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自苏舜钦《沧浪亭记》,有删改)
[注]①僦:租赁。②阜:土山。③并:通“傍”④杠:独木桥。⑤碕:通“崎”,曲岸。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东趋数百步/有弃地纵广/合五六十寻/三向皆水也/杠之南/其地益阔/旁无民居/左右皆林木相亏蔽/
B.东趋数百步/有弃地/纵广合五六十寻/三向皆水也/杠之南/其地益阔/旁无民居/左右皆林木相亏蔽/
C.东趋数百步/有弃地纵广/合五六十寻/三向皆水也/杠之南/其地益阔/旁无民居左右/皆林木相亏蔽/
D.东趋数百步/有弃地/纵广合五六十寻/三向皆水也/杠之南/其地益阔/旁无民居左右/皆林木相亏蔽/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郡学,郡国的最高学府。太学是中国古代的最高学府。
B.阳,山的北面,水的南面。很多地名与此有关,如“咸阳”。
C.觞,古代盛酒之器,酒杯;也有饮酒以及向人敬酒的意思。
D.锱铢,很少的钱,也指微小的数量,如成语“锱铢必较”。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在非常炎热的盛夏时节,苏舜钦觉得自己住的土房子很狭小,不能畅快地呼吸,想寻找高爽空旷而僻静的地方,来舒展心胸。
B.苏舜钦在拜访学宫时发现了一个心仪之处,经过询问,原来这里是吴越国王的贵戚孙承祐的废园,还约略可以看出当年的遗迹。
C.苏舜钦常常乘着小船到亭上率性,尽兴游玩,或把酒赋诗,或仰天长啸,与鱼、鸟同乐,形体已然安适,神思中就没有了烦恼。
D.苏舜钦认为人本来就和动物一样难以控制自己。情感充塞内心而性情压抑,难以排解。仕宦之途、名利之场最容易使人沦陷。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予以罪废,无所归。扁舟吴中,始僦舍以处。(4分)
(2)予爱而徘徊,遂以钱四万得之,构亭北碕,号“沧浪”焉。(4分)
14.苏舜钦为什么认为自己已经超脱了请简要说明。(3分)
答
10,B(原文标点:东趋数百步,有弃地,纵广合五六十寻,三向皆水也。杠之南,其地益阔,旁无民居,左右皆林木相亏蔽。)
11.B(阳,山的南面,水的北面)
12.D(“认为人本来就和动物一样难以控制自己”不合文意,原文“人固动物耳”,应理解为“人本来会受外物影响而感动”)
13.(1)我因获罪而被贬为庶人,没有归去的地方。乘船在吴地旅行,起初租房子住。(“以罪”“所归”“僦舍以处”翻译正确各1分,句意1分)
(2)我喜爱这地方而来回地走,最后用四万钱购得,在北边曲岸上构筑亭子,叫“沧浪(亭)”。(“徘徊”“以钱四万”“构亭北骑”翻译正确各1分,句意1分)
14.①苏舜钦认为自己虽被贬却安于冲淡旷远,不与众人一道钻营,使内心和形体找到了根本。(1分)②苏舜钦认为自己没有忘记内心的主宰,悟出了主宰自己、超越自我的方法。(2分)(意思答对即可)
【参考译文】
我因获罪而被贬为庶人,没有归去的地方。乘船在吴地旅行,起初租房子住。时值盛夏非常炎热,土房子都很狭小,不能呼气,想到高爽空旷僻静的地方,来舒展心胸,没有能找到。一天拜访学宫,向东看到草树郁郁葱葱,高高的山丘宽阔的水面,不像在城里。循着水边,有杂花修竹掩映的小径。向东走数百步,有一块荒地,方圆有五六十寻,三面临水。小桥的南面,更加开阔,旁边没有民房,四周林木环绕遮蔽。询问年老的人,说:“是吴越国王的贵戚孙承祐的废园。”从高高低低的地势上还约略可以看出当年的遗迹。我喜爱这地方而来回地走,最后用四万钱购得,在北边曲岸上构筑亭子,叫“沧浪(亭)”。北面是竹南面是水,水的北面又是竹林,没有穷尽。澄澈的小河翠绿的竹子,阳光、阴影在门窗之间交错相接,尤其是在有风有月的时候更宜人美丽。我常常乘着小船,穿着轻便的衣服到亭上游玩,到了亭上就率性玩乐忘记回去。或把酒赋诗,或仰天长啸,即使是隐士也不来这里,只与鱼,鸟同乐。形体已然安适,神思中就没有了烦恼,所听所闻都是至纯的,如此人生的道理就明了了;回过头来反思以前的名利场,每天与细小的利害得失计较,同这样的情趣相比较,不是太庸俗了吗!唉!人本来会受外物影响而感动。情感充塞内心而性情压抑,一定要借外物来排遣。停留时间久了就沉溺,认为当然;不超越这而换一种心境,那么悲愁就化解不开。只有仕宦之途、名利之场最容易使人陷入其中。自古以来,不知有多少有才有德之士因政治上的失意忧闷致死,都是因为没有悟出主宰自己、超越自我的方法。我虽已经被贬却获得这样的胜境,安于冲淡旷远,不与众人一道钻营,因此又能够使我的内心和形体找到根本,心有所得,笑悯万古。尚且没有忘记内心的主宰,自认为已经超脱了。
相关阅读
1 于江原文_文言文于江翻译赏析
文言文《于江》选自初中文言文大全,其古诗原文如下: 【原文】 乡民于江,父宿田间,为狼所食。江时年十六,得父遗履,悲恨欲死。 夜俟母寝,潜持铁槌去,眠父所,冀报父优。 【查看全文】
2 苏轼的《赤壁赋》中运用借代的手法,描写船儿划破月光下的清波,在月光浮动的水面上逆流(1)苏轼的《赤壁赋》中运用借代的手法,描写船儿划破月光下的清波,在月光浮动的水面上逆流而上的句子是 , (2)古诗词中,小楼常常作为主人公抒怀的平台,思念、愁苦、感伤 【查看全文】
3 《过秦论》中,写秦孝公时期占有有利地势的两句是(1)《屈原列传》中运用对比手法,从文辞和内涵角度对屈原创作进行评价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2)《过秦论》中,写秦孝公时期占有有利地势的两句是:______,______。 (3)陆游 【查看全文】
4 贞观二年,隋通事舍人郑仁基女年十六七阅读答案与翻译-《贞观政要·卷二直谏(附)》贞观二年,隋通事舍人郑仁基女年十六七,容色绝姝,当时莫及。文德皇后访求得之,请备嫔御,太宗乃聘为充华。诏书已出,策使未发。魏徵闻其已许嫁陆氏,方遽进而言曰:陛下为 【查看全文】
5 《咏雪》阅读答案与翻译-刘义庆,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咏雪 刘义庆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 【查看全文】
6 桓公伐孤竹原文_文言文桓公伐孤竹翻译赏析文言文《桓公伐孤竹》选自初中文言文大全,其古诗原文如下: 【原文】 管仲、隰朋从于桓公而伐孤竹,春往冬反,迷惑失道。管仲曰:老马之智可用也。乃放老马而随之,遂得道。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