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一:厉王虐,国人谤王 文本二:郑文贞公魏征寝疾阅读答案与翻译

发布时间: 2023-07-12
文本一:
厉王虐,国人谤王。召公告曰:“民不堪命矣!”王怒,得卫巫,使监谤者。以告,则杀之。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
王喜;告召公曰:“吾能弭谤矣,乃不敢言。”召公曰:“是障之也。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雍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故天子听政,使公卿至于列士献诗,瞽献典,史献书,师箴,瞍赋,朦诵,百工谏,庶人传语,近臣尽规,亲戚补察,瞽、史教诲,耆艾修之,而后王斟酌焉。是以事行而不悖。民之有口也,犹土之有山川也,财用于是,乎出;犹其有原隰衍沃也,衣食于是乎生。口之宣言也,善败于是乎兴。行善而备败,所以阜财用衣食者也。夫民虑之于心而宣之于口成而行之胡可壅也若壅其口,其与能几何 ”
王弗听,于是国人莫敢出言。三年,乃流王于彘。
节选自《国语·召公谏厉王止谤》
文本二:
郑文贞公魏征寝疾,上遣使者问讯,赐以药饵。又遣中郎将李安俨宿其第,动静以闻。上复与太子同至其第,指衡山公主欲以妻其子叔玉。戊辰,征薨,命百官九品以上皆赴丧,给羽葆鼓吹,陪葬昭陵。其妻裴氏曰:“征平生俭素,今葬以一品羽仪,非亡者之志。”悉辞不受,以布车载柩而葬。上登苑西楼,望哭尽哀。上思征不已,谓侍臣曰:“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今魏征殂逝,遂亡一镜矣!征亡后,朕遣人至宅,就其书函得表一纸,始立表草,字皆难识,唯前有数行,稍可分辩,云:‘天下之事,有善有恶。任善人则国安,用恶人则国乱。公卿之内,情有爱憎,憎者唯见其恶,爱者唯见其善,爱憎之间,所宜详慎。若爱而知其恶,憎而知其善,去邪勿疑,任贤勿贰,可以兴矣。’其遗表如此。然在朕思之,恐不免斯事,公卿侍臣可书之于笏,知而必谏也。”
节选自《旧唐书·魏征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夫民虑之于心/而宣之于口/成而行之/胡可/壅也
B.夫民虑之/于心而宣之/于口成而行之/胡可/壅也
C.夫民虑之于心/而宣之于口/成而行之/胡可壅也
D.夫民虑之/于心而宣之/于口成而行之/胡可壅也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道路以目”与“数目项王”(《鸿门宴》)中的“目”字的意思相同。
B.“若壅其口”与“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谏太宗十思疏》)中的“壅”字的意思相同。
C.“以铜为镜”与“不赂者以赂者丧”(《六国论》)中的“以”字的意思不同。
D.“任贤勿贰”与“且贰于楚也”(《烛之武退秦师》)中的“贰”字的意思相同。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召公认为,天子应该广泛地听取臣民的意见,然后斟酌取舍,唯有如此,国家政事得以实行且不会违背常理。
B.召公认为,天子应该鼓励百姓把考虑的事情说出来,强行堵住百姓的嘴并不是正确的为政之道。
C.唐太宗为了缓解魏征的病情,将衡山公主嫁给了魏征的儿子,在魏征去世后,又用一品官的礼仪安葬了他。
D.魏征认为,朝廷大臣之中,君主对他们的感情有爱有憎,这是正常的,但不应以自己的喜好为任用的标准。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口之宣言也,善败于是乎兴。
(2)今魏征殂逝遂亡一镜矣!
14.中国历史上有很多进谏成功的案例,请联系所学,并结合以上材料,分别从臣子和君主的角度简析进谏成功的原因。(3分)


10.(3分)C(夫民虑之于心,而宣之于口,成而行之,胡可壅也。)
11.(3分)A(“道路以目”的“目”为名词,意为“眼睛”;“数目项王”的“目”为动词,意为“使眼色”。)
12.(3分)C(原文为“指衡山公主欲以妻其子叔玉”“悉辞不受,以布车载柩而葬”。)
13.(8分)(1)(百姓)用口发表言论,政事的好坏成败在这里体现出来。(共4分;译出大意2分,“宣言”“兴”各1分;意思对即可)(2)现在魏征去世,(我)就失去了一面镜子。(共4分;译出大意2分,“殂逝”“亡”各1分;意思对即可)
14.(3分)臣子:对国家和君主忠心,敢于指出君王的过失;讲究进谏的策略。君主:信奉兼听则明的治政原则,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如《邹忌讽齐王纳谏》中邹忌以自身为喻,委婉劝谏,齐王虚心采纳。(每点1分,若答其它,言之有理亦可酌情给分。)

[附]参考译文
文本一:
周厉王暴虐,国人指责厉王的过失。召公告诉厉王说:“人民忍受不了您的政令了。”厉王大怒,找来卫国的巫师,命他监察指责者。卫巫将指责者告诉厉王,厉王就将其杀死。国人没有人敢再说话,在路上遇见了,只是彼此用眼睛看看而已。厉王大喜,告诉召公说:“我能够止息指责了,国人不敢说话了。”召公说:“这是把人民的口堵住了。堵人民的口,后果比堵塞大河还要严重。大河因壅塞而溃决,一定会淹死很多人,堵人民的口也是这样。所以,治水的人要排除壅塞,使之畅流,治民的人要宣导人民,让他们说话。因此,天子处理政事,要让公卿、大夫、士奉献讽谏诗歌,乐师向天子进献乐曲,史官献书,小师进献箴言,盲人朗诵讽谏诗篇,青光眼的乐师也参与诵读,各类工匠进谏,平民托人将意见带给天子,左右侍卫大臣进陈规谏,天子的同宗大臣弥补督察,替史以天道史事教诲,师傅老臣修伤政令,而后天子对各种意见进行斟酌,因此天子的一切行事才不至于与情理相违背。人民有口,就如同土地有山川,财富用度就是从山川生产出来的。土地有原、隰、衍、沃,衣食才从此产生。(百姓)用口发表言论,政事的好坏成败在这里体现出来。人民认为好的就推行,人民认为坏的就防范,才能使人民的衣食财用大大增多。人民先在心里考虑而后说出口,君王认为可行就推行它,怎么能够堵塞呢?如果把他们的口堵住了,赞同的人又有多少呢?"厉王不听。于是国人没有人敢说话。三年之后国人便把厉王流放到彘地。
文本二:
郑文贞公魏征卧病不起,太宗派人前去问讯,赐给他药饵。又派中郎将李安俨在魏征的宅院里留宿,一有动静便立即报告。太宗又和太子一同到其住处,指着衡山公主,想要将她嫁给魏征的儿子魏叔玉。戊辰(十七日),魏征去世,太宗命九品以上文武百官均去奔丧,赐给手持羽葆的仪仗队和吹鼓手,陪葬在昭陵。魏征的妻子说:“魏征平时生活简朴,如今用鸟羽装饰旌旗,用一品官的礼仪安葬,这并不是死者的愿望。”全都推辞不受,仅用布蒙上车子载着棺材安葬。太宗登上禁苑西楼,望着魏征灵车痛哭,非常悲哀。太宗不停地思念魏征,对身边的大臣说:“人们用铜做成镜子,可以用来整齐衣帽;将历史做为镜子,可以观察到历朝的兴衰隆替;将人比做一面镜子,可以确知自己行为的得失。现在魏征去世,(我)就失去了一面镜子。魏征去世后,我派人到他家中,从他书箱里找到一页奏疏,刚刚写成草稿,字迹难以辨认,只有开头几行,可以看得清楚,写道:‘天下的事物有善有恶。任用善人国家就得以安宁,任用恶人,国家就会发生动乱。朝廷大臣中,君主对他们的感情有爱有憎,对憎恶的人往往只看到他的缺点,而对喜爱的人往往只看到他的长处,爱憎之间,是应该仔细谨慎的。如果喜爱一个人能看到他的缺点,而憎恨一个人又能看到他的长处,斥退邪恶的小人大胆果敢,任用贤良之人不怀猜疑,那么,国家就可以兴盛发达。’他留下的奏章就是这样写的。而在我看来,恐怕难免犯这样的错误,公卿近臣们可以将他的话写在笏板上,知道我的过失就一定要规谏啊。”



相关阅读
1 逢蒙学射于羿,尽羿之道阅读答案与翻译

逢蒙学射于羿,尽羿之道,思天下惟羿为愈己,于是杀羿。孟子曰:是亦羿有罪焉。公明仪曰:羿若无罪焉。曰:薄乎云尔,恶得无罪?郑人使子濯孺子侵卫,卫使庾公之斯追之。子濯 【查看全文】

2 《忠义水浒传》序 阅读答案与翻译

《忠义水浒传》序 (明)李贽 太史公曰:《说难》《孤愤》,贤圣发愤之所作也。由此观之,古之贤圣,不愤则不作矣。不愤而作,譬如不寒而颤,不病而呻吟也,虽作何观乎?《水浒 【查看全文】

3 《猫说》阅读答案与翻译-[明]薛瑄

猫说 [明]薛瑄 余家苦鼠暴,乞诸人,得一猫。形魁然大,爪牙铦①且利。余私计鼠暴当不复虑矣。以其未驯也,絷维②以伺,候其驯焉。 群鼠闻其声,相与窥其形,类有能者;恐其噬己 【查看全文】

4 齐景公与晏婴来适鲁,景公问孔子曰阅读答案与翻译

齐景公与晏婴来适鲁,景公问孔子曰:昔秦穆公国小处辟,其霸何也?对曰:秦国虽小其志大处虽辟行中正身举五羖①爵之大夫起累绁之中与语三日授之以政以此取之,虽王可也,其霸 【查看全文】

5 于谦传原文_文言文于谦传翻译赏析

文言文《于谦传》出自栏目《文言文大全》,其诗文如下: 【原文】 于谦,字廷益,钱塘人。生七岁,有僧奇之曰:他日救时宰相也。举永乐十九年进士。宣德初,授御史。奏对,音 【查看全文】

6 裴邃传原文_文言文裴邃传翻译赏析

文言文《裴邃传》出自栏目《文言文大全》,其诗文如下: 【原文】 裴邃字深明,河东闻喜人。邃十岁能属文,善《左氏春秋》。梁天监初,除后军谘议参军。邃求边境自效,以为庐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