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人曹沫原文_文言文鲁人曹沫翻译赏析

  文言文《鲁人曹沫》选自初中文言文大全,其古诗原文如下:
  【原文】
  曹沬者,鲁人也,以勇力事鲁庄公。庄公好力。曹沬为鲁将,与齐战,三败北。鲁庄公惧,乃献遂邑之地以和,犹复以为将。
  齐桓公许与鲁会于柯而盟。桓公与庄公既盟于坛上,曹沬执匕首劫齐桓公,桓公左右莫敢动,而问曰:“子将何欲?”曹沬曰:“齐强鲁弱,而大国侵鲁亦甚矣。今鲁城坏即压齐境,君其图之!”桓公乃许尽归鲁之侵地。既已言,曹沬投其匕首,下坛,北面就群臣之位,颜色不变,辞令如故。桓公怒,欲倍其约。管仲曰:“不可。夫贪小利以自快,弃信于诸侯,失天下之援,不如与之。”于是桓公乃遂割鲁侵地,曹沬三战所亡地尽复予鲁。
  【注释】
  1这里所选的是《史记》中《刺客列传》的第一部分(作者:司马迁 西汉)。
  2事:辅佐
  3好力:喜欢勇士。力,有力之士。
  4败北:战败。
  5遂邑:即今山东宁阳县。
  6和:求和。
  7柯:齐邑,今山东阳谷县阿城镇。
  8盟:结盟。
  9左右:指齐桓公身边的人。
  10莫:没有人。
  11坏:通假字,通“培”,指屋的后墙。
  12图:考虑,计议。
  13许:答应
  14既:副词,已经。
  15北面:面朝北。
  16就:趋向,回到。
  17颜色:脸色。
  18辞:言语
  19故:原来
  20与:给。
  21倍:通“背”,违背。
  【翻译】
  曹沫,是鲁国人,凭借勇力侍奉鲁庄公。庄公十分喜好勇士,曹沫是鲁国将军,与齐国作战,三战三败。鲁庄公害怕了,就献上遂邑这块地方求和,但仍然用曹沫为将。
  齐桓公答应和鲁国在柯地会盟订约。桓公与庄公已经在坛上订了盟约,曹沫手持匕首胁迫齐桓公,桓公近旁的人没有人敢动手,问道:“你想干什么?”曹沫说:“齐国强鲁国弱,而贵国侵犯鲁国也太过分了。如今鲁国的都城倒塌,就会压到齐国的边境了,大王一定要考虑考虑这件事!”桓公于是答应全部归还鲁国被侵占的土地。桓公说完话,曹沫就扔掉匕首,走下盟坛,朝北回到群臣的位置上,脸色不变,言辞从容如故。桓公大怒,要背弃自己的誓约,管仲说:“(你)不能这样。贪图小利来使自己快乐,在诸侯中失去信义,失去各国的帮助,不如给他。”这样,桓公就割还了侵占的鲁国领土,曹沫三次战役所失去的土地,全部都还给了鲁国。 



相关阅读
1 诫外甥书原文_文言文诫外甥书翻译赏析

文言文《诫外甥书》选自初中文言文大全,其古诗原文如下: 【原文】 志当存高远,慕先贤,绝情欲,弃凝滞。使庶几之志揭然有所存,恻然有所感。忍屈伸,去细碎,广咨询,除嫌吝, 【查看全文】

2 少年岳飞原文_文言文少年岳飞翻译赏析

文言文《少年岳飞》选自初中文言文大全,其古诗原文如下: 【原文】 岳飞,字鹏举,相州汤阴人。世力农。父和,能节食以济饥者。有耕侵其地,割而与之; 贳其财者不责偿。飞生 【查看全文】

3 记雪月之观阅读答案与翻译-沈周

记雪月之观 沈周 丁未之岁,冬暖无雪。戊申正月之三日始作,五日始霁①。风寒冱②而不消,至十日犹故在也,是夜月出,月与雪争烂,坐纸窗下,觉明彻异常。遂添衣起,登溪西小楼 【查看全文】

4 上蔡学士书阅读答案与翻译

上蔡学士书 【宋】曹巩 庆历四年五月日,南丰曾巩谨再拜上书谏院学士执事:朝廷自更两府谏官来,言事者皆为天下贺得人而已。贺之诚当也,顾不贺则不可乎?巩尝静思天下之事矣。 【查看全文】

5 材料一:楚庄王欲伐越 材料二:企者不立,跨者不行阅读答案与翻译

材料一: 楚庄王欲伐越,杜子谏曰:王之伐越,何也?曰:政乱兵弱。杜子曰:臣愚患之,智如目也,能见百步之外而不能自见其睫。王之兵自败于秦、晋,丧地数百里,此兵之弱也。庄 【查看全文】

6 张浚传原文_文言文张浚传翻译赏析

文言文《张浚传》出自栏目《文言文大全》,其诗文如下: 【原文】 张浚字德远,汉州绵竹人,唐宰相九龄弟九皋之后。父咸,举进士、贤良两科。浚四岁而孤,行直视端,无诳言,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