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稼穑艰难》选自初中文言文大全,其诗词原文如下:
【原文】
古人欲知稼穑之艰难,斯盖贵谷务本之道也。夫食为民天,民非食不生矣。三日不粒,父子不能相存。耕种之,茠锄之,刈获之,载积之,打拂之,簸扬之,凡几涉手而入仓廪,安可轻农事而贵末业哉?江南朝士,因晋中兴而渡江,本为羁旅,至今八九世,未有力田,悉资俸禄而食耳。假令有者,皆信僮仆为之,未尝目观起一拨土,耘一株苗,不知几月当下,几月当收,安识世间余务乎?故治官则不了,营家则不辨,皆优闲之过也。
【注释】
安:怎么。
盖:表示推测语气,大概。
贵:重视。
本:根本,这里指生产。
刈:割,多用于草类或谷类。
涉:经历。
拂:古人用连枷击打谷子以脱粒。
簸(bǒ):用簸箕盛食物等上下颠动,扬去尘土等物。
斯:指示代词,这。
稼穑:播种和收获,泛指农业劳动
【翻译】
《稼穑艰难》讲述的是古人想要懂得务农艰辛,这大概是看重谷物致力于农业生产的道理。吃饭是百姓最大的事,百姓没有食物,就无法生存。三天不吃饭,父子之间就没有力气相互问候了。粮食要经过耕种、锄草、收割、储存、春打、扬场等好几道工序,才能放进粮仓,怎么可以轻视农业而重视商业呢?江南朝廷里的官员,随着晋朝的复兴,南渡过江,流落他乡,到现在也经历了八九代了。从来没有人从事农业生产,而是完全依靠俸禄供养。如果他们有田产,也是随意交给年轻的仆役耕种,从没见过别人挖一块泥土,插一次秧,不知何时播种,何时收获,又怎能懂得其他事务呢?因此,他们做官就不识世务,治家就不治家产,这就是养尊处优带来的危害啊。
相关阅读
1 米芾索帖原文_文言文米芾索帖翻译赏析
文言文《米芾索帖》选自初中文言文大全,其古诗原文如下: 【原文】 米元章有嗜古书画之癖,每见他人所藏,临写逼真。常与蔡攸在舟中共观右军《王略帖》,元章即卷轴入怀,起 【查看全文】
2 松风阁记阅读答案与翻译-刘基松风阁记 (明)刘基 雨、风、露、雷,皆出乎天。雨、露有形,物待以滋。雷无形而有声,惟风亦然。 风不能自为声,附于物而有声,非若雷之怒号,訇磕于虚无之中也。惟其附于物 【查看全文】
3 豫让者,晋人也,故尝事范氏及中行氏阅读答案与翻译-《史记•刺客列传》豫让者,晋人也,故尝事范氏及中行氏,而无所知名。去而事智伯,智伯甚尊宠之。及智伯伐赵襄子,赵襄子与韩、魏合谋灭智伯,灭智伯之后而三分其地。赵襄子最怨智伯,漆其头以 【查看全文】
4 献曲求诗原文_文言文献曲求诗翻译赏析文言文《献曲求诗》选自初中文言文大全,其古诗原文如下: 【原文】 元丰五年十二月十九日东坡生日,置酒赤壁矶下,踞高峰,俯鹊巢。酒酣,笛声起于江上。客有郭、尤二生,颇 【查看全文】
5 隋文帝不赦子阅读答案与翻译隋文帝①不赦子 隋文帝子秦王俊②为并州总管,以奢纵免官。杨素③启奏:王,陛下爱之,请舍其过。文帝曰:法不可违。若如公意,吾是王儿之父非兆人之父何不别制天子儿律乎我安 【查看全文】
6 安溪李相国逸事阅读答案与翻译-方苞安溪李相国逸事① 【清】方苞 康熙己亥秋九月,余卧疾塞上,有客来省,言及故相国安溪李公,极诋之;余无言,语并侵余。嗟乎!君子之行身固难,而遭遇盖有幸有不幸也。 忆癸巳夏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