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①王逸少:王羲之。②孙兴公:孙绰,王羲之的朋友。③拔新领异:独出新意,标举不同见解。④隽气:指超凡脱俗、不同凡响之气概。⑤都:总。
1.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含义。(4分)
(1)殊自轻之 ( )
(2)后孙与支共载往王许 ( )
(3)后正值王当行 ( )
(4)支作数千言 ( )
2. 下列句子中,“与”字的意义和用法跟例句相同的一项是(2分)( )
例句:王都领域,不与交言
A. 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B.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C.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D. 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3. 请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君未可去,贫道与君小语。
(2)王遂披襟解带,留连不能已。
4. 王羲之对支道林的态度前后有何不同?为什么?(2分)
答
1.(1)轻视 (2)住处 (3)遇,遇上 (4)字
2. C 【解析】例句中的“与”是介词,译为“跟,同”。 A项中的 “与”是连词,译为“和”。 B项中的“与”是动词,译为“欣赏”。C项中的 “与”是介词,译为“跟,同”。 D项中的 “与”是动词,译为“给予”。故选C项。
3.(1)请您先不要走(或:离开),我要与您稍讲几句话。
(2)王羲之于是敞开衣襟,解开衣带,恋恋不舍,不忍离去(或:停止)。
4.王羲之对支道林先是轻视,后是佩服。王羲之自视才华横溢,起先看不起支道林;后来听支道林发表对《庄子·逍遥游》的见解,被他的才思文采所折服。
【参考译文】
王逸少出任会稽内史,初到任,支道林也在郡里。孙兴公对王逸少说:“支道林标新立异,胸中见解确实高妙,你想不想见他吗?”王羲之一贯傲气自负,很轻视支道林。后来孙兴公和支道林同车来到王羲之的住处,王羲之总是心存界限,不跟他交谈。不一会儿,支道林就告退了。后来正遇上王羲之要出行,车子已经在门外等着,支道林对王逸少说:“请您先不要走,我想与您稍讲几句话。”于是就谈论到《庄子·逍遥游》。支道林说了很多,才气、辞藻新奇,像繁花灿烂,交映生辉。王羲之于是敞开衣襟,解开衣带,恋恋不舍,不忍离去。
相关阅读
1 张岱《湖心亭看雪》袁宏道《满井游记》阅读答案与翻译
[甲]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 【查看全文】
2 上与群臣论止盗阅读答案与翻译上与群臣论止盗。或请重法以禁之,上哂之曰:民之所以为盗者,由赋繁役重,官吏贪求,饥寒切身,故不暇顾廉耻耳。朕当去奢省费轻徭薄赋选用廉吏使民衣食有馀,则自不为盗,安 【查看全文】
3 顾恺之,字长康阅读答案解析与翻译顾恺之,字长康,晋陵无锡人也。父悦之,尚书左丞。恺之博学有才气,尝为 《筝赋》成,谓人曰:吾赋之比嵇康琴,不赏者必以后出相遗,深识者亦当以高奇见贵。 恺之每食甘蔗,恒 【查看全文】
4 陈元方年十一时阅读答案与翻译陈元方 陈元方年十一时,袁公问曰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行?元方曰:老父在太丘,强者绥①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恣②其所安,久而益敬。袁公曰:孤往者尝为邺令,正行此 【查看全文】
5 【甲】鱼,我所欲也【乙】梁惠王曰阅读答案与翻译【甲】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 【查看全文】
6 创鹜之报阅读答案与翻译创鹜之报 昔皖南有一农妇,于河边拾薪,微闻禽声,似哀鸣。熟视之,乃鹜也。妇就之,见其两翅血迹斑斑,疑其受创也。妇奉之归,治之旬日,创愈。临去,频频颔之,似谢。月余,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