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论语·述而》)

发布时间: 2023-05-09
(1)下面这则语录中“愤”“悱”是一种怎样的状态?本则语录所蕴含的教育方式和学习方法分别是什么?(4分)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论语·述而》)
(2)上述教育方式和学习方法在具体的教学场景中是如何体现的?从下列语录中任选一条加以阐述。
①子夏【1】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
(《论语·八佾》)
②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问知。子曰:“知人。”樊迟未达。子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樊迟退,见子夏曰:“乡也吾见于夫子而问知,子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何谓也?”子夏曰:“富哉言乎!舜有天下,选于众,举皋陶,不仁者远矣。汤有天下,选于众,举伊尹,不仁者远矣。”
(《论语·颜渊》)
注释:【1】子夏:名商。

(1)(4分)参考答案:
①“愤”“悱”是指学习者迫切想要弄明白一件事,但尚未懂得或还不能有效表达的状态。
②教育方式:启发式教育        学习方法:主动思考、举一反三
【评分参考】①②各2分。意思对即可。如答其他,合理亦可。
(2)(6分)答案示例:
①子夏学习《诗》时产生困惑,处于“愤”“悱”的状态,向老师求教,孔子即以绘画的道理启发他思考,解决了这个问题,体现了孔子善于适时引导启发的教育方式。
②子夏学《诗》时主动思考,发现了“素以为绚”难以理解之处,在孔子“绘事后素”的启发下明白了这句话的内涵,并由此及彼领悟了“礼”后于“仁”的道理,体现了主动思考、举一反三的学习方法。
【评分参考】①2分,②4分。意思对即可。

参考译文:
(1)孔子说:“教导学生,不到他冥思苦想仍不得其解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说却说不出来的时候,不去启发他。给他指出一个方面,如果他不能由此推知其他三个方面,就不再教他了。”
(2)①子夏问道:“轻盈的笑脸多美呀,黑白分明的眼睛多媚呀,好像在洁白的质地上画着美丽的图案呀。’这几句诗是什么意思呢?”孔子说:“先有白色底子,然后在上面画画。”子夏说:“这么说礼仪是在有了仁德之心之后才产生的了?”孔子说:“能够发挥我的思想的是卜商啊!可以开始和你谈论《诗经》了。”
②樊迟问什么是仁,孔子说:“爱人。”樊迟又问什么是智,孔子说:“善于知人。”樊迟没有完全理解。孔子说:“把正直的人提拔上来,使他们的位置在不正直的人上面,就能使不正直的人变正直。”樊迟退了出来,见到子夏,说:“刚才我去见老师,问他什么是智,他说:‘把正直的人提拔上来,使他们的位置在不正直的人上面’,这是什么意思?”子夏说道:“这是涵义多么丰富的话呀!舜有了天下,在众人中选拔人才,把皋陶提拔了起来,不仁的人就远远地离开了。汤得了天下,也从众人中选拔人才,把伊尹提拔起来,那些不仁的人就远远离开了。”



相关阅读
1 《送东阳马生序》中表现心有所乐而不知生活之窘的语句是

(1)《登飞来峰》中,表现王安石变法革新的远大抱负和大无畏精神的诗句是: , 。 (2)《桃花源记》描绘的小农社会,体现老老少少生活安康、心情舒畅的语句是: , 。 (3)鲁 【查看全文】

2 “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在《论语·颜渊》中,孔子指出要达到“仁”之境界是不可能依赖他

(1)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在《论语颜渊》中,孔子指出要达到仁之境界是不可能依赖他人的,因而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在《论语泰伯》中,曾子延续老师的理念,他说________________ 【查看全文】

3 荀子在《劝学》中以“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为喻,引出“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1)荀子在《劝学》中以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为喻,引出 , 的结论,点明了反省的重要意义。 (2)杜牧在《阿房宫赋》中用 , 两句描写了秦人对从六国剽掠而来的珍宝不知珍惜 【查看全文】

4 《赤壁赋》中,苏轼认为天地万物都各有自己的归属,那么

(1)《次北固山下》在描写景物、时令之中,蕴含时序交替之理趣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赤壁赋》中,苏轼认为天地万物都各有自己的归属,那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全文】

5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阅读答案与翻译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论语学而》)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 【查看全文】

6 坚守自己的精神家园,不忘初心,方能在困境中收获内心的平静。对此,中国的传统经典多有

(1)水石相击的自然奇景最震撼人心,如描写蜀道上水石激荡、山谷轰鸣惊险场景的 , (李白《蜀道难》),描写黄州赤壁旁汹涌澎湃水势的 ,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这些诗句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