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王好微巧阅读答案与翻译-《棘刺雕猴》

发布时间: 2021-05-20
棘刺雕猴
原文
燕王好微巧,卫人请以棘刺之端为母猴①。燕王说②之,养之以五乘③之奉。
王曰:“吾视观客为棘刺之母猴。”客曰:“人主④欲观之,必半岁不入宫,不饮酒食肉,雨霁⑤日出,视之晏阴⑥之间,而棘刺之母猴乃可见也。”燕王因⑦养卫人,不能观其母猴。
郑有台下之冶者,谓燕王曰:“臣为削者也,诸微物必以削削之,而所削必大于削。今棘刺之端不容削锋,难以治⑧棘刺之端。王试观客之削,能与不能可知也。”王曰:“善。”
谓卫人曰:“客为棘刺之母猴也,何以治之?”曰:“以削。”王曰:“吾欲观见之。”客曰:“臣请之⑨舍取之。”因逃。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燕王好微巧(______)
(2)雨霁日出(______)
(3)臣请之舍取之(______)
(4)因逃(______)
2、下列“为”字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两项是(   )(   )
A.臣为削者也
B.请以棘刺之端为母猴
C.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D.为之,则难者亦易矣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燕王说之,养之以五乘之奉。
(2)客为棘刺之母猴,何以理之?
4、“冶者”巧破卫人谎言的依据是__


1、(1)细小巧妙的事物(2)天放晴(3)往,去(4)趁机
2、BD
A项,“臣为削者也”的“为”为动词,表判断,是;
B项,“请以棘刺之端为母猴”的“为”是动词,做,干;
C项,“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的“为”与后面的“所”构成“为所”,表被动;
D项,“为之,则难着亦易矣”的“为”是动词,做,干。
故选BD。
3、(1)燕王对他很欣赏,用五乘之地的税收作为俸禄养着他。
(2)你刻酸枣树刺尖上的沐猴,用什么工具做啊?
4、诸微物必以削削之,而所削必大于削



注释
母猴:猴的一种,也叫猕猴。
说:同“悦”。
乘(shèng):古时以六里见方为一乘之地。《管子·乘马》:“方六里,一乘之地也。”
人主:人君,君主。
霁(jì):雨后转晴。
晏:晴朗。
因:于是。
治:此指雕刻。
之:到,往。

译文
燕王喜欢小巧玲珑的东西,有个卫国人请求用棘刺的尖端雕刻猕猴。燕王很高兴,用五乘土地的俸禄供养他。
燕王说:“我想看看你雕刻在棘刺尖上猕猴。”卫国人说:“大王要想看它,必须在半年内不入后宫,不喝酒吃肉,选一个雨停日出的时候,在半明半暗的光线中,才能看清楚棘刺尖上雕刻的母猴。”燕王于是继续供养这个卫国人,但是看不到他雕刻的猕猴。
郑国有个服杂役的铁匠对燕王说:“我是打制刀斧的人,各种微小的东西一定要用刻刀来雕刻,被雕刻的东西一定要比刻刀的刀刃大。现在是棘刺尖上容纳不下刻刀的刀锋,刻刀很难在棘刺的尖端进行雕刻。大王不妨看看他的刻刀,能不能在棘刺尖上雕刻就可以知道了。”燕王说:“好。”
燕王对那个卫国人说:“你在棘刺尖上雕刻猕猴,用什么工具来刻?”卫国人说:“用刻刀。”燕王说:“我要看看你的刻刀。”卫国人说:“请允许我到住处去取刻刀。”于是就逃跑了。

出处
战国·韩非《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启发
卫人利用燕王喜好奇珍异宝的心理,故意夸大其词,来谋取一己之私。而铁匠则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只稍加推理便戳穿了卫人的谎言。
只要是骗术,终归有破绽。只要保持清醒的头脑,摒弃贪念,遇到不合理的事情时进行推理求证,就会让谎言不攻自破。



相关阅读
1 《过秦论》中,贾谊认为秦始皇为了防止百姓反抗,实行愚民政策,相关句子

(1)《老子四章》中,与人贵有自知之明表达的意思相同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屈原列传(节选)》中,司马迁对《诗经》里的风雅进行了评价的句子是 【查看全文】

2 此术之接物之道原文_文言文此术之接物之道翻译

文言文《此术之接物之道》选自初中文言文大全,其古诗原文如下: 【原文】 人主仁而境内和矣,故其士民莫弗亲也;人主义而境内理矣,故其士民莫弗顺也;人主有礼而境内肃矣, 【查看全文】

3 【甲】送东阳马生序【乙】王冕僧寺夜读阅读答案与翻译-2021年中考题

【甲】 送东阳马生序(节选) 宋濂 ①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 【查看全文】

4 病说原文_文言文病说翻译赏析

文言文《病说》选自初中文言文大全,其古诗原文如下: 【原文】 客有患郁湮之疾者,龙子过而问焉,见其兀然而坐,偃然而息,日饭三鬴,食之尽器。龙子曰:子病乎?曰:病矣。 【查看全文】

5 【甲】于是入朝见威王【乙】吏部尚书唐俭与太宗棋阅读答案与翻译

【甲】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 【查看全文】

6 松风阁记阅读答案与翻译-刘基

松风阁记 (明)刘基 雨、风、露、雷,皆出乎天。雨、露有形,物待以滋。雷无形而有声,惟风亦然。 风不能自为声,附于物而有声,非若雷之怒号,訇磕于虚无之中也。惟其附于物 【查看全文】