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出师表》魏征《十渐不克终疏》阅读答案解析与翻译

发布时间: 2019-12-02
【甲】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节选自诸葛亮《出师表》)
【乙】立身成败,在于所染①。陛下贞观之初,砥砺名节,不私于物,唯善是与②,亲爱君子,疏斥小人。今则不然,轻亵小人,礼重君子。重君子也,敬而远之;轻小人也,狎③而近之。近之则不见其非,远之则莫知其是。
(节选自魏征《十渐不克终疏》)
【注】①染:熏陶,沾染。②与:赞许。③狎:亲昵,亲近。
13. 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所以:__________
(2)未尝不叹息痛恨     痛恨:_________
(3)愿陛下亲之信之    愿:__________
(4)不私于物           私:__________
(5)今则不然          然:__________
14. 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此系贞良死节之臣。
(2)亲爱君子,疏斥小人。
15. 【甲】文段中,“亲贤臣,远小人”是为了追求“____________”,【乙】文段中,对待“君子”和“小人”的不同态度则关系到“_____________”。(用原文语句填空)
16. 请结合【甲】【乙】两个文段,指出“唯善是与”中的“善”主要包含哪两个方面的意思。

【参考答案】
13. (1)这里表示原因   (2)感到痛心、遗憾   (3)希望   (4)用私情  (5)这样 
14. (1)这些都是坚贞可靠、能够以死报国的忠臣。(2)亲近爱戴君子,疏远排斥小人。 
15.汉室之隆    立身成败 
16. ①品行端正,有名声,有气节②对朝廷忠诚,以死来报效国家。

【解析】
【13题详解】
考查文言词汇的解释。结合句子的含义理解词语即可。
【14题详解】
考查文言文句子翻译。在文言文翻译过程中,必须遵循“字字有着落,直译、意译相结合,以直译为主”的原则。翻译文言语句要抓住句子中的关键词汇,运用“增、删、调、换、留”等译文的基本方法,做到译句文从字顺,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范,句意尽量达到完美。(1)悉:全。(2)亲爱:亲近重用。
【15题详解】
考查文本内容理解。甲文,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乙文,陛下贞观之初,亲爱君子,疏斥小人。今轻亵小人,礼重君子。直接影响立身成败。
【16题详解】
考查词语的含义。“唯善是与”出自陛下贞观之初,砥砺名节,不私于物,唯善是与。善就是美德。此悉贞良死节之臣,砥砺名节,不私于物,符合“善”的标准。

【参考译文】
【甲】:亲近贤臣,疏远小人,这是西汉之所以兴隆的原因;亲近小人,疏远贤臣,这是东汉之所以衰败的原因。先帝在世的时候,每逢跟我谈论这些事情,没有一次不对桓、灵二帝的做法感到叹息痛心遗憾的。侍中、尚书、长史、参军,这些人都是忠贞诚实、能够以死报国的忠臣,希望陛下亲近他们,信任他们,那么汉朝的兴隆就指日可待了。
【乙】:君子立身为人,成败 关键之一在于所处环境的影响。陛下在贞观初期,励精图治,注重名节,不存私欲,乐于施与,亲近重用君子,疏远贬斥小人。现在却恰恰相反,亲近小人,疏远君子,疏远君子是敬而远之;亲近小人,是轻信重用。太近就看不到别人的缺点,太远就不知道别人的正确。



相关阅读
1 戴胄犯颜执法阅读答案与翻译

戴胄犯颜①执法 上②以兵部郎中戴胄忠清公直,擢③为大理少卿。上以选人多诈冒资荫④,赦令自首,不肯者死。未几,有诈冒事觉者,上欲杀之。胄奏:据法应流⑤。上怒曰:卿欲守 【查看全文】

2 沈君理传原文_文言文沈君理传翻译赏析

文言文《沈君理传》出自栏目《文言文大全》,其诗文如下: 【原文】 沈君理字仲伦,吴兴人也。祖僧畟,梁左民尚书。父巡,素与高祖相善,梁太清中为东阳太守。侯景平后,元帝 【查看全文】

3 秦攻魏,取宁邑阅读答案解析与翻译-《战国策·赵策四》

秦攻魏,取宁邑,诸侯皆贺。赵王使往贺,三反不得通。赵王忧之,谓左右曰:以秦之强,得宁邑,以制齐、赵。诸侯皆贺,吾往贺而独不得通,此必加兵我,为之奈何?左右曰:使者 【查看全文】

4 传是楼记阅读答案与翻译-[清]汪琬

传是楼记 [清]汪琬 ①昆山徐健菴先生,筑楼于所居之后,凡七楹。间命工斫为橱,贮书若干万卷。先生召诸子登斯楼而诏之曰:吾徐先世,故以清白起家,吾耳目濡染旧矣。盖尝慨夫为 【查看全文】

5 《答段缝书》阅读答案与翻译

答段缝书 [宋]王安石 段君足下:某在京师时,尝为足下道曾巩善属文,未尝及其为人也。还江南,始熟而慕焉友之,又作文粗道其行。惠书以所闻诋巩行无纤完,其居家,亲友惴畏焉, 【查看全文】

6 魏高祖游华林园,观故景阳山阅读答案与翻译-《资治通鉴·齐纪六》

魏高祖游华林园,观故景阳山,黄门侍郎郭祚曰:山水者,仁智之所乐,宜复修之。帝曰:魏明帝以奢失之于前,朕岂可袭之于后乎!帝好读书,手不释卷,在舆、据鞍,不忘讲道。善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