【甲】于是入朝见威王【乙】吏部尚书唐俭与太宗棋阅读答案与翻译

【甲】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 【查看全文】

4 [甲]余幼时即嗜学[乙] 初,权谓吕蒙曰阅读答案与翻译

[甲]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 【查看全文】

5 《咏雪》《陈太丘与友期》阅读答案解析与翻译

【甲】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 【查看全文】

6 《陋室铭》《王欢守志》阅读答案与翻译

(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