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申晟方自临筑垒泚骁将张庭芝引兵大至晟谓诸将曰始吾忧贼潜匿不出今来送死此天赞我不可失也时华州营兵少,贼并力攻之,晟命李演等帅精兵救之。贼败走,演等追之,乘胜入光泰门;再战,又破之。晟复出兵,诸将请待西师至夹攻之。晟曰:“贼数败,已破胆,不乘胜取之,使其成备,非计也。”贼又出战,官军屡捷。晟陈兵于光泰门外,使李演及王佖将骑兵,史万顷将步兵,直抵苑墙。晟先使人夜开苑墙二百余步,比演等至,贼已树栅塞之,自栅中刺射官军,官军不得进。晟怒,叱诸将曰:“纵贼如此,吾先斩公辈矣!”万顷惧,帅众先进,拔栅而入,佖、演引骑兵继之,贼众大溃。姚令言等犹力战,晟命步骑蹙之,且战且前,凡十余合,贼不能支。至白华门,有贼数千骑出官军之背,晟帅百余骑回御之,左右呼曰:“相公来!”贼皆惊溃。
晟屯含元殿前,舍于右金吾仗,命京兆尹李齐运等安慰居人。晟大将高明曜取贼妓,尚可孤军士擅取贼马,晟皆斩之,军中股栗。公私安堵,秋毫无犯,远坊有经宿乃知官军入城者。
(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卷第三十三》)
【注】①藩镇之乱时期,唐德宗仓皇出逃。太尉朱泚接受乱兵拥戴,在长安即位称帝。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丙申/晟方自临筑垒/泚骁将张庭芝引兵大至/晟谓诸将曰/始吾忧贼潜匿/不出/今来送死/此天赞我/不可失也/
B. 丙申/晟方自临筑垒/泚骁将张庭芝/引兵大至/晟谓诸将曰/始吾忧贼潜匿/不出/今来送死/此天赞/我不可失也/
C. 丙申/晟方自临筑垒/泚骁将张庭芝引兵大至/晟谓诸将曰/始吾忧贼潜匿不出/今来送死/此天赞我/不可失也/
D. 丙申/晟方自临筑垒/泚骁将张庭芝/引兵大至/晟谓诸将曰/始吾忧贼潜匿不出/今来送死/此天赞/我不可失也/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通化门,长安城门之一。长安城四面共十二门,如李贺诗中有“十二门前融冷光”。
B. 坊市,原指长安城中纵横交错的笔直街道划分出的规划整齐的区域,文中指作坊。
C. 相公,旧时对人的尊称,多指富贵人家子弟;也可以指宰相。文中是宰相之意。
D. 右金吾,唐代中央十六卫之一,属中央军。左右金吾卫,负责宫中与京城的警卫。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李晟劝说俘虏不要对叛贼忠心耿耿,赏钱赏酒给他们,并将其放回以瓦解叛军。
B. 李晟与诸将商议了作战策略后,又传书给节度使尚可孤等人,限定日期在城下会合。
C. 为了抓住战机,李晟没有等待西师到来以夹击敌人,而是果断出兵,官军屡战屡捷。
D. 李晟惩治不法将士,对百姓秋毫无犯,有的百姓过了一夜后才知道官军已入城。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姚令言等屡遣谍人觇晟进军之期,皆逻骑所获。
(2)纵贼如此,吾先斩公辈矣!
14. 李晟收复长安时,主张避开坊市从苑北进攻,具体原因是什么?请简要说明。
答
10. C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丙申年,李晟正亲临阵地修筑营垒,泌骁将张庭芝带领军队大规模来进攻,李晟对各位将领说:“一开始我担心敌人潜藏营垒里坚守不出战,现在过来送死,这是老天爷在帮助我,机不可失呀!”
“此天赞我”中“我”作“赞”的宾语,之间不可断开,排除BD;
“贼潜匿不出”作“忧”的宾语,“藏匿不出”表达完整的意思,偏正结构,“藏匿”是“不出”的方式,不可断开,排除A。
故选C。
11. B .“文中指作坊”错,应该指长安城中的区域。
12. A .“李晟劝说俘虏不要对叛贼忠心耿耿”错,结合“努力固守,勿不忠于贼也!”可知应该是说不要不忠于叛军,选项曲解文意。
13. (1)姚令言等多次派遣间谍窥探李晟进军的时间,都被巡逻的骑兵所捕获。(2)像这样纵容敌人,我先杀了你们这些人!
14. (1)地方狭窄,惧怕有伏兵,近距离格斗不是官军的优势;(2)苑北是叛贼主力军所在,打败主力震慑敌军;(3)避开坊市从苑北进攻不破坏宫殿不扰乱坊市,一举多得。
【解析】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
(1)“屡遣”,多次派遣;“谍人”,间谍、暗探;“觇”,窥视、观察;“皆为逻骑所获”,被动句。
(2)“纵”,纵容;“如此”,像这样;“公辈”,一类人的统称、你们。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并归纳要点的能力。
由“坊市狭隘,贼若伏兵格斗,非官军之利也”得出答案(1)地方狭窄,惧怕有伏兵,近距离格斗不是官军的优势。
由“今贼重兵皆聚苑中,不若自苑北攻之,溃其腹心,贼必奔亡”得出答案(2)苑北是叛贼主力军所在,打败主力震慑敌军。
由“如此,则宫阙不残,坊市无扰,策之上者也”得出答案(3)避开坊市从苑北进攻不破坏宫殿不扰乱坊市,一举多得。
参考译文:
兴元元年,朱泚更改国号为汉,自称汉元天皇。皇帝诏令晋升李晟为尚书左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李晟大摆军阵,宣称要收复京城。这之前,姚令言等多次派遣间谍窥探李晟进军的时间,都被巡逻的骑兵所捕获。李晟摆出军阵加以引导明示。对他们说:“回去告诉你们的统帅们:努力固守,不要背叛。”都给他们酒喝,并给他们钱财然后放他们回去。于是李晟就带兵到通化门外,耀武扬威后返回。叛军坚守营地不敢出战。李晟召集众位将领,征询进攻的路线(从哪里开始发兵),都请求说:“先攻取外城,占据坊市,然后向北攻打宫殿。”李晟说:“坊市狭窄,贼兵若埋伏士兵近距离与我们打斗,不是官兵的优势呀。现在敌军重兵都聚集在苑中,不如从苑北开始攻打,击溃敌军心腹,贼兵必然奔逃。像这样,那么宫殿不会遭到战火破坏,坊市也不会受到战争干扰,这是上等计策。”各位将领都说:“好。”于是给商州节度使尚可孤等发文书,约定日期在城下聚集。
丙申年间,李晟正亲临阵地修筑营垒,朱泚手下骁将张庭芝带领军队大规模来进攻,李晟对各位将领说:“一开始我担心敌人潜藏营垒里坚守不出战,现在过来送死,这是老天爷在帮助我,机不可失呀。”当时华州营士兵少,敌贼合力攻打它,李晟命令李演等将帅带领精兵去救援华州营。敌军败逃,李演等紧追不舍,乘胜攻入光泰门;第二次作战,又打败敌军。李晟又派军队攻打,众将请求等待西面军队到了后再进攻以便形成夹攻之势。李晟说:“贼寇屡次失败,已吓破胆,不乘胜追取会错失良机,使敌军做好准备,等待不是好办法。”敌军又出战,官军多次取胜。李晟在光泰门外排兵布阵,让李演及王佖率领骑兵,史万顷率领步兵,直奔苑墙。李晟先派人连夜打开苑墙挺进二百多步的距离,等李演等到达,敌军已树起栅栏阻拦,从栅栏中往外刺射官军,官军不能前进。李晟非常生气,叱责众位将领说:“像这样纵容敌人,我先杀了你们这些人!”史万顷畏惧,率众冲锋在前,拔下栅栏进入敌营,王佖、李演带领骑兵紧跟在后,敌军大败纷纷溃逃。姚令言等仍竭尽全力作战,李晟命令步兵骑兵紧跟逼进,且战且进,总共作战十多回合,敌贼不能支撑。到白华门,叛贼中几千骑兵从官军背后冲出,李晟率领一百多骑兵掉转方向进行抵御,身边将领招呼说:“相公来了!”叛贼都惊慌失措溃败而逃。
李晟任职于含元殿前,执掌右金吾仗,命令京兆尹李齐运等安慰家人。李晟手下大将高明曜娶了叛贼的歌女,尚可孤的手下将士擅自夺取叛贼的马,李晟把他们都斩杀了,军中恐惧。朝野都得以安定地生活,军队纪律严明,丝毫不侵犯百姓利益,远坊经过一夜才知官军入城了。
相关阅读
1 《咏雪》阅读答案与翻译-刘义庆,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咏雪 刘义庆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 【查看全文】
2 《过秦论》中,写秦孝公时期占有有利地势的两句是(1)《屈原列传》中运用对比手法,从文辞和内涵角度对屈原创作进行评价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2)《过秦论》中,写秦孝公时期占有有利地势的两句是:______,______。 (3)陆游 【查看全文】
3 桓公伐孤竹原文_文言文桓公伐孤竹翻译赏析文言文《桓公伐孤竹》选自初中文言文大全,其古诗原文如下: 【原文】 管仲、隰朋从于桓公而伐孤竹,春往冬反,迷惑失道。管仲曰:老马之智可用也。乃放老马而随之,遂得道。 【查看全文】
4 于江原文_文言文于江翻译赏析文言文《于江》选自初中文言文大全,其古诗原文如下: 【原文】 乡民于江,父宿田间,为狼所食。江时年十六,得父遗履,悲恨欲死。 夜俟母寝,潜持铁槌去,眠父所,冀报父优。 【查看全文】
5 苏轼的《赤壁赋》中运用借代的手法,描写船儿划破月光下的清波,在月光浮动的水面上逆流(1)苏轼的《赤壁赋》中运用借代的手法,描写船儿划破月光下的清波,在月光浮动的水面上逆流而上的句子是 , (2)古诗词中,小楼常常作为主人公抒怀的平台,思念、愁苦、感伤 【查看全文】
6 贞观二年,隋通事舍人郑仁基女年十六七阅读答案与翻译-《贞观政要·卷二直谏(附)》贞观二年,隋通事舍人郑仁基女年十六七,容色绝姝,当时莫及。文德皇后访求得之,请备嫔御,太宗乃聘为充华。诏书已出,策使未发。魏徵闻其已许嫁陆氏,方遽进而言曰:陛下为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