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选自陈寿《三国志·蜀书三十五》)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
A. 亮身高八尺/少有群逸之才英/霸之器容/貌甚伟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许之也/
B. 亮身高八尺/少有群逸之才/英霸之器容/貌甚伟/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许之也/
C. 亮身高八尺/少有群逸之才/英霸之器/容貌甚伟/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许之也/
D. 亮身高八尺少有/群逸之才/英霸之器/容貌甚伟/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许之也/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从父,指祖父兄弟的儿子,年长于父者为从伯,年幼于父者为从叔。
B. 解带,解开衣带表示熟不拘礼;也指解韦带去就任官职,文中指前者。
C. 委质,卑幼往见尊长,呈献礼物放在地上然后退出以表敬意,文中指投降。
D. 南越,指秦末至西汉时期位于岭南地区、由秦国将领赵佗所建立的国家。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诸葛亮身世坎坷,才能超群。诸葛亮很早失去父亲,随从父诸葛玄前去赴任,从父过世后在田中耕种,自视甚高,刘备以为他才华非凡,请其出谋划策。
B. 诸葛亮审时度势,高瞻远瞩。当刘备失势之时,诸葛亮深谋远虑,向孙吴求援,孙权佩服刘备,敬重诸葛亮,决定派兵援助,帮助刘备攻取益州。
C. 诸葛亮勤于政事,鞠躬尽瘁。刘备去世后,无论大事小事,他都亲力亲为,对外对内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纪律严明,赏罚兑现,取得显著效果。
D. 诸葛亮志向远大,受民爱戴。诸葛亮志向坚定,进要统一天下,退要震动海内,率众兵到达武功后,分兵屯田为久驻打下基础,其秋病逝,百姓追思。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备得用与武帝交战,大破其军,乘胜克捷,江南悉平。
(2)至于吏不容奸,人怀自厉,道不拾遗,强不侵弱,风化肃然也。
14. 作者认为诸葛亮的优点和缺点各是什么?请结合文本简要说明。
【答案】
10. C 11. D 12. B
13. (1)刘备得以借助东吴援军与魏武帝开战,将曹魏军队打得大败,并乘胜进军连打胜仗,于是江南地区都被平定。
(2)以至于官员中不存在奸邪,人人心怀自我激励之心,路上没有人把别人丢失的东西拾走,强大的不欺弱小的,社会风气清净良好。
14. 诸葛亮的优点:有治理民众的才干,擅长整训军队。
诸葛亮的缺点:打仗时不擅长运用奇计谋略。
参考译文:
诸葛亮,字孔明,琅琊阳都人。诸葛亮很小就失去了父亲,从父诸葛玄做了袁术部下的豫章太守,诸葛玄带着诸葛亮及亮弟诸葛均前往任职。诸葛玄去世后,诸葛亮以耕种田地为业,喜诵古代忧伤乱世的歌谣<梁父吟》。诸葛亮身高八尺,年轻时就显露出超群才华、英雄气概,容貌伟岸,常把自己和管仲、乐毅相提并论,当时的人没有赞同的。当时左将军刘备认识到他有奇才,于是三顾茅庐亲自前往拜访:诸葛亮也深感刘备出类拔萃、英姿超群,于是解开衣带,不拘礼节,向刘备显示忠诚,两人倾心相交。魏武帝南征荆州,刘琮献出荆州归降,刘备大势已去、兵力单薄,以致无立锥之地。当时诸葛亮年仅二十七岁,.就向刘备献上奇谋,亲身出使东吴拜见孙权,求东吴发兵救援刘备。孙权本来对刘备就钦服景仰,此时又见诸葛亮卓尔不凡,对他甚为敬重,当即派遣三万人马去救援刘备。刘备得以借助东吴援军与魏武帝开战,将曹魏军队打得大败,并乘胜进军连打胜仗,于是江南地区都被平定。后来刘备又西取益州。益州平定后,任命诸葛亮为军师将军。刘备称帝,拜封诸葛亮为丞相,总管尚书台政务。待刘备去世,其子年幼,政事无论大小,全由诸葛亮裁断。于是他对外与东吴结盟,对内平定南部诸郡,制定和实施法律制度,整治全国军队,需用器具制造精妙,对物深究原委,法令严明,赏罚公正,作恶者无人不受惩处,为善者无人不被表彰,以至于全国做到官吏不敢违法犯纪,人人怀有激励自己的上进之心,道上不捡拾别人丢失的东西,强者不欺凌弱者,风气纯正,秩序井然。处在当时社会,诸葛亮平素的理想是,进如蛟龙举首猛虎雄视,一举而统--四海,退想要割据边疆,壮大国力而震慑天下。他还考虑到自己去世后,则蜀国没有能进伐中原抗衡强魏的人,所以用兵不止,屡屡张扬武力。然而诸葛亮的才干,长于整治训练军队,奇谋制敌方面却有所短缺。治理百姓之才干,强于他为将的谋略。况且与他对阵作战之人,有的正是当代人杰,加上双方实力不对等,本应采取守势的蜀国他却反而頻頻主攻,所以虽说年年兴师动众,却未能取得成功。魏明帝青龙二年(234)春,诸葛亮率军出武功,分派兵卒开荒屯田,作为长久驻军的基础。这年秋天他就因病去世,百姓追忆怀念他,把他的功绩作为谈话的材料。直到今天,梁州、益州的百姓赞述诸葛亮的话仍能听到。
归钺①,早丧母,父娶后妻,生子,由是失爱。家贫,母即喋喋②罪过钺,父大怒逐之。钺数③困,匍匐道中。比归,母又复杖之,屡濒于死。钺依依④户外,俯首窃⑤泪下,族人莫不 【查看全文】
2 王履吉墓志铭阅读答案-文征明王履吉墓志铭 文征明 呜呼悲哉!王君已矣,不可作矣!君文学艺能,卓然名家,而出其绪余,为明经试策,宏博奇丽,独得肯綮,御史按试,辄褒然举首,一时声称甚藉,隐为三吴之望。 【查看全文】
3 萧望之传原文_文言文萧望之传翻译赏析文言文《萧望之传》出自栏目《文言文大全》,其诗文如下: 【原文】 萧望之字长倩,东海兰陵人也,好学,治《齐诗》,京师诸儒称述焉。是时,大将军霍光秉政,长史丙吉荐儒生 【查看全文】
4 江淹字文通,济阳考城人也阅读答案与翻译江淹宇文通,济阳考城人也。少孤贫好学,沉靖少交游。起家南徐州从事,转奉朝请。寻举南徐州秀才,对策上第,转巴陵王国左常侍。景素为荆州,淹从之镇。少帝即位,多失德。景 【查看全文】
5 虎求百兽而食之原文_文言文虎求百兽而食之翻译赏析文言文《虎求百兽而食之》选自初中文言文大全,其古诗原文如下: 【原文】 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狐曰:子无敢食我也! 天帝使我长百兽,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子以我为不 【查看全文】
6 【甲】晋太元中【乙】先生不知何许人也阅读答案与翻译-【甲】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