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之治天下,所谓不賞而民劝者阅读答案与翻译-《淄州长山县范文正公祠堂记》

发布时间: 2021-05-06
①古之治天下,所谓不賞而民劝者,非谓绝而不賞之也。賞一善而百善进也,何哉?自京师至于郡县,郡县至于乡党,其间有德行节义可称者取而旌之,爵于朝廷,死表其门闾,如此风俗莫不勉励也。汉唐之间,虽不及于三代,而以号为治者,此道素行也。且今之天下,何异乎古之天下,然而风俗未厚于古者,得非此道之废欤?
②故文正公范希文之于於陵【1】也,岂特徳行节义而已矣!夫公家世姑苏,幼儿孤弱,无父所怙,而后随其母氏来居兹上,留而不出,遂为邑人。及其长也,卓有所立,乡人奇之。尝庐于长白【2】,日自讽诵,虽刻苦不暇,每患其寡友。一日,超然遐举,四走方外,求老师巨儒,以成就其业。不数岁间,大通六籍,声名倾动当世。祥符中,会明天子诏天下举贤者能者,公素擅乡闾之誉,为卿大夫之所宾兴,一上而中。寻补职任,骤历台谏,丕功硕惠,加乎生民,鲠议谠言,许于当国。天下之人,无贤不肖,不谋而同辞曰:“范公如登辅相,太平可期。”及乎领边郡,握兵权,谈笑樽俎之间,折冲方面之难,威声远布。坐镇犷俗,以致疆场尘清,投烽释警,虏不敢犯边,盗不敢入寇。天子倚之如金汤,视之如腹心,何患乎西戎,何忧乎北狄!
③时以海内既安,邦国无事,乃贰枢府,参预机务。天下之人欢然相语:“范公用矣,但翘首跋足以俟太平尔。”公自是负上重责,以谓其功不可亟成也,必待驯致。故其所为,志在远大。移风易俗,釐革颓弊。下辑臣仪,上裨衮职。欲行之以久,而效于后也。《易》称:“渐以正邦”。公实用之矣,惜乎其不能终之而薨。
④公没之后,邑里无传焉。噫!古之人有徳行节义,取而旌之,犹能以厉其风俗,况有功于天下者乎?治平中,泽出宰是邑,访公之迹,得公之实,爰饬梓人构堂宇,命绘工图仪形。使夫十室之民,朝夕耳倾而目属,自非嵬琐之类,得无声激?如是何患风俗不及古也?故:“不赏而民劝。”谓此矣。愚之所以建公祠者,非止为乎公也,为民也。
(取材于宋代韩泽《淄州长山县范文正公祠堂记》)
注释:【1】於陵:即长山县。【2】长白:山名,位于长山县境内。
6.下列对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所谓不赏而民劝者              劝:说服
B.无父所怙                      怙:依靠
C.以谓其功不可亟成也          亟:很快
D.公没之后                   没:去世
7.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虽不及于三代               虽刻苦不暇
B.卓有所立                   为卿大夫之所宾兴
C.许于当国                   况有功于天下者乎
D.取而旌之                   朝夕耳倾而目属
8.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死表其门闾                 死后表彰他们的家族
B.公素擅乡间之誉             范公一向拥有乡里的美誉
C.乃擢贰枢府                 于是就被提拔为枢密副使
D.爰梓人构堂宇               于是让木匠画出房屋图纸
9.根据文意,下列理解和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范公杯酒谈笑之间就震慑敌军,使之不敢犯边,显示了非凡的军事才能。
B.文章引用《易经》的语句,表达了作者对范仲淹事业未完成的痛惜之情。
C.范仲淹在布衣为名士,在州县为能吏,在朝堂为良相,堪称第一流人物。
D.范仲淹一生留下许多可被传颂的事迹,但他死后一度未得到足够的重视。
10.将下面语句译为现代汉语。(2分)
然而风俗未厚于古者,得非此道之废欤
11.第四段中,作者说“愚之所以建公祠者,非止为乎公也,为民也。”这句话交代了长山县设立范公祠堂的目的,请结合文章内容对设立祠堂的目的加以概括。(4分)


6.(3分)A[劝,勤勉、努力之意。]
7.(3分)A[A项两句中的“虽”都是连词,“虽然”。B项第一句中的“所”是助词,使动词名词化;第二句中的“所”是介词,与“为”共同表被动。C项第一句中的“于”为介词,表被动;第二句中的“于”是介词,“对于”。D项第一句中的“而”是连词,表顺承;第二句中的“而”是连词,表并列。]
8.(3分)D [应译为:于是命令木匠修筑屋宇。]
9.(3分)B[是为了佐证范仲淹的谋划是“欲行之以久,而冀效于后也。”]
10.(2分)然而风俗不如古代淳厚,难道不是这样的做法废止的缘故吗?
11.(4分)参考答案:
表彰范仲淹出众的德行节义和对天下的功劳;以此勉励长山县百姓向范仲淹学习,砥砺风俗,改善教化。
[共4分。意思对即可。]
12.(6分)答案要点:
(1)见贤思齐:见到有德行的人想向他看齐。见得思义:遇到得利的事要考虑是否符合正义。(2分)
(2)意义:树立人生榜样,约束言行举止,提升思想境界。(4分)(1点1分,语言表达1分。)

文言文译文:
古人治理天下,所说不用奖赏百姓也能勤勉努力,不是说一定不奖赏百姓。奖赏一件善行百件善行呈现,为什么呢?从京城到郡县,从郡县到乡里,这中间有道德品行节操义行值得称道的人选录之后表彰他们,在朝廷封爵,死后表彰他们的家族,这样风俗没有不得到鼓励的。汉唐之际,虽然赶不上夏商周三代,但是把年号确定为治平之世的代称(如贞观之治),这种做法一向流行啊。况且现在的天下,与古代的天下没有什么不同,然而风俗不如古代淳厚,难道不是这样的做法废止的缘故吗?
所以范文正公对于於陵而言,难道只是道德品行节操义行(值得表彰)!范公世代居家姑苏,年幼丧父身体柔弱,没有父亲依靠,后来跟随母亲前来居于此地,留下之后没有离开,就成为了本县人。等到他长大成人,学问高超有所建树,乡人都认为他奇特。曾经在长白山筑庐定居,每天独自诵读,虽然刻苦没有闲暇休息,却常常担心自己缺少朋友(一起研讨学问)。终于有天,超然起身远行,四方奔走,超出县境,寻求造诣高深的老师,来成就自己的学业。不过数年时间,就极其精通六经,名声使世人佩服感动。真宗祥符年间,恰逢圣明的天子下诏让世人举荐贤能的人オ,范公一向拥有乡里的美誉,被卿大夫们招待礼遇,一经考试就中了功名。不久填补职位,屡次升任,最后担任谏官,大的功德思,给予百姓,正直的言论,被当权者赞许。天下之人,无论贤者还是不オ之人,不约而同地说道:“范公如果升任宰相,天下太平可以预期。”等到统领边郡,手握兵权,在谈笑之间就已克敌制胜,名声远播。坐镇边境,而获得边境安定,放下烽火解除警戒,敌人不敢侵犯边境。天子倚仗他,视之如坚固的城池,将他视若腹心,哪里还担忧西戎,哪里还担忧北狄!
当时因为国家已经安定无事,于是就被提拔为枢密副使,参与重要事务。天下之人高兴地交口传颂:“范公得到重用了,只用抬起头踮起脚来等待天下太平就成了。”范公自此担负皇帝交给的重要职责,认为自己的事业不能够急切成就,必须等待逐渐达到。所以他做的事情,意愿在长远重大的方面。改变旧的风俗习惯,改革衰败的政事。向下和陸同僚,向上辅佐帝王。想要长久推行新政,并且希望在改草之后见效。《易经》说:“循序渐进地治理国家”。范公的确实践了它,可惜他没有最终实施到终了就去世了。
范公去世之后,长山县没有他的文字记載!古人有了道德品行节操义行,就收录事迹进行表彰这类行为,还能够用以鼓励百姓的风俗,何况有功于天下的人呢?英宗治平年间,我出任此地县令,探访文正公的行迹,收集了文正公的故事,于是让木匠修筑屋宇,命令画师绘出图纸。让那些只有十户人家村子的村民,早晚耳听眼见,并不是险诈奸邪的人,能不受到激发?像这样怎么还担心风俗赶不上古代呢?所以说不用奖赏百姓也能勤勉,说的就是这个啊。我主持修建范公祠堂,不只是为了表彰范公,更是为了激励百姓。



相关阅读
1 【甲】送东阳马生序【乙】王冕僧寺夜读阅读答案与翻译-2021年中考题

【甲】 送东阳马生序(节选) 宋濂 ①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 【查看全文】

2 松风阁记阅读答案与翻译-刘基

松风阁记 (明)刘基 雨、风、露、雷,皆出乎天。雨、露有形,物待以滋。雷无形而有声,惟风亦然。 风不能自为声,附于物而有声,非若雷之怒号,訇磕于虚无之中也。惟其附于物 【查看全文】

3 此术之接物之道原文_文言文此术之接物之道翻译

文言文《此术之接物之道》选自初中文言文大全,其古诗原文如下: 【原文】 人主仁而境内和矣,故其士民莫弗亲也;人主义而境内理矣,故其士民莫弗顺也;人主有礼而境内肃矣, 【查看全文】

4 病说原文_文言文病说翻译赏析

文言文《病说》选自初中文言文大全,其古诗原文如下: 【原文】 客有患郁湮之疾者,龙子过而问焉,见其兀然而坐,偃然而息,日饭三鬴,食之尽器。龙子曰:子病乎?曰:病矣。 【查看全文】

5 《过秦论》中,贾谊认为秦始皇为了防止百姓反抗,实行愚民政策,相关句子

(1)《老子四章》中,与人贵有自知之明表达的意思相同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屈原列传(节选)》中,司马迁对《诗经》里的风雅进行了评价的句子是 【查看全文】

6 【甲】于是入朝见威王【乙】吏部尚书唐俭与太宗棋阅读答案与翻译

【甲】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