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隋纪》)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乙巳/灵寿贼帅郗士陵帅众数千/降于渊/渊以为镇东/将军燕郡公/仍置镇东府/补僚属/以招抚山东郡县。
B.乙巳/灵寿贼帅郗士陵帅众数千降于渊/渊以为镇东将军/燕郡公/仍置镇东府/补僚属/以招抚山东郡县。
C.乙巳/灵寿贼帅郗士陵帅众数千/降于渊/渊以为镇东/将军燕郡公/仍置镇东府/补僚属以招/抚山东郡县。
D.乙巳/灵寿贼帅郗士陵帅众数千降于渊/渊以为镇东将军/燕郡公/仍置镇东府/补僚属以招/抚山东郡县。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可汗,古代北方部分游牧民族如突厥、回鹘等民族的最高统治者皆称可汗,有别予匈奴的领袖“单于”称号。
B.太上皇,是中国历史上给予退位皇帝或当朝皇帝在世父亲的头衔,历史上最后一位太上皇是清朝乾隆皇帝。
C.互市,既可以指民族或国家之间的贸易活动,也可以指权势之家互相援引,在本文中指的是前者。
D.中国,与“中土”“中原”涵义相近,古代华夏族群活动于黄河、长江中下游一带,以为是居天下之中,故称“中国”。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刘文静劝说李渊与突厥联合,李渊亲笔写信给突厥首领,突厥首领表示若李渊自立为天子的话,会全力支持。
B.裴寂等人请求尊隋炀帝为太上皇,另立他人为皇帝,同时改换为红、白相杂的旗,是不想得罪隋室和突厥。
C.突厥带着千匹马来,并且许诺派兵帮助李渊入关,但李渊只留了一半良马,表明自己贫穷,并且不着急用马。
D.李渊认为如果突厥进入中原,会危害百姓,但是又急需突厥兵的支持,所以最终约定好后才请突厥出兵相助。
13.把下列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今义兵虽集而戎马殊乏,胡兵非所须,而马不可失;若复稽回,恐其有悔。(4分)
(2)虏饶马而贪利,其来将不已,恐汝不能市也。(4分)
14.李渊对突厥的态度是怎样的?为什么是这样的态度?
答
10.B
乙巳,灵寿贼帅郗士陵帅众数千降于渊,渊以为镇东将军、燕郡公,仍置镇东府,补僚属, 以招抚山东郡县。
11.D 古代华夏族群活动于黄河中下游一带,以为是居天下之中,故称“中国”。
12.D “但是又急需突厥兵的支持”错,原文“聊欲藉之以为声势耳。数百人之外,无所用之。”
13.(1)如今义兵虽然召集来了,但是军马还特别缺乏,胡兵并不是所需要的,但胡人的马匹不可失去,如果再拖延而不回信,恐怕对方反悔。(重点词“集”“乏”“须”“稽”各 1 分)
(2)胡人有很多马匹,但是贪利,他们将会不断地来,恐怕你们就买不起了。
(重点词“饶”“已”“市”各 1 分,句意 1 分)
14.若即若离(既合作而又保持距离)。合作是害怕刘武周勾结突厥一起成为边境上的祸患, 还想借突厥人的兵马以壮声势(这点不是主要的);保持距离是因为胡骑进入中国,是黎民百姓的大害。
参考译文:
隋恭帝义宁元年六月,己卯。刘文静劝李渊与突厥人相结交,请突厥人资助兵马以壮大兵势,李渊听从了这个意见。他亲笔写信,言辞卑屈,送给始毕可汗的礼物十分丰厚,信中说:“我想大举义兵,远迎隋主,重新与突厥和亲,就好像开皇年间那样。您要是能和我一起南下,希望不要侵扰强暴百姓。假若您只想和亲,您就坐受财物吧。这些方案请您自己选择。”始毕可汗得到李渊的信,对他的大臣说:“隋朝皇帝的为人我是了解的,若是把他迎接回来,必定会加害唐公而且向我进攻,这是毫无疑问的。如果唐公自称天子,我应当不避盛暑,以兵马去帮助他。”始毕立即命令将这个意思写成回信。使者七天后返回, 见信,李渊的将领僚佐们都很高兴,请李渊听从突厥人的话,李渊认为不可。裴寂、刘文静都说:“如今义兵虽然召集来了,但是军马还极为缺乏,胡兵并不是所需的,但胡人的马匹不可失去,如果再拖延而不回信,恐怕对方反悔。”李渊说:“大家最好再想想别的办法。”裴寂等人就请李渊尊炀帝为太上皇,立代王杨侑为皇帝,以安定隋王室;传布檄文到各郡县;改换旗帜,用红、白掺杂的颜色,以此向突厥示意不完全与隋室相同。李渊说: “这可以说是‘掩耳盗钟’,但这是形势所迫,不得不如此啊。”于是就同意这样做,派使者将这个决定通知突厥。
突厥派他们的柱国康鞘利等人押送一千匹马到李渊处进行交易,并答应发兵送李渊入关,人数的多少随李渊定。丁酉(十八日),李渊会见了康鞘利等人,接受了可汗的书信,礼仪容止都极为恭敬,赠送给康鞘利等人的礼物也很丰厚。李渊挑选马匹中的良马,只买了其中的一半。义士们请求用自己的私钱买下其余的马匹。李渊说:“胡人有很多马匹,但是贪利,他们会不断地来,恐怕你们就买不起了。我所以少买的原因就是向他们表示贫穷,而且也不是那么急用。我应当替你们付钱,不至于让你们破费。”乙巳,灵寿县的贼帅郗士陵统帅部众几千人归降李渊。李渊封郗士陵为镇东将军、燕郡公,仍设置镇东府,补充镇东府的僚属, 以此招抚潼关以东各郡县。己巳,康鞘利返回北方。李渊命令刘文静出使突厥请求发兵,他私下对刘文静说:“胡骑进入中国,是黎民百姓的大害。我要突厥人发兵的原因,是怕刘武周勾结突厥一起成为边境上的祸患。另外,胡马是放牧饲养的,不用耗费草料,我只是要借突厥人的兵马以壮声势,几百人也就够了,没有别的用途。”刘文静到突厥,拜见了始毕可汗,请求派兵,并且与始毕约定,“要是进入长安,百姓、土地归唐公,金玉绫罗归突厥。”始毕可汗大喜。丙寅,始毕派大臣级失特勒先往李渊的军营,通知他突厥军已经上路。
相关阅读
1 《过秦论》中,写秦孝公时期占有有利地势的两句是
(1)《屈原列传》中运用对比手法,从文辞和内涵角度对屈原创作进行评价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2)《过秦论》中,写秦孝公时期占有有利地势的两句是:______,______。 (3)陆游 【查看全文】
2 贞观二年,隋通事舍人郑仁基女年十六七阅读答案与翻译-《贞观政要·卷二直谏(附)》贞观二年,隋通事舍人郑仁基女年十六七,容色绝姝,当时莫及。文德皇后访求得之,请备嫔御,太宗乃聘为充华。诏书已出,策使未发。魏徵闻其已许嫁陆氏,方遽进而言曰:陛下为 【查看全文】
3 苏轼的《赤壁赋》中运用借代的手法,描写船儿划破月光下的清波,在月光浮动的水面上逆流(1)苏轼的《赤壁赋》中运用借代的手法,描写船儿划破月光下的清波,在月光浮动的水面上逆流而上的句子是 , (2)古诗词中,小楼常常作为主人公抒怀的平台,思念、愁苦、感伤 【查看全文】
4 于江原文_文言文于江翻译赏析文言文《于江》选自初中文言文大全,其古诗原文如下: 【原文】 乡民于江,父宿田间,为狼所食。江时年十六,得父遗履,悲恨欲死。 夜俟母寝,潜持铁槌去,眠父所,冀报父优。 【查看全文】
5 桓公伐孤竹原文_文言文桓公伐孤竹翻译赏析文言文《桓公伐孤竹》选自初中文言文大全,其古诗原文如下: 【原文】 管仲、隰朋从于桓公而伐孤竹,春往冬反,迷惑失道。管仲曰:老马之智可用也。乃放老马而随之,遂得道。 【查看全文】
6 《咏雪》阅读答案与翻译-刘义庆,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咏雪 刘义庆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