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浪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狼》)
【乙】王武子善解马性。尝乘一马,著连钱①障泥②,前有水,终日不肯渡。王云:“此必是惜障泥。”使人解去,便径渡。
(选自《世说新语·术解第二十》)
【注】①连钱:一种花饰,像钱纹。②障泥:垫马鞍的垫子,下垂至马腹,用来挡泥水。
14.请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5分)
(1)止有剩骨 止:_ (2)并驱如故 驱:_
(3)弛担持刀 弛:_ (4)意将隧入 意:_
(5)尝乘一马 尝:_
15.请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2)使人解去,便径渡。
16.按要求填写句子。(2分)
(1)【甲】文中,揭示主旨的句子是。
(1)【乙】文中,中心句子是。
17.【甲】文的狼与人是敌对的,【乙】文中的马与人是亲善的,分别表现在什么地方?(4分)
答
14.(1)仅,只(2)追随,追赶(3)解除,卸下(4)想,打算(5)曾经(5分,每小题1分)
15.(1)(屠户)才明白之前的狼假装睡觉,原来是用来诱惑敌人的。(2分)
(2)叫人解下垫子,马就径直渡过去了。(2分)
16.(1)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1分)
(2)王武子善解马性(1分)
17.【甲】文中的两狼吃完屠户给的骨头后贪得无厌,还要吃屠户本
人;【乙】文中的马,不肯涉水,是怕水浸坏背上的垫子。(4分)
【乙】文参考译文:
王武子善于了解马的脾性。他曾经骑马外出,马背上盖着连钱纹饰的垫子,碰到前面有条河,马整天不肯渡过去。王武子说:“这一定是(马)舍不得弄坏垫子。”叫人解下垫子,马就径直渡过去了。
相关阅读
1 顾恺之,字长康阅读答案解析与翻译
顾恺之,字长康,晋陵无锡人也。父悦之,尚书左丞。恺之博学有才气,尝为 《筝赋》成,谓人曰:吾赋之比嵇康琴,不赏者必以后出相遗,深识者亦当以高奇见贵。 恺之每食甘蔗,恒 【查看全文】
2 创鹜之报阅读答案与翻译创鹜之报 昔皖南有一农妇,于河边拾薪,微闻禽声,似哀鸣。熟视之,乃鹜也。妇就之,见其两翅血迹斑斑,疑其受创也。妇奉之归,治之旬日,创愈。临去,频频颔之,似谢。月余, 【查看全文】
3 【甲】鱼,我所欲也【乙】梁惠王曰阅读答案与翻译【甲】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 【查看全文】
4 上与群臣论止盗阅读答案与翻译上与群臣论止盗。或请重法以禁之,上哂之曰:民之所以为盗者,由赋繁役重,官吏贪求,饥寒切身,故不暇顾廉耻耳。朕当去奢省费轻徭薄赋选用廉吏使民衣食有馀,则自不为盗,安 【查看全文】
5 陈元方年十一时阅读答案与翻译陈元方 陈元方年十一时,袁公问曰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行?元方曰:老父在太丘,强者绥①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恣②其所安,久而益敬。袁公曰:孤往者尝为邺令,正行此 【查看全文】
6 张岱《湖心亭看雪》袁宏道《满井游记》阅读答案与翻译[甲]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