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里仁》)

发布时间: 2023-05-14
阅读下面《论语》中的文字,回答问题。(共10分)

①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里仁》)

②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里仁》)

③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雍也》)

④宰我问曰:“仁者,虽告之曰:‘井有仁焉。’其从之也?”子曰:“何为其然也?君子可逝也,不可陷也;可欺也,不可罔也。”(《雍也》)

⑤子曰:“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子贡曰:“夫子自道也。”(《宪问》)

(1)对于第①则的“里”,有人认为其意为“居住”,有人认为其意为“居住在……的地方”。请根据这两种不同理解,分别解释“里仁为美”的意思。(2分)

(2)请简要分析第④则中“仁者”的表现。(4分)

(3)请根据第①②③⑤四则,概括孔子对仁者和知者的看法。(4分)



(1)(2分)
参考答案:
①以仁为人心的安居之地是好事。
②居住在有仁厚之风的地方是好事。
【评分细则:写准1种句意,得1分;写准2种句意,得2分;意思对即可得分。】
(2)(4分)
要点:
①仁者有爱心,因为他听说井中有人后,会前去了解情况;如果井中真的有人需要援救,他会尽力去救。
②仁者有智慧,因为他听说井中有人后,会受到欺骗,但能辨别真伪,不会糊里糊涂地让自己被陷害。
【评分细则:答出1条,得2分;答出2条,得4分;共4分;意思对或言之成理均可得分。】
(3)(4分)
要点:
①仁者以仁德为立身的根本,知者以仁德为立身的选择。
②仁者因具备仁德而安心,知者因追求仁德而得利。
③仁者像山,厚重而宽容,沉稳而宁静,其美德长留于人心;知者像水,通达事理,敏捷灵活,常有安乐的心态。
④仁者关爱他人,不会为私利而忧虑不安;知者通晓道义,不会被迷惑。
【评分细则:答出1条,得1分;答出4条,得4分;共4分;意思对或言之成理均可得分。】

《论语》选文参考译文
①孔子说:“以仁为人心的安居之地是好事,不选择以仁为内心的安居之地,怎么能说有智慧!”(《里仁》)
②孔子说:“没有仁德的人,将不能长时间处于穷困之中,不能长时间处于逸乐之中。有仁德的人安于仁德,有智慧的人缘于仁德而获利。”(《里仁》)
③孔子说:“有智慧的人喜爱水,有仁德的人喜爱山。有智慧的人灵动,有仁德的人沉静。有智慧的人会拥有安乐的心态,有仁德的人其美德长留于人心。”(《雍也》)
④宰我询问孔子:“有仁德的人,告诉他说:‘井里有人。’他会跟着跳到井里吗?”孔子说:“为什么他要这样呢?君子可以前往救人,不会自己跳到井里;君子可以被人用冠冕堂皇的理由欺骗,但是不会糊里糊涂地让自己被陷害。”(《雍也》)
⑤孔子说:“君子有三项道德修养,我没能做到。有仁德的人关爱他人,不会为私利而忧虑不安;有智慧的人通晓道义,不会被迷惑;勇敢的人依道而行,不会畏惧。”子贡曰:“这是夫子在勉励自己啊!”(《宪问》)



相关阅读
1 《送东阳马生序》中表现心有所乐而不知生活之窘的语句是

(1)《登飞来峰》中,表现王安石变法革新的远大抱负和大无畏精神的诗句是: , 。 (2)《桃花源记》描绘的小农社会,体现老老少少生活安康、心情舒畅的语句是: , 。 (3)鲁 【查看全文】

2 《赤壁赋》中,苏轼认为天地万物都各有自己的归属,那么

(1)《次北固山下》在描写景物、时令之中,蕴含时序交替之理趣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赤壁赋》中,苏轼认为天地万物都各有自己的归属,那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全文】

3 荀子在《劝学》中以“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为喻,引出“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1)荀子在《劝学》中以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为喻,引出 , 的结论,点明了反省的重要意义。 (2)杜牧在《阿房宫赋》中用 , 两句描写了秦人对从六国剽掠而来的珍宝不知珍惜 【查看全文】

4 坚守自己的精神家园,不忘初心,方能在困境中收获内心的平静。对此,中国的传统经典多有

(1)水石相击的自然奇景最震撼人心,如描写蜀道上水石激荡、山谷轰鸣惊险场景的 , (李白《蜀道难》),描写黄州赤壁旁汹涌澎湃水势的 ,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这些诗句 【查看全文】

5 “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在《论语·颜渊》中,孔子指出要达到“仁”之境界是不可能依赖他

(1)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在《论语颜渊》中,孔子指出要达到仁之境界是不可能依赖他人的,因而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在《论语泰伯》中,曾子延续老师的理念,他说________________ 【查看全文】

6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阅读答案与翻译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论语学而》)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