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 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 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柳宗元《小石潭记》)
【文段二】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 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6. 请用“/”画出下面句子朗读时该停顿的地方。(每句画一处)(2 分)
①其 岸 势 犬 牙 差 互 ②盖 竹 柏 影 也
7. 解释加点词。(4 分)
①日光下澈 ②悄怆幽邃
③念无与为乐者 ④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8. 翻译句子。(6 分)
(1)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3 分)
(2)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3 分)
9. 两文段都流露了复杂的思想感情,请分别从文段中找出作者情感变化的句子。(4 分)
文段一:
文段二:
答
6.(2 分)
①其岸势/犬牙差互
②盖/竹柏影也
7.(4 分) 穿过,透;深远;想,念头 ;只,仅
8.(6 分)
(1)向小石潭的西南方望去,(看到溪流)像北斗七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 行,时隐时现。
(2)怀民也没有睡觉,我们一起在庭院中散步。
9.(4 分)
文段一:心乐之(似与游者相乐)——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文段二:欣然起行——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相关阅读
1 顾恺之,字长康阅读答案解析与翻译
顾恺之,字长康,晋陵无锡人也。父悦之,尚书左丞。恺之博学有才气,尝为 《筝赋》成,谓人曰:吾赋之比嵇康琴,不赏者必以后出相遗,深识者亦当以高奇见贵。 恺之每食甘蔗,恒 【查看全文】
2 陈元方年十一时阅读答案与翻译陈元方 陈元方年十一时,袁公问曰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行?元方曰:老父在太丘,强者绥①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恣②其所安,久而益敬。袁公曰:孤往者尝为邺令,正行此 【查看全文】
3 上与群臣论止盗阅读答案与翻译上与群臣论止盗。或请重法以禁之,上哂之曰:民之所以为盗者,由赋繁役重,官吏贪求,饥寒切身,故不暇顾廉耻耳。朕当去奢省费轻徭薄赋选用廉吏使民衣食有馀,则自不为盗,安 【查看全文】
4 【甲】鱼,我所欲也【乙】梁惠王曰阅读答案与翻译【甲】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 【查看全文】
5 创鹜之报阅读答案与翻译创鹜之报 昔皖南有一农妇,于河边拾薪,微闻禽声,似哀鸣。熟视之,乃鹜也。妇就之,见其两翅血迹斑斑,疑其受创也。妇奉之归,治之旬日,创愈。临去,频频颔之,似谢。月余, 【查看全文】
6 张岱《湖心亭看雪》袁宏道《满井游记》阅读答案与翻译[甲]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