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观月记(节选)
张孝祥
盖余以八月之望过洞庭,天无纤云,月白如昼。沙当洞庭青草之中,其高十仞,四环之水,近者犹数百里。余系船其下,尽却①童隶②而登焉。沙之色正黄③,与月相夺; 水如玉盘,沙如金积,光采激射,体寒目眩。阆风、瑶台、广寒之宫,虽未尝身至其地,当亦如是而止耳。盖中秋之月,临水之观,独往而远人,于是为备。书以为金沙堆观月记。
(有删改)
【注释】①尽却:全部退去。②童隶:书僮仆役。③正黄:纯黄
(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字词。
①怀民亦未寝 寝: 睡,卧
②水中藻、荇交横 交横: 交错纵横
③四环之水 环: 环绕
④临水之观 观: 观赏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3)两文都写到了月亮,【甲】文写月的句子是“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乙】文写月的句子是“ 月白如昼 ”,都突出了月亮的 澄澈明净 特点。
(4)在写景的同时,两文都抒发了作者的感情,请品味下列句子表达的情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答案:
(1)①睡,卧;②交错纵横;③环绕;④观赏。
(2)月色洒满庭院,如同积水充满院落,清澈透明,水中的水草、荇菜交叉错杂,原来是竹子和柏树的影子。
(3)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月白如昼; 澄澈明净
(4)被贬的凄凉,人生的感慨,漫步的悠闲,对月下美景的赞叹。
【解答】
(1)本题考查重点文言实词的意义。解答此类题目时,应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含义。然后根据句子的意思推断词语的意思。
①句意为:怀民也没有睡。寝:睡,卧。
②句意为:水中的水藻、荇菜纵横交错。交横:交错纵横。
③句意为:四面绿水环绕。环:环绕。
④句意为:靠近有水的地方去观赏。观:观赏。
(2)本题考查文中重点句子的翻译。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
句中重点词有:如,像;空明,透明清澈;交横,交杂相错;盖,原来;句子翻译为:月色洒满庭院,如同积水充满院落,清澈透明,水中的水草、荇菜交叉错杂,原来是竹子和柏树的影子。
(3)本题考查对文言文文本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能力。解答时,需要通晓全文大意,理解相关语句,分析其含义及其在文中的作用。
【甲】文写月的句子: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从侧面写月光的澄澈明净;【乙】文写月的句子:月白如昼。从正面写月光的澄澈明净。
(4)本题考查概括作者情感的能力,注意抓住文中的关键句和写作背景分析。甲文抓住文中“何夜无月?何处无松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乙写作背景:被贬黄州,可知甲文表现了作者欣赏美景的愉悦、闲适之情和被贬之后的抑郁悲凉之情。
参考译文:
【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晚(或公元1083年十月十二日夜,可不译),(我)脱下衣服准备睡觉时,恰好看见月光照在门上,(于是我就)高兴地起床出门散步。想到没有和我一起游乐的人,于是(我)前往承天寺寻找张怀民。怀民也没有睡,我们便一同在庭院中散步。月光照在庭院里像积满了清水一样澄澈透明,水中的水藻、荇菜纵横交错,原来是竹子和柏树的影子。哪一个夜晚没有月光?(又有)哪个地方没有竹子和柏树呢?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个这样清闲的人罢了。
【乙】我大约在八月的时候去看过洞庭,天上没有一点云彩,月光明亮如同白昼。金沙滩正好位于洞庭湖内,整个沙洲青草葱茏,高有十仞,四面绿水环绕,最近的陆地离这里也有几百里。我把船停靠在岸边,系在沙洲下面,让书童仆役全部退去,然后徒步向上攀登。只见沙洲上的沙子一片金黄,和月光争辉;这时候,湖面犹如玉盘,地上的沙子宛若堆积的黄金,光芒四射。微风吹过,顿感一阵凉意,似觉眼花,仿佛到了仙境。即使没有曾经亲身到达那里,应该也不过如此而已吧。看样子赏月之至,中秋,临水,独往,去人远,在这里全都完备了啊!特写此文以记述金沙堆观月情景。
相关阅读
1 张岱《湖心亭看雪》袁宏道《满井游记》阅读答案与翻译
[甲]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 【查看全文】
2 上与群臣论止盗阅读答案与翻译上与群臣论止盗。或请重法以禁之,上哂之曰:民之所以为盗者,由赋繁役重,官吏贪求,饥寒切身,故不暇顾廉耻耳。朕当去奢省费轻徭薄赋选用廉吏使民衣食有馀,则自不为盗,安 【查看全文】
3 创鹜之报阅读答案与翻译创鹜之报 昔皖南有一农妇,于河边拾薪,微闻禽声,似哀鸣。熟视之,乃鹜也。妇就之,见其两翅血迹斑斑,疑其受创也。妇奉之归,治之旬日,创愈。临去,频频颔之,似谢。月余, 【查看全文】
4 顾恺之,字长康阅读答案解析与翻译顾恺之,字长康,晋陵无锡人也。父悦之,尚书左丞。恺之博学有才气,尝为 《筝赋》成,谓人曰:吾赋之比嵇康琴,不赏者必以后出相遗,深识者亦当以高奇见贵。 恺之每食甘蔗,恒 【查看全文】
5 【甲】鱼,我所欲也【乙】梁惠王曰阅读答案与翻译【甲】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 【查看全文】
6 陈元方年十一时阅读答案与翻译陈元方 陈元方年十一时,袁公问曰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行?元方曰:老父在太丘,强者绥①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恣②其所安,久而益敬。袁公曰:孤往者尝为邺令,正行此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