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泉亭记阅读答案与翻译-[明]刘基

发布时间: 2023-07-19
饮泉亭记
[明]刘基
昔司马氏有廉臣焉,曰吴君隐之,出刺广州,过贪泉而饮之,赋诗曰:“古人云此水,一歃杯千金。试使夷齐饮,终当不易心。”其后,隐之卒以廉终其身,而后世之称廉者,亦必曰“吴刺史”焉。有元宪副吴君为广西时,名其亭曰“饮泉”,慕刺史也,而宪副之廉,卒与刺史相先后。
至正十四年,宪副之孙以时,以故征士京兆杜君伯原所书“饮泉亭”三字,征予言。予旧见昔人论刺史饮泉事,或病其为矫心,甚不以为然。夫君子以身立教,有可以植正道,遏邪说,正人心,扬公论,皆当见而为之,又何可病而讥之哉?
人命之修短系乎天不可以力争也而行事之否臧由乎己人心之贪与廉自我作之岂外物所能易哉向使有泉焉,曰饮之者死,我乃奋其不畏之气,冒而饮之,死非我能夺也,而容有死之理而强饮焉,是矫也,是无益而沽名也,则君子病而不为之矣。大丈夫之心,仁以充之,礼以立之,驱之以刀剑而不为不义屈,临之以汤火而不为不义动,夫岂一勺之水所能幻移哉?
人之好利与好名,皆蛊于物者也,有一焉,则其守不固,而物得以移之矣。若刺史,吾知其决非矫以沽名者也,惟其知道,明而自信,笃也,故饮之以示人,使人知贪廉之由乎内,而不假乎外,使外好名而内贪浊者,不得以藉口而分其罪。夫是之谓植正道,遏邪说,正人心,扬公论,真足以启愚而立懦,其功不在伯夷、叔齐下矣。
番禺在岭峤外,去天子最远。故吏于其地者,得以逞其贪。贪相承习为故,民无所归咎,而以泉当之,怨而激者之云也。刺史此行,非惟峤外之民始获沾天子之惠,而泉亦得以雪其冤。夫民,天民也;泉,天物也。一刺史得其人,而民与物皆受其赐。呜呼,伟哉!以时尚气节,敢直言,见贪夫疾之如仇。故凡有禄位者,多不与相得。予甚敬其有祖风也,是为记。
(选自《诚意伯文集》卷六)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人命之修短系乎/天不可以力争也/而行事之/否臧由乎己/人心之贪与廉/自我作之/岂外物所能易哉
B.人命之修短系乎天/不可以力争也/而行事之否臧由乎己/人心之贪与廉/自我作之/岂外物所能易哉
C.人命之修短系乎/天不可以力争也/而行事之否臧由乎己/人心之贪与廉/自我作之/岂外物所能易哉
D.人命之修短系乎天/不可以力争也/而行事之/否臧由乎己/人心之贪与廉/自我作之/岂外物所能易哉
11.下列对本文与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出刺广州”与“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邹忌讽齐王纳谏》)两句中的“刺”含义不同。
B.征士,指出征的士兵,也指学行并高、曾受朝廷征聘而不肯受职的隐士,本文采用后一种释义。
C.“明而自信,笃也”与“则刘病日笃”(《陈情表》)两句中的“笃”含义相同。
D.“而以泉当之”与“汉亦留之以相当”(《苏武传》)两句中的“当”含义不同。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晋朝终身廉者榜样在前,元代吴君钦慕在后,加之百姓对贪婪的官员怨恨激愤,可见传承廉洁的美德极为重要。
B、作者假设有泉“饮之者死”,揭示出有人内心贪婪却归咎于环境的心理,这反衬了大丈夫胸怀仁义、正直廉洁。
C.吴以时有气节,敢直言,有禄位者大多与之不投合,作者对此表示叹息,但更敬重他有祖先吴隐之的风骨。
D.文章先叙述古事,主体部分阐发议论,后交代吴以时向“我”求取文章这一写作缘由,结尾照应前文,思路严密。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是矫也,是无益而沽名也,则君子病而不为之矣。
(2)人之好利与好名,皆蛊于物者也,有一焉,则其守不固。
14.作者用“伟哉”概括吴隐之饮“贪泉”之事,你认为其“伟”在何处?请结合原文简要分析。(3分)


10.B。  根据文意,“人命之修短系乎天”中间不可断,“而行事之否臧由乎己”与前文句式一致,也不可断。
11.C。  A项,“出刺广州”的“刺”,意为“任……的刺史”,“面刺”的“刺”意为“批评”;B项文化常识解说无误;C项,本文的“笃”意为“忠心实意”,而“刘病日笃”的“笃”意为“深重”;D项“而以泉当之”的“当”意为“承担”,而“汉亦留之以相当”的“当”意为“抵押”。
12.C。  吴以时的祖父是宪副吴君,“其祖先吴隐之”于文无据,且作者对吴以时的行为并无叹息之意。
13.(1)这就是矫情,这是没有好处而沽名钓誉(的行为),那么君子就会指责并且不去做这样的事。(得分点:是……也,判断句,1分;是,1分;病,1分;大意1分)
(2)人们喜好名利,都是被外物所蛊惑,(只要)在这二者之中有一样,那么他的操守就不能稳固。(得分点:蛊,1分;被动句式,1分;固,1分;大意1分)
14.①不矫情,不沽名钓誉;②深知道义,明智自信,忠心实意;③让岭外之民蒙受天子的恩惠;④让泉水得以洗清它的冤屈。(1点1分,答对任意三点得满分。)


参考译文:
从前西晋有一个廉洁的官员,名叫吴隐之,出任广州刺史,经过贪泉饮水,赋诗说:“古人说此水,饮一杯值千金。如果让伯夷、叔齐来饮,应当是始终不变心的。”后来,吴隐之最终以其廉洁自律而终其一生。后人称道廉洁之士时,也一定会称(他)为“吴刺史”。元代宪副吴君任职广西时,把(贪泉边)的亭子命名为“饮泉”,是钦慕吴刺史的(缘故);而宪副的廉洁,最终可与吴刺史相提并论。
至正十四年,宪副的孙子吴以时,拿着以前的征士京兆杜伯原所写的“饮泉亭”三个字,来征求我的意见(向我求取文章)。我过去看过前人谈论吴刺史饮泉的事,有人指责他矫情(或“故作姿态”,“掩饰真心”),很不认为他的行为是对的。君子用自身的行为来树立榜样,能用来培植正道,遏制邪说,匡正人心,弘扬公道的,(大家)都应当看到并且学习,又怎么可以指责并讥讽他呢?
一个人的寿命长短是上天决定的,不可以凭借人力争取就能得到的,然而做恶事或善事,却是由自己决定的。人心的贪婪与清廉,是从自己内心产生的,难道是身外之物(或“外在的事物”)所能改变的吗?假如那里有(一口)泉水,说是喝了的人会死,我却奋发那种无所畏惧的勇气,冒死饮用。死亡不是我能决定的,而怀抱必死的念头而勉强饮用,这就是矫情,这是没有好处而沽名钓誉(的行为),那么君子就会指责并且不去做这样的事。大丈夫的心胸,要用仁义充实,要用礼仪确立,用刀剑逼迫却不被不义之行所屈服,面对如汤似火一样的险境而不被不义之行所撼动,那难道是一勺水所能惑乱和改变的吗?
人们喜好名利,都是被外物所蛊惑,(只要)在这二者之中有一样,那么他的操守就不能稳固,因而外物就能够改变他了。像吴刺史这样的人,我知道他决不是矫情来沽名钓誉的人。只因为他深知道义,明智而自信,忠心实意,所以(他)饮了泉水来昭示世人,让人知道贪婪与廉洁都是发自内心的,而不是借助外物的(力量)的,让那些表面上追求名声然而内心贪婪污浊的人,不能用借口来减轻自己的罪过,这就是所说的扶植正道,遏制邪说,匡正人心,弘扬公道,真的是能够使愚顽的人开启心智,使懦弱的人变得自立,他的功绩不在伯夷、叔齐之下啊。
番禺在岭峤之外,距离天子最远。所以在那个地方做官的人,能够放纵贪婪之心。贪婪互相沿袭,成为惯例,百姓没有可以归罪的对象,于是让泉水承担(这个罪名),(喝了贪泉之水的人会变贪)这是怨恨激愤的人的说法。吴刺史这种行为,不只是使岭外之民开始蒙受天子的恩惠,而且也让泉水得以洗清它的冤屈。百姓,是上天的子民;泉水,是苍天的赐物。一个刺史的职位如果能有合适的人(来担任),那么百姓与万物都蒙受恩赐。啊,真是伟大啊!吴以时崇尚高尚的气节,敢于直言,看见贪婪之人嫉恨如仇人。所以凡是有俸禄爵位的人,大多不能与他相互投合。我很是敬重他有祖辈的风范,因此写了这篇记。



相关阅读
1 《张自新传》阅读答案与翻译-归有光

张自新传 [明]归有光 张自新,初名鸿,字子宾,苏州昆山人。自新少读书,敏慧绝出。古经中疑义,群子弟屹屹①未有所得,自新随口而应,若素了者。性方简,无文饰,见之者莫不讪 【查看全文】

2 《晋书·温峤传》阅读答案与翻译

温峤字太真,父儋,河东太守。性聪敏,有识量,博学能属文,少以孝悌称于邦族。年十七,州郡辟召,皆不就。散骑常侍庾敳有重名,而颇聚敛,峤举奏之,京都振肃。属二都倾覆, 【查看全文】

3 孙傅传原文_文言文孙傅传翻译赏析

文言文《孙傅传》出自栏目《文言文大全》,其诗文如下: 【原文】 孙傅字伯野,海州人,登进士第,为礼部员外郎。时蔡條为尚书,傅为言天下事, 劝其亟有所更,不然必敗。條不 【查看全文】

4 羽尝为流矢所中阅读答案与翻译-《关羽刮骨疗毒》

关羽刮骨疗毒 羽尝为流矢所中,贯①其左臂,后创虽愈,每至阴雨,骨常疼痛。医曰:矢链有毒,毒入于骨,当破臂作创,刮骨去毒,然后②此患乃除耳。羽便伸臂令医劈③之。时羽适 【查看全文】

5 宋人有曹商者,为宋王使秦--《曹商使秦》

原文: 宋人有曹商者,为宋王使秦。其往也,得车数乘。王说之,益车百乘。反于宋,见庄子曰:夫处穷闾阨巷,困窘织屦,槁项黄馘者,商之所短也;一悟万乘之主而从车百乘者,商之 【查看全文】

6 四国为一,将以攻秦。秦王召群臣宾客阅读答案与翻译

四国为一,将以攻秦。秦王召群臣宾客六十人而问焉,曰:四国为一,将以图秦,寡人屈于内,而百姓靡于外,为之奈何?群臣莫对。姚贾对曰:贾愿出他四国,必绝其谋而安其兵。乃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