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一:博望侯既以通西域尊贵 文本二:人与人相与,信义而已矣阅读答案

发布时间: 2022-06-09
文本一:
博望侯既以通西域尊贵,其吏士争上书求使。其使皆贫人子,私县官赍物,欲贱市以私其利。外国亦厌汉使,度汉兵远不能至,而禁其食物以苦汉使。匈奴闻贰师征大宛然遮之贰师兵盛不敢当即遣骑因楼兰侯汉使后过者欲绝勿通时汉军正任文将兵玉门关,捕得生口,知状,以闻。上诏文便道引兵捕楼兰王,将诣阙簿责。王对曰:“小国在大国间,不两层无以自安。愿徙国入居汉地。”上直其言,遣归国。自大宛破后,西域震惧。楼兰王死,匈先闻之,遣其质子安归归,得立为王。汉遣使诏新王令入朝,王辞不至。楼兰最在东垂汉,当白龙堆,乏水草,常主发导,负水担粮,送迎汉使。又数为吏卒所寇,惩艾,不便。通。后复为匈奴反间,数遮杀汉使。骏马监傅介子使大宛,诏因令责楼兰、龟兹。介子谓大将军霍光曰:“楼兰、龟兹数反复而不诛,无所惩艾。介子过龟兹时,其王近就人,易得也。愿往刺之,以威示诸国。”大将军曰:“龟兹道远,且验之于楼兰。”于是白遣之。介子与士卒俱赍金币,扬言以赐外国为名。至楼兰,王意不亲介子。介子阳引去,至其西界:即出金币以示译。译还报王,王贪汉物,来见使者。介子与坐饮,饮酒皆醉。介于谓王曰:“天子使我私报王。”王起,随介子入帐中屏语,壮士二人从后刺之,刃交胸,立死。介子告谕以:“王负汉,罪,天子遣我诛王,当更立弟尉屠耆在汉者。汉兵方至,毋敢动,自令灭国矣!”介子遂斩王安归首,驰传诣阙,县首北阙下。乃立尉屠耆为王,更名其国为鄙善,为刻印章,备车骑辎重。丞相率百官送至横门外,祖而遣之。
臣光曰:王者之于戎狄,叛则讨之,服则舍之。今楼兰王既服其罪,又从而诛之,后有叛者不可得而怀矣。必以为有罪而讨之,则宜陈师鞠旅,明致其罚。今乃遣使者诱以金币而杀之,后有奉使诸国者复可信乎!论者或美介子以为奇功,过矣。
(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汉通西域》)
文本二:
人与人相与,信义而已矣;信义之施,人与人之相与而已矣;未闻以信义施之虎狼与蜂虿也。楼兰王阳事汉而阴为匈奴间,傅介子奉诏以责而服罪。夷狄不知有耻,何惜于一服,未几而匈奴之使在其国矣。傅介子诱其主而斩之,以夺其魄,而寒匈奴之胆,讵不伟哉!
(节选自王夫之《读通鉴论》)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匈奴闻贰师征/大宛欲遮之/贰师兵盛/不敢当/即遣骑因楼兰候汉使后过者/欲绝勿通/
B.匈奴闻贰师征大宛/欲遮之/贰师兵盛/不敢当/即遣骑因楼兰候汉使后过者/欲绝勿通/
C.匈奴闻贰师征大宛/欲遮之/贰师兵盛/不敢当/即遣骑因楼兰候汉使/后过者欲绝勿通/
D.匈奴闻贰师征/大宛欲遮之/贰师兵盛/不敢当/即遣骑因楼兰候汉使/后过者欲绝勿通/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生口,文中指俘虏。统治者多以俘虏充作奴隶,故也用来称奴隶。
B.质子,派往敌方或他国的人质,多为王子或世子等出身贵族的人。
C.祖,古代送别时的一种仪式,祭祀祖先,祈求祖先保佑一路平安。
D.鞠旅,向军队发出出征号令,犹如誓师。“鞠”此处意为“告诫”。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博望侯张骞因出使西域而尊贵,所以申请出使的人增多,而这些使者重小利,私自将官府交给他们的财物据为己有。
B.楼兰处在汉与匈奴间,两边依附,常为汉朝充当向导,送水担粮,送迎使者。后因受到匈奴离间,多次截杀汉使。
C.匈奴抢先一步拥立安归为楼兰王,汉朝命新王入朝,新王推辞不去,于是皇上下诏书捕捉楼兰王,押送长安审讯。
D.傅介子以利诱杀楼兰王,并当众宣告背叛汉朝之罪,而后汉朝改立尉屠耆为王,更改国名为鄯善国,并刻制印章。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介子阳引去,至其西界,即出金币以示译。
(2)介子遂斩王安归首,驰传诣阙,县首北阙下。
14.对于傅介子斩杀楼兰,司马光与王夫之观点有何不同?请简要概括。(3分)


10.(3分)B
11.(3分)C(祖,出行时祭祀路神,祈求路神保佑)
12.(3分)C(捕捉、押送长安审讯的不是安归)
13.(8分)(1)傅介子便假意率兵离去,到了楼兰的西部边界,就拿出黄金布帛给翻译霜。
(2)傅介子就砍下楼兰国王安归的头,用驿马快速送到京都长安,将楼兰国王的头悬挂在宫城北门下。
(每句4分,意思对即可。关键词:(1)阳,引,示;(2)驰传;诣阙;县)
14.(3分)司马光:楼兰已经臣服,再设计诱杀,有损大国信义,傅介子之举不应被过度赞美。王夫之:楼兰不值得信任,不必讲求信义,傅介子斩杀楼兰王是伟大之举。(一条1分,两点3分,意思对即可)



相关阅读
1 于江原文_文言文于江翻译赏析

文言文《于江》选自初中文言文大全,其古诗原文如下: 【原文】 乡民于江,父宿田间,为狼所食。江时年十六,得父遗履,悲恨欲死。 夜俟母寝,潜持铁槌去,眠父所,冀报父优。 【查看全文】

2 贞观二年,隋通事舍人郑仁基女年十六七阅读答案与翻译-《贞观政要·卷二直谏(附)》

贞观二年,隋通事舍人郑仁基女年十六七,容色绝姝,当时莫及。文德皇后访求得之,请备嫔御,太宗乃聘为充华。诏书已出,策使未发。魏徵闻其已许嫁陆氏,方遽进而言曰:陛下为 【查看全文】

3 桓公伐孤竹原文_文言文桓公伐孤竹翻译赏析

文言文《桓公伐孤竹》选自初中文言文大全,其古诗原文如下: 【原文】 管仲、隰朋从于桓公而伐孤竹,春往冬反,迷惑失道。管仲曰:老马之智可用也。乃放老马而随之,遂得道。 【查看全文】

4 《过秦论》中,写秦孝公时期占有有利地势的两句是

(1)《屈原列传》中运用对比手法,从文辞和内涵角度对屈原创作进行评价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2)《过秦论》中,写秦孝公时期占有有利地势的两句是:______,______。 (3)陆游 【查看全文】

5 苏轼的《赤壁赋》中运用借代的手法,描写船儿划破月光下的清波,在月光浮动的水面上逆流

(1)苏轼的《赤壁赋》中运用借代的手法,描写船儿划破月光下的清波,在月光浮动的水面上逆流而上的句子是 , (2)古诗词中,小楼常常作为主人公抒怀的平台,思念、愁苦、感伤 【查看全文】

6 《咏雪》阅读答案与翻译-刘义庆,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咏雪 刘义庆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