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昔在贞观之初,侧身励行,谦以受物。盖闻善必改,时有小过,引纳忠规,每听直言,喜形颜色。故凡在忠烈,咸竭其辞。自顷年①海内无虞②,远夷慑服,志意盈满,事异厥初③。高谈疾邪而喜闻顺旨之说空论忠谠④而不悦逆耳之言。私嬖⑤之径渐开,至公之道渐塞,往来行路,咸知之矣。邦之兴衰,实由斯道。为人上者,可不勉乎?
(节选自《贞观政要·卷五》)
【注释】①顷年:近年。②无虞:没有忧患,太平无事。③厥初:当初。④谠(dǎng):正直。⑤私嬖(bì):私心贪欲。
5. 下面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高谈疾邪而喜/闻顺旨之说/空论忠谠而不悦/逆耳之言
B. 高谈疾邪/而喜闻顺旨之说/空论忠谠/而不悦逆耳之言
C. 高谈疾邪而喜/闻顺旨之说/空论忠谠/而不悦逆耳之言
D. 高谈疾邪而喜闻/顺旨之说/空论忠谠而不悦/逆耳之言
6. 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
(1)此诚危急存亡之秋(__________)
(2)以光先帝遗德(___________)
(3)咸竭其辞(____________)
(4)志意盈满(___________)
7. 翻译下面句子。
(1)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2)为人上者,可不勉乎?
8. 君主治国应该具备什么条件?请结合甲乙两文内容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
5. B
6. (1). (1)确实 (2). (2)发扬光大 (3). (3)都 (4). (4)满,充满
7. (1)原来是追念先帝特殊的厚待,想要报答给陛下。 (2)作为百姓的皇帝,能不自勉吗?
8. 虚心纳谏,广开言路。甲文诸葛亮明确向后主指出,应该继承先帝广开言路的优良传统,不能“妄自菲薄”,阻塞群臣进谏之路;乙文通过今昔对比,指出“不悦逆耳之言”的严重后果是至公正直的大门日渐堵塞,国家衰微。
【解析】甲文选自:《诸葛亮集》 作者:诸葛亮 年代:三国
乙文选自:《贞观政要》) 作者:吴兢 年代:唐
5. 本题考查学生的断句能力。一般来说,主谓之间应该有停顿,领起全句的语气词后应该有停顿,几个连动的成分之间也应该有停顿。所以划分句子节奏时,除了要考虑句子的意思,还要考虑句子的结构。B项正确,可以根据句意来划分,句意为:尽管口中高谈阔论自己如何痛恨邪恶,却只喜欢听阿谀之辞,空口说倡导直言敢谏的行为,却厌恶逆耳之言。
6. 本题主要考查点是文言实词的理解。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先翻译句子,知道句意然后再解释词语,并要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平时要注意积累并识记一些常见的实词。本题需要注意的词语是:光:发扬光大。
7. 本题考查的是对文言句子的翻译。我们在翻译的过程中,只要字字对译,不丢关键字,然后语句通顺,意思明确,就可以拿满分了。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重点词语,一定要翻译到位,切忌漏翻关键词语。重点词语:殊遇:特殊的厚待。欲:想要。
点睛:文言文翻译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方法,一般要求直译。所谓直译,就是将原文中的字字句句落实到译文中,译出原文中用词造句的特点,甚至在表达方式上也要求与原文保持一致。翻译要求字字落实,译出原文用词的特点,译出原文造句的特点。
8. 本题考查的是对原文内容的理解。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原文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找出相关的语句,概括即可。结合甲乙两文可知,君主治国应该具备的条件包括:虚心纳谏,广开言路。甲文诸葛亮指出,不能“妄自菲薄”,阻塞群臣进谏之路。乙文通过今昔对比,指出“不悦逆耳之言”的严重后果是国家衰微。
甲文译文:
先帝开创的大业未完成一半却中途去世了。现在天下分为三国,益州地区民力匮乏,这确实是国家危急存亡的时期啊。不过宫廷里侍从护卫的官员不懈怠,战场上忠诚有志的将士们奋不顾身,大概是他们追念先帝对他们的特别的知遇之恩(作战的原因),想要报答在陛下您身上。(陛下)你实在应该扩大圣明的听闻,来发扬光大先帝遗留下来的美德,振奋有远大志向的人的志气,不应当随便看轻自己,说不恰当的话,以致于堵塞人们忠心地进行规劝的言路。
相关阅读
1 创鹜之报阅读答案与翻译
创鹜之报 昔皖南有一农妇,于河边拾薪,微闻禽声,似哀鸣。熟视之,乃鹜也。妇就之,见其两翅血迹斑斑,疑其受创也。妇奉之归,治之旬日,创愈。临去,频频颔之,似谢。月余, 【查看全文】
2 张岱《湖心亭看雪》袁宏道《满井游记》阅读答案与翻译[甲]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 【查看全文】
3 陈元方年十一时阅读答案与翻译陈元方 陈元方年十一时,袁公问曰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行?元方曰:老父在太丘,强者绥①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恣②其所安,久而益敬。袁公曰:孤往者尝为邺令,正行此 【查看全文】
4 上与群臣论止盗阅读答案与翻译上与群臣论止盗。或请重法以禁之,上哂之曰:民之所以为盗者,由赋繁役重,官吏贪求,饥寒切身,故不暇顾廉耻耳。朕当去奢省费轻徭薄赋选用廉吏使民衣食有馀,则自不为盗,安 【查看全文】
5 【甲】鱼,我所欲也【乙】梁惠王曰阅读答案与翻译【甲】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 【查看全文】
6 顾恺之,字长康阅读答案解析与翻译顾恺之,字长康,晋陵无锡人也。父悦之,尚书左丞。恺之博学有才气,尝为 《筝赋》成,谓人曰:吾赋之比嵇康琴,不赏者必以后出相遗,深识者亦当以高奇见贵。 恺之每食甘蔗,恒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