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巩
柳开字仲涂,大名人,初名肩愈。父承翰,仕至监察御史。开幼警悟豪勇,父显德末为南乐县令,有盗入其家众不敢动开十三岁亟取剑逐之盗踰垣开挥刃断其二足指。及就学,讲说能究经旨,开宝六年登进士第,官至如京使。知忻州,徙沧州,未至卒,年五十四。子涉迁居荆南,仕为隍城使。
有赵生者得韩愈文数十篇,未达,乃携以示开。开一见遂知为文之趣,自是属辞必法韩、柳,盖慕之也。著书号东郊野夫,又号补亡先生,作二传以见其意。开垂绝,语门人张景曰:“吾十年著一书,可行于世。”景为名之曰《默书》,辞意稍隐,读难遽晓。开尚气自任,不顾小节,所与交者必时之豪俊。太宗征河东,开从驾督粮,适常、润有寇,遂选开知常州。开至治所,招降群盗,以俸赏之,又解衣与盗酋,置之左右。或谓不可,开曰:“彼失所则盗,不而则吾民也。今推以赤心,夫岂不怀!始惧死,故假息锋刃之下。”未半岁,境内辑宁。
诏徙全州,州西有溪洞蛮粟氏久为边患,朝廷设七寨不能御。开至,选勇辩吏往说之,不逾月,携老幼至州。开赋其居业,作《时鉴》篇,刻石戒之。遣其酋赴阙,授州上佐,边患遂息,诏赐开缗钱三十万。知环州,为理互市不直者,戎落悦服,徙知邠州。真宗即位,迁如京使,上书言时政,上嘉纳之。又徙代州,葺城垒战具,诸将沮议,因谓其从子浩曰:“寇殆将至,诸将见嫉,一旦寇至,必危我矣!”即丐小郡,得忻州。是秋虏果犯塞。
(选自《柳开集》,有删节)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有盗入/其家众不敢动开/十三岁亟取剑逐之盗/踰垣开挥刃/断其二足指
B.有盗入其家/众不敢动/开十三岁/亟取剑逐之盗/踰垣开挥刃/断其二足指
C.有盗入其家/众不敢动/开十三岁/亟取剑逐之/盗踰垣/开挥刃断其二足指
D.有盗入/其家众不敢动开/十三岁亟取剑/逐之盗踰垣/开挥刃断其二足指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经:指儒家经典著作,“六经”即《诗经》《尚书》《礼记》《易经》《论语》《春秋》。
B.门人:原指守门人,又指门客、门生,此处指门生,古人亲授业者称弟子,转相授者称门人。
C.河东:古地区名。黄河流经山西省境,自北而南,故称山西省境内黄河以东的地区为“河东”。
D.互市:指历史上中原与周边各族间及中国与外国之间的贸易往来,后者亦称通商或通市。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柳开出生于官宦之家,自幼机警勇敢,成年后,更是重情义、讲信用,且不被小节约束,和他交往的人也都是当时的豪杰俊才。
B.柳开耗尽十年心血著成一部作品,自觉可传之于世,便将书托付给门人张景,张景于是写下一篇《默书》,来介绍柳开的作品。
C.柳开做事能够审时度势,他临危受命,前往常州平息寇患。到任后,他推行怀柔政策,招降并安抚盗寇,使他们能够安身立命。
D.柳开善于平息边患,且做事有先见之明。任职全州时,主动选派官员招抚边民;任职代州时,又积极修整城墙营垒和武器战具。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开一见遂知为文之趣,自是属辞必法韩、柳,盖慕之也。(5分)
(2)寇殆将至,诸将见嫉,一旦寇至,必危我矣!(5分)
10、C
11、A 《论语》 不是六经 是四书
12、B 张景为这部书取名为《默书》
13、(1)柳开一读就明白了文章的旨趣,从此作文章必效法韩愈和柳宗元,就是仰慕他们的缘故。
(2)敌寇恐怕将要到来,各位将领却怨恨我,一旦敌人来到,一定会危害我了。
参考译文


相关阅读
1 戴胄犯颜执法阅读答案与翻译
戴胄犯颜①执法 上②以兵部郎中戴胄忠清公直,擢③为大理少卿。上以选人多诈冒资荫④,赦令自首,不肯者死。未几,有诈冒事觉者,上欲杀之。胄奏:据法应流⑤。上怒曰:卿欲守 【查看全文】
2 沈君理传原文_文言文沈君理传翻译赏析文言文《沈君理传》出自栏目《文言文大全》,其诗文如下: 【原文】 沈君理字仲伦,吴兴人也。祖僧畟,梁左民尚书。父巡,素与高祖相善,梁太清中为东阳太守。侯景平后,元帝 【查看全文】
3 《答段缝书》阅读答案与翻译答段缝书 [宋]王安石 段君足下:某在京师时,尝为足下道曾巩善属文,未尝及其为人也。还江南,始熟而慕焉友之,又作文粗道其行。惠书以所闻诋巩行无纤完,其居家,亲友惴畏焉, 【查看全文】
4 传是楼记阅读答案与翻译-[清]汪琬传是楼记 [清]汪琬 ①昆山徐健菴先生,筑楼于所居之后,凡七楹。间命工斫为橱,贮书若干万卷。先生召诸子登斯楼而诏之曰:吾徐先世,故以清白起家,吾耳目濡染旧矣。盖尝慨夫为 【查看全文】
5 秦攻魏,取宁邑阅读答案解析与翻译-《战国策·赵策四》秦攻魏,取宁邑,诸侯皆贺。赵王使往贺,三反不得通。赵王忧之,谓左右曰:以秦之强,得宁邑,以制齐、赵。诸侯皆贺,吾往贺而独不得通,此必加兵我,为之奈何?左右曰:使者 【查看全文】
6 魏高祖游华林园,观故景阳山阅读答案与翻译-《资治通鉴·齐纪六》魏高祖游华林园,观故景阳山,黄门侍郎郭祚曰:山水者,仁智之所乐,宜复修之。帝曰:魏明帝以奢失之于前,朕岂可袭之于后乎!帝好读书,手不释卷,在舆、据鞍,不忘讲道。善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