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臣》阅读答案与翻译-[明]黄宗羲

发布时间: 2022-04-14
原臣
[明]黄宗羲
有人焉,视于无形,听于无声,以事其君,可谓之臣乎?曰:否。杀其身以事其君,可谓之臣乎?曰:否。夫视于无形,听于无声,资于事父也;杀其身者,无私之极则也,而犹不足以当之,则臣道如何而后可?曰:缘夫天下之大,非一人之所能冶,而分冶之以群工。故我之出而仕也,为天下,非为君也;为万民,非为一姓也。吾以天下万民起见,非其道,即君以形声强我,未之敢从也,况于无形无声乎!非其道,即立身于其朝,未之敢许也,况于杀其身乎!不然,而以君之一身一姓起见,君有无形无声之嗜欲,吾从而视之、听之,此宦官宫妾之心也;君为已死而为己亡,吾从而死之亡之,此其私昵者之事也。是乃臣不臣之辨也。
世之为臣者,昧于此义,以谓臣为君而设者也。君分吾以天下,而后治之;君授吾以人民,而后牧之。视天下人民,为人君橐中之私物。今以四方之劳扰,民生之憔悴,足以危吾君也,不得不讲治之牧之之术。苟无系于社稷之存亡,则四方之劳扰,民生之憔悴,虽有诚臣,亦以为纤芥之疾也。夫古之为臣者,于此乎,于彼乎?
盖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是故桀、纣之亡,乃所以为治也;秦政、蒙古之兴,乃所以为乱也;晋、宋、齐、梁之兴亡,无与于治乱者也。为臣者,轻视斯民之水火,即能辅君而兴,从君而亡,其于臣道,固未尝不背也。
夫治天下犹曳大木然,前者唱邪,后者唱许,君与臣共曳木之人也若手不执绋足不履地曳木者唯娱笑于曳木者之前从曳本者以为良而曳木之职荒矣。
嗟乎!后世骄君自恣,不以天下万民为事。其所求乎草野者,不过欲得奔走服役之人。乃使草野之应于上者,亦不出夫奔走服役,一时免于寒饿,遂感在上之知遇,不复计其礼之备与不备,跻之仆妾之间,而以为当然。万历初,神宗之待张居正,其礼稍优。此于古之师傅,未能百一,当时论者骇然,居正之受无人臣礼。夫居正之罪,正坐不能以师傅自待,听指使于仆妾,而责之反是,何也?是则耳目浸淫于流俗之所谓臣者,以为鹄矣,又岂知臣之与君,名异而实同耶?
1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资于事父也资:资助
B.即君以形声强我强:强迫
C.亦以为纤芥之疾也纤芥:细小
D.不复计其礼之备与不备计:考虑
1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故我之出而仕也,予之及于死者
B.是乃臣不臣之辨也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C.君分吾以天下不赂者以赂者丧
D.当时论者骇然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
1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臣的职责是为民为天下而不为一姓,能察言观色领会君王心意甚至为国君牺牲生命的臣子并不能称为人臣。
B.作者分析了臣下盲从君主的情形,认为在考虑天下万民利益的前提下,君臣名异而实同,并非主人与仆妾关系。
C.明神宗对张居正的礼遇,当时论者感到吃惊,并为张居正打抱不平,认为这种礼遇不及古代对老师礼遇的百分之一。
D.文章观点鲜明,逻辑性强,多运用比喻举例等手法分析了君臣的关系,对封建专制政体进行了批判,思想深刻。
17.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3分)
君与臣共曳木之人也若手不执绋足不履地曳木者唯娱笑于曳木者之前从曳木者以为良而曳木之职荒矣。
1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8分)
(1)非其道,即立身于其朝,未之敢许也,况于杀其身乎!(4分)
(2)世之为臣者,昧于此义,以谓臣为君而设者也。(4分)


14.A.解析:资:取用
15.A.解析:A取独。B项,副词,表判断,是/副词,竟然;C项,介词,把/介词,因为;D项,代词,……的人/助词,无义)
16.C.解析:“并为张居正打抱不平,这种礼遇不及古代对老师礼遇的百分之一”是作者的观点。
17.君与臣共曳木之人也/若手不执绵/足不履地/曳木者唯娱笑于曳木者之前/从曳木者以为良/而曳木之职荒矣。(错一处扣0.5分,扣完为止)
18.(1)不符合为君之道,即使站立在他的朝廷上为官,我也不敢答应,何况是为君而死呢!
(非、宾语前置、况……乎各1分,句顺1分)
(2)世上作为臣下的不明白此中的道理,认为臣下是为国君设立的。(昧、以谓、判断句式1分,,句顺1分)

【参考译文】
有这样一个人,哪怕对方看到的东西,听到的声音不通过语言和容色表达出来,也能体察到对方的心意,用这样的方式来侍奉国君,可以说是臣下吗?答:不是。舍掉了自己的生命为国君服务,可以说是臣下吗?答:不是。没有明确的表示,也能体察到对方的心意,那是取用来侍奉自己的父亲的:为国君献出了自己的生命,是无私的最高境界。但是还不足以称得上臣下,那么做臣的标准如何才算可以呢?答:因为国家如此之大,不是一个人所能治理得了的,因而分担给群臣去治理。所以我的出来做官是为了天下,不是为了
国君:为了人民百姓,不是为了国君一姓。我为天下万民着想,不符合为君之道,即使君主有明确的表示强迫我去做某事,我也不能去服从他,何况那没有明确的表示呢!不符合为君之道,即使站立在他的朝廷上为官,我也不能答应,何况是为君而死呢!如果不是这样的话,而是为国君的一人一姓起见,如果国君有不直接通过语言或容色表达出来的欲望,我体察到他的心意并服从他,这是宦官和宫妾的心态啊;国君为自己死或者为自己出逃,我跟从着他死或者跟从着他出逃,这是君主所宠幸人和亲近人的私事。这就是国君的臣下和不是他的臣下的宦官宫妾的区别。
世上作为臣下的不明白此中的道理,认为臣下是为国君设立的。国君把天下分给我,然后叫我去治理它,国君授给我人民让我去管理他们,把天下人民当作国君口袋里的私有物。现在因为各地扰乱不停,人民的生活艰难困苦,已经达到了危及我的国君的地步,不得不研究统治和管理他们的方法。如果没有威胁到王朝的存亡,那么各地的扰乱,民生的艰难困苦,即使在忠于自己职责的臣下眼里,也认为这是微不足道的小毛病。古代的作为臣下的人,是在于只关心国君的存亡呢,还是在于首先关心人民的忧乐呢?
天下的治理和扰乱,不在于某一姓之人的兴亡,而在于万民的忧愁和欢乐。因此暴君夏桀、商纣的灭亡,是促成天下成为治理的原因;秦始皇、元朝的兴起,却是促成天下进入乱世的原因;东晋、南朝宋、齐、梁这些国家的兴亡,与天下的治乱没有关系。做臣下的人轻视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的老百姓,即使能辅助国君立国,跟随国君去可,他对于做臣下的道理未尝不是背离的。



相关阅读
1 《过秦论》中,写秦孝公时期占有有利地势的两句是

(1)《屈原列传》中运用对比手法,从文辞和内涵角度对屈原创作进行评价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2)《过秦论》中,写秦孝公时期占有有利地势的两句是:______,______。 (3)陆游 【查看全文】

2 桓公伐孤竹原文_文言文桓公伐孤竹翻译赏析

文言文《桓公伐孤竹》选自初中文言文大全,其古诗原文如下: 【原文】 管仲、隰朋从于桓公而伐孤竹,春往冬反,迷惑失道。管仲曰:老马之智可用也。乃放老马而随之,遂得道。 【查看全文】

3 《咏雪》阅读答案与翻译-刘义庆,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咏雪 刘义庆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 【查看全文】

4 苏轼的《赤壁赋》中运用借代的手法,描写船儿划破月光下的清波,在月光浮动的水面上逆流

(1)苏轼的《赤壁赋》中运用借代的手法,描写船儿划破月光下的清波,在月光浮动的水面上逆流而上的句子是 , (2)古诗词中,小楼常常作为主人公抒怀的平台,思念、愁苦、感伤 【查看全文】

5 贞观二年,隋通事舍人郑仁基女年十六七阅读答案与翻译-《贞观政要·卷二直谏(附)》

贞观二年,隋通事舍人郑仁基女年十六七,容色绝姝,当时莫及。文德皇后访求得之,请备嫔御,太宗乃聘为充华。诏书已出,策使未发。魏徵闻其已许嫁陆氏,方遽进而言曰:陛下为 【查看全文】

6 于江原文_文言文于江翻译赏析

文言文《于江》选自初中文言文大全,其古诗原文如下: 【原文】 乡民于江,父宿田间,为狼所食。江时年十六,得父遗履,悲恨欲死。 夜俟母寝,潜持铁槌去,眠父所,冀报父优。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