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选自《梁书·儒林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天监四年/初置五经博士/各开馆教授/以植之兼五经博士/植之馆在潮沟/生徒常百数/植之讲五馆/生必至/听者千余人/
B.天监四年初置五经/博士各开馆教授/以植之兼五经博士/植之馆在潮沟/生徒常百数/植之讲五馆/生必至/听者千余人/
C.天监四年/初置五经博士/各开馆教授/以植之兼五经博士/植之馆在潮沟/生徒常百数/植之讲/五馆生必至/听者千余人/
D.天监四年初置五经/博士各开馆教授/以植之兼五经博士/植之馆在潮沟/生徒常百数/植之讲/五馆生必至/听者千余人/
1l.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衣冠”常指古代士以上的人穿戴的衣帽,代指缙绅士大夫,文中指文明教化。
B.“五礼”指祭祀的吉礼,灾荒的凶礼,军旅的军礼,宾客的宾礼,冠婚的嘉礼。
C.《庄》《老》是记录庄子和老子思想的道家著作,又称《南华经》和《道德经》。
D.“起家”可指出身,也可指兴家立业,在文中指从家中被征召出来,授以官职。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梁高祖心忧天下,大力恢复儒学。面对儒学衰落的境况,高祖深为忧虑,下诏寻求学问渊博的大儒,派遣博士祭酒到各州郡建立学校。
B.严植之颇有才学,受到朝廷重用。他精通道、儒之学,既能谈论老庄的玄理,又能解读儒家的经典著作;被朝廷召用,多年兼任博士。
C.严植之淳朴忠厚,遵孝礼守道义。他不以自己的长处傲视别人;父亲去世,他二十三年只吃蔬食;广汉王被诛,他赤脚为之送丧并建冢。
D.严植之生性仁慈,多行仁义之举。他总默默地做善事,坚持不懈;救治病人从不问姓名,有的死后严植之还为之安葬,有的给以钱粮遣送回家。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亲屈舆驾,释奠于先师先圣,申之以讌语,劳之以束帛。
译文:(2)妻子困乏,既卒,丧无所寄,生徒为市宅,乃得成丧焉。
10.答案C命题透析
11.答案B命题透析思路点拨
12.答案D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本题考查理解文中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
凶礼不单指灾荒,一般指丧葬;嘉礼也不单指冠婚,还有宴饮之礼等。
命题透析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以及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思路点拨原文有“植之问其姓名,不能答”,“救治病人从不问姓名”说法不当。
13.命题透析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的能力。
答案(1)(高祖)亲自枉驾屈尊,(到学校)向先师先圣释酒奠祭,用轻松的话语反复勉励他们,用成匹的绢帛慰勉他们。(关键词“屈”“申”“劳”的翻译各1分,大意2分)
(2)妻子和孩子的生活困难,严植之夕匕后,丧柩没有寄放的地方,他的学生为他家买了宅院,这才得以完成丧葬事宜。(关键词“妻子…市…乃”的翻译各1分,大意2分)
参考译文
汉代末年,政局动乱,儒家之道于是衰落了。从这以后中原动乱以至沦陷,文明礼教全都败坏。高祖为帝之后,深深为这种状况忧虑,下诏搜求学问渊博的大儒,整饬五礼,核定六律,修改历法,校正权衡。分别派遣博士祭酒到各州郡建立学校。(高祖)亲自枉驾屈尊,(到学校)向先师先圣释酒奠祭,用轻松的话语反复勉励他们,用成匹的绢帛慰勉他们。当时出名的儒者,名列俊彦人选首当严植之等人。严植之,字孝源,建平秭归人。从小精通《庄子》《老子》,能够谈论老、庄的玄理,对《丧服》《孝经》《论语》有很精妙的理解。到成年以后,他广泛研读郑氏所注的《礼》《周易》《毛诗》《左氏春秋》。他性情淳朴孝敬,恭谨厚道,不凭自己的长处凌驾别人之上。严植之少年时候父亲去世,因而二十三年间只食用蔬菜,后来因为患上了风寒病,才改变只用蔬食的习惯。齐永明年间,他初出仕任庐陵王国侍郎,升任广汉王国右常侍。广汉王被诛,国中之人没有谁敢去处理广汉王的尸身,严植之一个人赶去哭吊,亲手办理殡殓广汉工的事情,赤着脚把丧枢送往墓地,下葬后又为广汉王建造墓冢,埋葬之事办完才回家,当时人认为严植之很讲求义:,建武年间,严植之迁任员外郎、散骑常侍。不久又任康乐侯相,在县任职期间为官廉洁,百姓、属下官吏都称颂他。高祖下诏征求通晓古今学识渊博的儒者研究五礼,有司上奏,严植之可以研究凶礼。天监四年,开始设置《五经》博士,各经博士都开设学馆教授学生,命严植之兼《五经》博士。严植之学馆设在潮沟,学生常有数百人。严植之主讲解经义,五馆的学生一定都来,听他讲授的有一千余人。天监六年,严植之迁任抚军记室参军,还兼任博士。天监七年,严植之在学馆去世,死时五十二岁。严植之从患病以后,就不肯接受俸禄,妻子和孩子的生活困难,严植之死后,丧柩没有寄放的地方,他的学生为他家买了宅院,这才得以完成丧葬事宜。严植之生性仁慈,喜欢不声不响地干善事,即使在众人不知道的情况下,也未曾懈怠。严植之年轻时曾在山中赶路,见到一个患病的人,严植之问那个病人的姓名,病人不能回答,严植之于是把那病人放上车,载着他一同回家,为他请医抓药,病人过了六天就死了,严植之又为他买棺殡殓,到最终也不知道病人是什么人。严植之曾沿着栅塘行路,见到一个病入躺在堤旁,严植之下车向病人了解情况,病人自己说是姓黄,家本来在荆州,为人做佣工,患上了病,病已经很重而且危险,雇用他的船主将要开船的时候,把他丢在岸上。严植之内心十分同情他,就把他用车载回家,为他治病,过了一年姓黄的人病已痊愈,他请求终身做严植之的奴仆来报答严植之的大恩。严植之不肯接受,而且送钱送粮给他,让他回家。严植之像这样的仁义之举很多。
相关阅读
1 宋·苏轼《魏武帝论》唐·朱敬则《魏武帝论》阅读答案与翻译
文本一: 世之所谓智者,知天下之利害,而审乎计之得失,如斯而已矣。此其为智犹有所穷。唯见天下之利而为之,唯其害而不为,则是有时而穷焉,亦不能尽天下之利。古之所谓大智 【查看全文】
2 苏轼《赤壁赋》中用“___,__”两句表现出客吹洞箫的音乐效果(1)鹰击长空,鱼翔浅底,__________。(《沁园春长沙》) (2)熊咆龙吟殷岩泉,__________。(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3)苏轼《赤壁赋》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现出客吹洞 【查看全文】
3 孔子见齐景公原文_文言文孔子见齐景公翻译赏析文言文《孔子见齐景公》选自初中文言文大全,其古诗原文如下: 【原文】 君子之自行也,动必缘义,行必诚义。孔子见齐景公,景公致廪丘以为养。孔子辞不受,入谓弟子曰:吾闻 【查看全文】
4 唐歌词多宫体,又皆极力为之阅读答案与翻译唐歌词多宫体,又皆极力为之。自东坡一出,情性之外不知有文字,真有一洗万古凡马空气象。虽时作宫体,亦岂可以宫体概之?人有言乐府本不难作,从东坡放笔后便难作,此殆以工 【查看全文】
5 陆游书房阅读答案与翻译陆游书房 吾室之内,或栖于椟,或陈于前,或枕籍于床,俯仰四顾无非书者。吾饮食起居疾病呻吟悲忧愤叹未尝不与书俱。宾客不至,妻子不觌,而风雨雷雹之变有不知也。间有意欲起 【查看全文】
6 自余为僇人,居是州,恒惴栗阅读答案与翻译-《始得西山宴游记》自余为僇人,居是州,恒惴栗。其隙也,则施施而行,漫漫而游。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幽泉怪石,无远不到。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意有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