②五年,高祖与诸侯兵共击楚军,与项羽决胜垓下。项羽卒闻汉军之楚歌,以为汉尽得楚地,项羽乃败而走,是以兵大败。
③正月,诸侯及将相相与共请尊汉王为皇帝。天下大定。高祖都洛阳,诸侯皆臣属。
④高祖置酒雒阳南宫。高祖曰:“列侯诸将无敢隐朕,皆言其情。吾所以有天下者何?项氏之所以失天下者何?”高起、王陵对曰:“陛下慢而侮人,项羽仁而爱人。然陛下使人攻城略地,所降下者因以予之,与天下同利也。项羽妒贤嫉能,有功者害之,贤者疑之,战胜而不予人功,得地而不予人利,此所以失天下也。”高祖曰:“公知其一,未知其二。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於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餽饟,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
⑤六年,十二月,人有上变事告楚王信谋反,上问左右,左右争欲击之。后十余日,封韩信为淮阴侯,分其地为二国。
⑥十二年,十月,高祖已击布军会甀,布走,令别将追之。高祖还归过沛留置酒沛宫悉召故人父老子弟纵酒发沛中兒得百二十人教之歌。酒酣,高祖击筑,自为歌诗曰:“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令兒皆和习之。高祖乃起舞,慷慨伤怀,泣数行下。谓沛父兄曰:“游子悲故乡。吾虽都关中,万岁後吾魂魄犹乐思沛。且朕自沛公以诛暴逆,遂有天下,其以沛为朕汤沐邑,复其民,世世无有所与。”汉将别击布军洮水南北,皆大破之,追得斩布鄱阳。十一月,高祖自布军至长安。高祖击布时,为流矢所中,行道病。
⑦卢绾与数千骑居塞下候伺,幸上病愈自入谢。四月甲辰,高祖崩长乐宫。卢绾闻高祖崩,遂亡入匈奴。丙寅,葬。群臣皆曰:“高祖起微细,拨乱世反之正,平定天下,为汉太祖,功最高。”上尊号为高皇帝。
(选自《史记•高祖本纪》,有删节)
(1)下列加点字的解释相同的一项是
A.诸侯皆臣属
若属皆且为所虏
B.不绝粮道
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C.世世无有所与
与赢而不助五园也
D.拨乱世反之正
共存君兴国而欲反复之
(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高祖还/归过沛/留置酒沛宫/悉召故人/父老子弟纵酒/发沛中儿得百二十/人教之歌
B.高祖还归/过沛/留/置酒沛宫/悉故人父老子弟纵酒/发沛中儿得百二十人/教之歌/
C.高祖还/归过沛/留/置酒沛宫/悉召故人父老子弟/纵酒发沛中儿得百二十人/教之歌
D.高祖还归/过沛/留置酒沛宫/悉召故人/父老子弟/纵酒发沛中儿得百二十人/教之歌
(3)下列对文中加横线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侯,帝王对贵戚功臣封赐的一种爵位。周代开始有公侯伯子男等五种爵位,后来爵位制度往往因时而异。
B.汤沐邑,指在古代诸侯王朝见天子时,天子在京城附近拨出赐予诸侯以供其住宿及斋戒沐浴费用的城邑。
C.崩,是指帝王或王后死。古代对不同身份人的死有不同说法,诸侯死称“薨”,大夫死称“卒”,士死称“不禄”,庶人死称“死”。
D.本纪,纪传体史书中帝王的传记,按年月时间记述帝王的言行和政绩。《史记》全书共一百三十篇,其中“本纪”十篇。
(4)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项羽卒闻汉军之楚歌,以为汉尽得楚地,项羽乃败而走,是以兵大败。
②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5)根据第④节,简要概括刘邦的形象特点。
答
(1)D(A.属:动词,臣属,归顺;名词,这类人。
B.绝:动词,断绝,阻断;动词,横渡,渡过。
C.与:动词,纳税服役;动词,结交、亲附。
D.反:都是动词,扭转、挽救。)
(2)B.译文:高祖回京途中,路过沛县时停留下来。在沛宫置备酒席,把老朋友和父老子弟都请来一起纵情畅饮。挑选沛中儿童一百二十人,教他们唱歌。
(3)D.“‘本纪’十篇”错误,“本纪”共十二篇。
(4)①项羽的士兵听到汉军中传来楚歌,以为汉军已经完全占领了楚地,项羽就战败逃跑,因此楚军全部溃败。
②(我)派遣将领把守函谷关的原因,是为了防备其他盗贼的侵入和不同寻常事故的发生。
(5)知人善任,自知之明,慷慨大方,傲慢无理。
参考译文:
高祖是沛郡丰邑县中阳里人,姓刘,字季。
汉五年(前202),高祖和诸侯军共同进攻楚军,在垓下与项羽决战。项羽的士兵听到汉军唱起了楚地的歌,以为汉军已经完全占领了楚地,项羽于是战败逃走,楚军因此全部崩溃。
正月,诸侯及将相们共同尊请汉王为皇帝。天下平定之后,高祖定都洛阳,诸侯都归顺了。
高祖在洛阳南宫摆设酒宴。高祖说:“列侯和各位将领,你们不能瞒我,都要说真心话。我之所以能取得天下,是因为什么呢?项羽之所以失去天下,又是因为什么呢?”高起、王陵回答说:“陛下傲慢而且好侮辱别人;项羽仁厚而且爱护别人。可是陛下派人攻打城池夺取土地,所攻下和降服的地方就分封给人们,跟天下人同享利益。项羽却妒贤嫉能,有功的就加害人家,有才能的就怀疑人家,打了胜仗不给人家授功,夺得了土地不给人家好处,这就是他失去天下的原因。”高祖说:“你们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如果说运筹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我比不上张良;镇守国家,安抚百姓,供给粮饷,保证运粮道路不被阻断,我比不上萧何;统率百万大军,战则必胜,攻则必取,我比不上韩信。这三个人都是人中的俊杰,我却能够使用他们,这就是我能够取得天下的原因所在。项羽虽然有一位范增却不能用,这就是他被我擒获的原因。”
汉六年,十二月,有人告发楚王韩信谋反,高祖问左右的侍臣,侍臣都争相想要击杀韩信。后来过来十多天,封韩信为淮阴侯,把他的封地分为两个部分。
汉十二年,十月,高祖已经在会甀击败黥布的军队,黥布逃跑,派别的将领追击他。高祖回京途中,路过沛县时停留下来。在沛宫置备酒席,把老朋友和父老子弟都请来一起纵情畅饮。挑选沛中儿童一百二十人,教他们唱歌。酒喝得正痛快时,高祖自己弹击着筑琴,唱起自己编的歌:“大风刮起来啊云彩飞扬,声威遍海内啊回归故乡,怎能得到猛士啊守卫四方!”让儿童们跟着学唱。于是高祖起舞,情绪激动心中感伤,洒下行行热泪。高祖对沛县父老兄弟说:“远游的赤子总是思念着故乡。我虽然建都关中,但是将来死后我的魂魄还会喜欢和思念故乡。而且我开始是以沛公的身份起兵讨伐暴逆,终于取得天下,我把沛县作为我的汤沐邑,免除沛县百姓的赋税徭役,世世代代不必纳税服役。”汉将在洮水南北击杀黥布,都大败他,追得斩杀黥布于鄱阳。十一月,高祖从黥布的军队回到长安。高祖追击黥布的时候,被流箭射中,行军途中生病。
卢绾与几千骑兵在塞下守护,幸而高祖病痊愈后自己去谢罪。四月甲辰,高祖在长乐宫驾崩。卢绾听说高祖驾崩,就逃入匈奴,丙寅,高祖入葬。群臣都说:“高祖出身低微,平定乱世回到正途,平定天下,是汉朝太祖,功劳最高。”尊称为高皇帝。
相关阅读
1 【甲】晋太元中【乙】先生不知何许人也阅读答案与翻译-
【甲】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 【查看全文】
2 江淹字文通,济阳考城人也阅读答案与翻译江淹宇文通,济阳考城人也。少孤贫好学,沉靖少交游。起家南徐州从事,转奉朝请。寻举南徐州秀才,对策上第,转巴陵王国左常侍。景素为荆州,淹从之镇。少帝即位,多失德。景 【查看全文】
3 虎求百兽而食之原文_文言文虎求百兽而食之翻译赏析文言文《虎求百兽而食之》选自初中文言文大全,其古诗原文如下: 【原文】 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狐曰:子无敢食我也! 天帝使我长百兽,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子以我为不 【查看全文】
4 萧望之传原文_文言文萧望之传翻译赏析文言文《萧望之传》出自栏目《文言文大全》,其诗文如下: 【原文】 萧望之字长倩,东海兰陵人也,好学,治《齐诗》,京师诸儒称述焉。是时,大将军霍光秉政,长史丙吉荐儒生 【查看全文】
5 王履吉墓志铭阅读答案-文征明王履吉墓志铭 文征明 呜呼悲哉!王君已矣,不可作矣!君文学艺能,卓然名家,而出其绪余,为明经试策,宏博奇丽,独得肯綮,御史按试,辄褒然举首,一时声称甚藉,隐为三吴之望。 【查看全文】
6 归钺,早丧母,父娶后妻阅读答案与原文翻译归钺①,早丧母,父娶后妻,生子,由是失爱。家贫,母即喋喋②罪过钺,父大怒逐之。钺数③困,匍匐道中。比归,母又复杖之,屡濒于死。钺依依④户外,俯首窃⑤泪下,族人莫不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