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康子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政者,正也。子帅【1】以正,孰敢不正?”

发布时间: 2022-04-15
阅读下面《论语》中的文字,回答问题。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政者,正也。子帅【1】以正,孰敢不正?”(《颜渊》)
子路曰:“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子曰:“野哉,由也!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2】也。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子路》)
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子路》)
子曰:“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子路》)
注:【1】帅:通“率”,率领。【2】阙如:存疑。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含义。(2分)
①无所苟而已矣
②苟正其身矣
(2)请写出一个出自第二则语录中的成语。(2分)
(3)请概括孔子关于“政”与“正”的认识。(6分)


(1)①苟且,马马虎虎(1分)
②如果,假如(1分)
(2)【参考】名正言顺,或名不正言不顺、手足无措。(2分)
(3)【参考】孔子认为“为政”就是正确、公正;(2分)执政者就要以身作则,给民众做榜样;(2分)
如果执政者不能以身作则,就会导致国家政令不通;(1分)
要“正名”把各自的身份角色确立起来,明确职责,这样社会才能正常运转。


【翻译】
季康子向孔子询问为政方面的事,孔子回答说:“‘政’的意思就是端正,您自己先做到端正,谁还敢不端正?”

子路说:“卫国国君要您去治理国家,您打算先从哪些事情做起呢?”孔子说:“首先必须先正名分。”子路说:“有这样做的吗?您真是太迂腐了。这名怎么正呢?”孔子说:“仲由,真粗野啊。君子对于他所不知道的事情,总是采取存疑的态度。名分不正,说起话来就不顺当合理,说话不顺当合理,事情就办不成。事情办不成,礼乐也就不能兴盛。礼乐不能兴盛,刑罚的执行就不会得当。刑罚不得当,百姓就不知怎么办好。所以,君子一定要定下一个名分,必须能够说得明白,说出来一定能够行得通。君子对于自己的言行,是从不马虎对待的。”

孔子说:“(作为管理者)如果自身行为端正,不用发布命令,事情也能推行得通;如果本身不端正,就是发布了命令,百姓也不会听从。”



相关阅读
1 《陋室铭》中“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句体现了陋室环境的宁静、雅致,令人心旷神怡

(1)《陋室铭》中 , 句体现了陋室环境的宁静、雅致,令人心旷神怡。 (2)《《曹刿论战》中,体现了曹刿注意细节的语句是 , 。 (3)我们常常借用北宋文学家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 , 【查看全文】

2 范仲淹《岳阳楼记》中交代滕子京在担任巴陵郡太守的第二年决定重修岳阳楼的背景

(1)《邹忌讽齐王纳谏》记载,齐威王在听了邹忌的劝谏之后,大加赞赏,下令广开言路,分等赏赐。其中 , 可以受到下等赏赐。 (2)诸葛亮在《出师表》中追忆自己早年曾躬耕于南 【查看全文】

3 庄子善于用形象的比喻来描摹事物,《逍遥游》中描写大鹏翅膀的比喻句是

(1)庄子善于用形象的比喻来描摹事物,《逍遥游》中描写大鹏翅膀的比喻句是____________,描写大鹏上升状态的比喻句是____________。 (2)屈原《离骚》中写以荷叶莲花为衣裳,运用了 【查看全文】

4 子曰:“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述而》)

阅读下面《论语》中的文字,回答问题。 子曰:主忠信,毋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子罕》) 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 【查看全文】

5 <《论语》十二章>中孔子认为只有胸怀宽广、意志坚定,从而承担责任,践行使命的人才能称为

(1)《论语》十二章中孔子认为只有胸怀宽广、意志坚定,从而承担责任,践行使命的人才能称为士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大学之道》中,对所有人提出个人修养 【查看全文】

6 姚鼐《登泰山记》中,表现因气候恶劣而难以攀登的句子是

(1) 《桂枝香金陵怀古》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用比喻手法展现了一幅壮观的金陵江山图。 (2) 姚鼐《登泰山记》中,表现因气候恶劣而难以攀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