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选自周敦颐《爱莲说》)
【乙】见夫幽姿劝质①,凌厉风霜,则思淬厉节操②,处艰瘁而不屈。见夫黄而不杂,得土之中,则思正色独立,使君子有所敬,而小人有所畏。见夫早培晚盛,不竞不争,则思居谦处让,退可以无咎,而进为有悔③。见夫味甘而气馨,品高而性介,则思蓄用以待时,洁身而处俗,不与黄茅白苇俱出于斯世。
(节选自戴良《爱菊说》)
【注】①幽姿劝质:隐而不露的姿态、刚劲不阿的气质。②淬厉节操:磨砺自己的节操。③有悔:有所悔恨。
13.请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5分)
(1)出淤泥而不染 染: (2)濯清涟而不妖 濯:
(3)亭亭净植 植: (4)使君子有所敬 敬:
(5)见夫味甘而气馨 馨:
14.请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2)则思居谦处让,退可以无咎,而进为有悔。
15.【甲】文写莲花不同流合污的句子是“”,【乙】文段写菊花有类似品质的句子是“”。(用原文语句回答)(2分)
16.古人往往借助外物表达自己的理想情怀。【甲】【乙】两文段分别借“莲”和“菊”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怀?(4分)
答
13.(1)沾染(污秽)(2)洗(3)竖立(4)敬仰(5)芳馨(5分,每小题1分)
14.(1)水中、陆地上、草本、木本的花,值得喜爱的非常多。(2分)
(2)就想到(自己也要使)行为举止谦虚礼让,谦退可以没有过失,进用会有所悔恨。(2分)
15.出淤泥而不染 黄而不杂,得土之中(2分,每空1分)
16.【甲】文段:对君子不同流合污、庄重、质朴、正直品质的赞美和追求。【乙】文段:以菊为友,从菊的不同特点联想到人格修养,并经常对照菊花反省自己(或“对品高性介、洁身自好品德的追求”)。(4分,每点2分)
【乙】文参考译文:
看见菊花那隐而不露的姿态、刚劲不阿的气质,迎风傲霜,就想到磨砺自己的节操,身处艰难困苦而不屈服;看见菊花开得纯净金黄毫无杂质,即便是长于泥土,就想到要保持纯正的本色,坚守自我,让君子(对自己)有所敬仰,让小人(对自己)有所畏惧;看见菊花早上被培土晚上盛开,不(与其他花)竞争,就想到(自己也要使)行为举止谦虚礼让,谦退可以没有过失,进用会有所悔恨;闻到菊花那甘甜的味道,芳馨的气息,看到菊花那高洁的品质,耿介的性情,就想到自己也要积蓄力量等待时机,生活在俗世之中洁身自好,不与平凡庸常之辈在这世上为伍。
相关阅读
1 【甲】鱼,我所欲也【乙】梁惠王曰阅读答案与翻译
【甲】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 【查看全文】
2 上与群臣论止盗阅读答案与翻译上与群臣论止盗。或请重法以禁之,上哂之曰:民之所以为盗者,由赋繁役重,官吏贪求,饥寒切身,故不暇顾廉耻耳。朕当去奢省费轻徭薄赋选用廉吏使民衣食有馀,则自不为盗,安 【查看全文】
3 顾恺之,字长康阅读答案解析与翻译顾恺之,字长康,晋陵无锡人也。父悦之,尚书左丞。恺之博学有才气,尝为 《筝赋》成,谓人曰:吾赋之比嵇康琴,不赏者必以后出相遗,深识者亦当以高奇见贵。 恺之每食甘蔗,恒 【查看全文】
4 陈元方年十一时阅读答案与翻译陈元方 陈元方年十一时,袁公问曰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行?元方曰:老父在太丘,强者绥①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恣②其所安,久而益敬。袁公曰:孤往者尝为邺令,正行此 【查看全文】
5 张岱《湖心亭看雪》袁宏道《满井游记》阅读答案与翻译[甲]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 【查看全文】
6 创鹜之报阅读答案与翻译创鹜之报 昔皖南有一农妇,于河边拾薪,微闻禽声,似哀鸣。熟视之,乃鹜也。妇就之,见其两翅血迹斑斑,疑其受创也。妇奉之归,治之旬日,创愈。临去,频频颔之,似谢。月余,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