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一:(洪武二年)三月癸卯,常遇春 文本二:谷应泰曰:高帝起淮右布衣

发布时间: 2023-06-01
文本一
(洪武二年)三月癸卯,常遇春、冯宗异等帅师炎陕西,进克凤翔。初,李思齐之奔凤翔也,上以书谕之曰:“前者遣使通问至今未还岂所使非人忤足下而留之与抑元使适至不能隐而杀之若然亦时势之常。大丈夫当磊磊落落,岂以小嫌介意哉!朕知足下凤翔不守,则必深入沙漠,以图后举。然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倘中原相从之众,以塞地荒凉,一旦变生肘腋,妻学不能相保矣。且足下本汝南之英,祖宗坟墓所在,深思远虑,独不及此乎?“思齐得书,有降意。丁丑,冯宗异师至临兆,李思齐穷迫,举城降。临兆捷奏至,上览毕,即遣使谕徐达曰:“李思齐既降,宜进攻庆阳、宁夏。张思道兄弟多诈,若未降,当审处之,勿堕其计也。”辛丑,元将张良臣以庆阳降。初,张思道在庆阳,闻王师克临兆,惧走宁夏,而使其弟张良臣、平章姚晖守庆阳。思道至宁夏,与金牌张等俱为扩廓帖木儿所执。良臣以其兄被执,遂以城降。戊申,良臣复据庆阳叛。达闻,语诸将曰:"帝明见万里外,今日之事,果如前言。然良臣之叛,祗取灭亡耳,当与诸公戮力剪之。“秋七月辛亥,宗异复与徐达谋曰:"今大军围庆阳,张良臣虽困,未能遽下。王保保欲为良臣声援,故令札儿攻原州,欲以救庆阳。请得移军逼关,以扼原州,彼无所施矣。”达然之,宗异遂以其军西临驿马关,去庆阳三十里而军。八月癸未,徐达克庆阳,良臣父子俱投井中,引出斩之。
(节选自《明史纪事本末·略定秦晋》)
文本二
谷应泰曰:高帝起淮右布衣,定鼎金陵,削平吴汉,奄有荆楚。固已志清中原之民,气吞大河之北矣。盖论事者动言高皇之英武,而不知平生之谨慎也。
(节选自《明史纪事本末·北伐中原》)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前者遣使通问至今/未还/岂所使非人/忤足下而留之与/抑元使适至/不能隐而杀之/若然亦时势之常
B.前者遣使通问/至今未还/岂所使非人/忤足下而留之与/抑元使适至/不能隐而杀之/若然/亦时势之常
c.前者遣使通问/至今未还/岂所使非人/忤足下而留之与/抑元使/适至不能隐而杀之/若然亦时势之常
D.前者遣使通问至今/未还/岂所使非人/忤足下而留之与/抑元使/适至不能隐而杀之/若然/亦时势之常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帅师发陕西”的“发”是进发,与《赤壁怀古》中“雄姿英发”的“发“意思不同。
B.“足下”,下称上或同辈相称的敬词,高帝在信中用“足下”表达了对李思齐的尊重。
C.“遣使谕徐达”的“谕”指皇帝对下告知,和诏、诰、敕等均特指皇帝的命令。
D.“当审处之”的“审”指审慎,与《归去来兮辞》中“审容膝之易安”的"审“意思相同。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李思齐逃奔到风翔后,皇上写书信对其进行晓谕,李思齐得到书信后,产生了投降的念头。
B.张思道逃往宁夏后,被扩廓帖木儿逮捕,张良臣因此献城投降,但是不久便据城发动叛乱。
C.冯宗异认为,庆阳城不能在短时间内攻克,为了阻止元廷进行救援,应当转移军队扼守原州。
D.谷应泰认为高帝英明神武,具有安定中原百姓的志向,吞并黄河以北的恢弘气势。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达然之,宗异遂以其军西临驿马关,去庆阳三十里而军。
(2)高帝起淮右布衣,定鼎金陵,削平吴汉,奄有荆楚。
14.文本二中,谷应泰评价高帝“平生”“谨慎”,“高帝”即文本一中的“上”,请结合文本一中的一处事例分析高帝的这一特点。(3分)


10.B
11.D(“当审处之”中的“审”是审慎,“审容膝之易安”中的“审”是深知)
12.D(说高帝英明神武的,是那些议论政事的人))
13.(1)徐达认为冯宗异的意见正确,冯宗异便率领他的军队向西临近驿马关,距离庆阳三十里驻军。
(2)高帝自淮西以平民身份起事,在金陵定都建国,平定吴汉地区,占领荆楚全部的土地。
14.高帝具有先见之明,事先预见张思道兄弟叛乱,可见思虑之谨慎。



相关阅读
1 圬之为技,贱且劳者也阅读答案与翻译-《昌黎先生集》

圬①之为技,贱且劳者也。有业之,其色若自得者。听其言,约而尽。问之,王其姓,承福其名。世为京兆长安农夫。天宝之乱,发人为兵,持弓矢十三年。有官勋,弃之来归。丧其土 【查看全文】

2 亮答曰: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 阅读答案-2019年中考文言文

亮答曰: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 【查看全文】

3 劳于读书逸于作文原文_文言文劳于读书逸于作文

文言文《劳于读书逸于作文》选自初中文言文大全,其古诗原文如下: 【原文】 读书如同销铜,聚铜入炉,大鞴扇之,不销不止,极用费力。作文如铸器,铜既销矣,随模铸器,一冶 【查看全文】

4 留耕堂记阅读答案与翻译-(宋)叶适,但存方寸地,留与子孙耕

留耕堂记 (宋)叶适 ①但存方寸地,留与子孙耕。余孩稚时,闻田野传诵,已识其趣;出游四方,所至闾巷无不道此相训切。今葛君自得遂取□名堂,盖其词意质而劝戒深,殆非文于言 【查看全文】

5 六一泉铭并序阅读答案-苏轼

六一泉铭并叙 [北宋] 苏轼 予昔通守钱塘①,见公②于汝阴而南,公曰:西湖僧惠勤③甚文,而长于诗。吾昔为《山中乐》三章以赠之。予到官三日,访勤于孤山之下,抵掌④而论人物, 【查看全文】

6 醒心亭记阅读答案与翻译-曾巩

醒心亭记 曾巩 ①滁州之西南,泉水之涯,欧阳公作州之二年,构亭曰丰乐,自为记,以见其名义。既又直丰乐之东,几百步,得山之高,构亭曰醒心,使巩记之。 ②凡公与州宾客者游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